簡介
江蘇省徐州地區流行的剪紙,以邳縣的最見特色。其種類有二,刻紙為彩色門箋,多用蠟光紙拼色;剪紙除走方藝人的鞋花外,多為窗花。窗花題材有勞動場面、家禽牛羊、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壽桃、花卉魚蟲、龍鳳,花圈等。主要用途
窗花
用於在貼窗戶上作裝飾的剪紙。以北方為普遍,北方農家窗戶多是木格窗,有豎格、方格或帶有幾何形花格,上面張糊一層潔白的“皮紙”,逢年過節便更換窗紙並貼上新窗花,以示除舊迎新。窗花的形式有裝飾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團花,更有自由的各式適合花樣,如動物、花草、人物,還有連續成套的戲文或傳說故事窗花。總之適應不同形狀的窗格作成不同的布置。有一種布置較特別,即跨越窗格的窗花,在山東民間稱作“窗越”。喜花
喜花 婚嫁喜慶時裝點各種器物用品和室內陳設用的剪紙。一般是將剪紙擺襯在茶具、皂盒、面盆等日用品上,有貼在梳妝鏡上。喜花圖案題材多是強調吉祥如意、喜氣洋洋的寓意。色彩為大紅。外形樣式有圓形、方形、菱花形、桃形、石榴形等,配置以各種吉祥的紋樣如龍鳳、鴛鴦、喜鵲、花草、牡丹等。構圖布局有“花中套花”的方法。禮花
擺附在糕餅、壽麵、雞蛋等禮品上的剪紙。在廣東潮州一帶稱作“糕餅花”、“果花”,浙江平陽一帶稱作“圈盆花”。禮花題材多取吉祥喜氣的圖案。在山東為慶賀生子的“喜蛋”上貼剪紙,或將蛋染紅露出白色花紋。在福建農村互相饋贈壽禮用烏龜圖案以象徵長壽。有龜形糕餅,也有龜形剪紙。鞋花
用作布鞋鞋面刺繡底樣的剪紙。其形式一般有三,一是剪成小團花或小散花,繡於鞋頭,稱“鞋頭花”,二是適合著鞋面的形狀剪成月牙形,稱“鞋頭花”,三是由鞋頭花的兩端延伸而至鞋幫,稱“鞋幫花”。另外還有一種“鞋底花”,舊時多用於“壽鞋”。或繡於布襪底上。鞋花布局一般多疏朗,題材有花草、小鳥等。有的鞋花在局部剪開而不鏤空,此稱“暗刀”,是繡花時套針換色的依據所在。門箋
又稱“掛箋”、“吊錢”、“紅箋”、“喜箋”“門彩”、“齋牒”。一般用於門楣上或堂屋的二樑上。其樣式多為錦旗形,天頭大、兩邊寬,下作流蘇。多以紅紙刻成,也有其它顏色的或套色的。圖案多作幾何紋或嵌以人物、花卉、龍鳳及吉祥文字的,如“普天同慶”、“國泰民安”、“連年有餘”、“風調雨順”、“金玉滿堂”、“喜鵲登梅”、“福、祿、壽、喜、財”、“五業興旺”等。張貼時或一張一字、或一張一個內容,成套懸掛,一般以貼五張為多。貼門箋除有印春除舊之意外,也有祈福驅邪之意。斗香花
一種套色剪紙,多用於祭祖祀神等民俗活動時的裝飾用,舊時祭祀總要燒香,一般香作細條狀,叫“線香”;也有粗條狀並盤繞成各種花紋,其紋如篆字,舊稱“香篆”。這種香篆均需覆斗形底座並有竹籤支撐。在底座和撐架上便裝點著彩色的剪紙,稱“斗香花”。斗香花題材有人物和神仙(如八仙、和合、壽星)等吉祥圖案。多以蠟光紙刻制,每套十張左右。剪紙團花
剪紙的一種布局格式。呈圓形花樣、四面均齊。這種裝飾格式在剪紙中尤能顯示其優異性,由於紙張可摺疊,如對角摺疊二次、三次、四次不等,便可剪出四面均齊的團花。我國最早的剪紙實物,新疆出土的北朝時期剪紙,即為團花格式,如“對鳥團花”、“對猴團花”、“八角形團花”、“忍冬紋團花”、“菊花紋團花”。可見團花格式是剪紙中最為古老的格式。剪紙旗幡
用於民俗活動中剪成旗幡形的剪紙。如民間重陽節時,以色紙剪成三角旗插在重陽糕上,非常好看。宋代浙江舊俗,如有病人,巫者執剪紙龍虎旗驅邪消災。在喪禮中,送葬用的“花幡”也有用素紙剪成。剪紙花幡與佛教中引路菩薩所持幡狀物相關;另在紀念逝者過周年時的齋事中也有剪紙而成的“招魂紙幡”,以及懸掛經堂樑上的“疏”(其形也類似於幡)。分類
從具體用途看大致可分四類:一、張貼用,即直接張貼於門窗、牆壁、燈彩、彩扎之上以為裝飾。如窗花、牆花、頂棚花、煙格子、燈籠花、紙紮花、門箋;
二、擺襯用,即用於點綴禮品、嫁妝、祭品、供品。如喜花、供花、禮花、燭台花、斗香花、重陽旗;
三、刺繡底樣,用於衣飾、鞋帽、枕頭。如鞋花、枕頭花、帽花、圍涎花、衣袖花、背帶花;
四、印染用,即作為藍印花布的印版,用於衣料,被面、門帘、包袱、圍兜、頭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