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禪果寺位於河北武安市西部活水鄉寺溝村的定晉岩下,距武安城35公里。始建於魏文帝黃初三年(公元222年),致今已有1760多年歷史。
定晉岩禪果寺初建時規模較小,直到唐莊宗同光元年 (公元924年) 才大興土木,後經多次擴建、重建,寺院規模逐漸擴大。禪院所處,山勢險峻,當時松柏青翠森蔚,梵王宮殿壯麗,高僧出沒,遊人不絕, 其勝景有碑刻記之。
禪果寺的盛況一直延續到清末,到抗戰前夕,寺內尚有僧人20多名,1943年始散,寺隨之被毀。現僅存石碑碣19通,具有研究價值的有:五代後唐天成年間的重修定晉岩禪院千佛邑碑,俗稱“透影碑”;明代張鏡心草書碑二通,是研究我國書法藝術的珍品。還有石佛五尊,其中有三世佛,三頭六臂佛等。此岩中部有一座明代嘉靖五年建造的三級四角方形石塔,每級中空,內外有淺雕,高達14米。定晉岩下有一座小橋,名曰“烏龍橋”,為明代建築。山下還有明代靈骨塔林,是古時埋葬和尚的陵墓。
定晉岩禪果寺遺蹟,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北齊文化帶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成為開闢的京娘湖風景區的十八景之一,值得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