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溫疫論》
1641年山東、浙江等省疫病流行,醫者以傷寒治法無效,枉死頗多。吳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溫疫,系感染“異氣”(又名雜氣或戾氣)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對瘟疫病因...
作者簡介 簡介 內容介紹 吳有性與《溫疫論》 治法初探 -
疫
疫是形聲兼會意字,疒(nè)為形,役(省略彳)為聲,役也表意,役指服兵役、勞役者,疫指服役的人患的疾病,即傳染病。
字義 古籍解釋 詞語 音韻參考 -
溫疫
名稱又稱“瘟疫”。是感受疫癘之邪而發生的多種急性傳染病的統稱。
溫疫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疫痢
濕熱疫毒之邪壅滯腸道,燔灼氣血,為疫痢的主要病機。 【治法】 病名。
-
疫毒
的概念。疫毒為陽熱毒邪,易襲陽位。頭居一身之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上配天以養頭”,脊髓為督脈所屬,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故溫疫之邪每每犯及腦髓...、昏顛、昏蒙、昏閉、昏痙、昏厥,而會不省人事矣。” 應注意疫毒與溫熱之邪...
-
疫痿
(1)還精煎,每次1~2支口服,每日2—3次。 (2)複方阿膠漿,每次1~2支口服,每日3次。 2.中成藥虎潛丸,每次3克開水送服,每日2—3次。
-
疫氣
疫病。 疫氣,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外邪。 因為一種疫氣引起一種疫病,故致病後症狀相似。
基本信息 釋義 概念 性質和致病特點 發生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
疫療
疫療是皮膚接觸疫畜染毒而生的一種特殊療瘡,具有傳染性,又稱為“魚臍療”、“紫燕疔”。其特點是初起如蟲叮水皰,很快乾枯壞死如臍凹,全身症狀明顯,有傳染性,...
簡介 病因病機 鑑別診斷 其他療法 -
時行疫痢
時行疫痢,病名。見《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卷一。即疫痢,由天行疫毒所致的痢疾。具強烈的傳染性。《痢證匯參》卷四:“疫痢之證,運氣所致。
簡介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