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行槎

邱行槎字英瓊,一九一一年生於江蘇省溧陽縣,經姜丹書、馬育麟引人進入上海美專(1935~1937)。他為指畫奠定了基楚。他的繪畫作品,有浩蕩奔放的氣勢,蒼厚雄揮的筆力,具有無窮的意趣,悠然神往的情懷,有天才畫家之稱。

人物介紹

邱行槎 字英瓊,一九一一年生於江蘇省溧陽縣,經姜丹書、馬育麟引人進入上海美專(1935~1937)。因中日戰爭投筆從戎報考陸軍官校第十五期畢業分發第二戰區,一九四二年經徐悲鴻校長引介,進入國立藝專完成未完成的藝術學業

相關簡介

(1942~1944)。一九四八年二月來台,服務於板橋中學美術教師,後相繼於彰化女中、台東師範、台東商校等任教近三十餘年,絳帳春風、門牆桃李處處,由於刻苦節儉成性,每日讀寫畫之外,蒔花、種菜、研究佛學,每日定時靜坐,雖年逾耄耋而體力不衰,先生的繒畫,除初入學校就得畫中三味,又因時代的創造,有機會在當代多位大師級的老師(劉海粟、徐悲鴻、李可染、陳之佛、潘天壽、謝海燕、吳承燕、王十錫、謝公展、李健等)教授薰陶,加上軍中的黃埔洗禮,抗日戰爭崇山峻岭的行軍走遍了祖國大地,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除了傳統的筆墨工具外,因軍中不便攜帶畫具,常以指代筆,繒山水人物花鳥,頗得神似意趣,所謂胸中有丘壑,彈指生雲煙,指畫也就此奠定基楚,他的繪畫作品,傳達他的寧靜幽雅和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手指替代畫筆,使作品更具有順乎自然,又超乎自然的高卓意境,把中國文人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山水畫有浩蕩奔放的氣勢,蒼厚雄揮的筆力,具有無窮的意趣,顯現於筆墨間的即是一股從容自在,悠然神往的情懷,有天才畫家之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