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郎村

那郎村

那郎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馬台鄉唐家村委會,屬於山區,國土面積1.01平方公里,年降水量1,30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1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馬台鄉那郎村

村情概況

民房民房
該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馬台鄉唐家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3.00 公里,距離鄉政府7.00公里。國土面積1.01平方公里,海拔1,100.00米,年平均氣溫24.00 ℃,年降水量1,30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有資料顯示[1],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95.00畝(其中:田205.00畝,地190.00畝),人均耕地2.08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1099.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1.00畝,(茶園面積1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3畝,主要種植香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00畝,荒山荒地10.00畝,其他面積11.00畝。

基礎設施

有資料顯示[1],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4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有4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 93.48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戶(分別占總數的93.48%和 50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5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25.00畝,有效灌溉率為 56.96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9 畝。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有資料顯示[1],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50.9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00萬元,畜牧業收入20.00萬元,(其中,出欄肉豬107頭,肉牛5頭);林業收入2.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5.00萬元,工資性收入0.3.00萬元,其他收入0.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2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人,在省內務工10人,省外5人。

人口衛生

有資料顯示[1],該村有農戶46戶,共鄉村人口190人,其中男性108人,女性82人。其中農業人口190人,勞動力10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38人,其中拉祜族24人,彝族11人,其他民族3人。 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6人;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公里,距離鄉衛生院7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唐家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馬台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7.00公里。有資料顯示[1],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 人,其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1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7.00畝,已經建立“一事一議”制度,籌資2850元,籌勞1120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農資補貼等。[1]

2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壩美鎮那郎村

進村道路進村道路

村情概況

進村道路該村隸屬於壩美鎮者孟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鎮西邊,距離村委會3公里,距離鎮17公里。國土面積3.93平方公里,海拔88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025毫米,適宜種植甘蔗、水稻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5畝(其中:田24.00畝,地311畝),人均耕地2.84畝,主要種植甘蔗、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5.13畝,主要種植茶葉、油茶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畝;荒山荒地4,2000畝,其他面積747.6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無路燈。全村有28戶通自來水,有28戶通電,有2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100%71.4%和71.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分別占總數的28.6%和17.9%)。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7.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00公里。截止2007年底,全村共擁有機車8輛。全村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00畝,有效灌溉率為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7 畝。 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1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00萬元,占總收入的22.7%;畜牧業收入18.00萬元,占總收入的51.2%(其中,2007年內出欄肉豬50頭,肉牛60頭,肉羊12頭);林業收入5.00萬元,占總收入的14.2%;第二、三產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5.7%;工資性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3.4%。農民人均純收入1,35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占勞動力的10.8%),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6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28戶,鄉村人口120人,其中男性62人,女性58人。其中農業人口119人,勞動力74人。該村以壯族為主,其中壯族118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9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發同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壩美二中。該村距離國小校3.50公里,距離中學17.00公里。截止2007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5 人,其中小學生10人,中學生5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2006年被評為“縣級文明村 ”。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5.00畝。未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尚未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3]
]

3、雲南省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那郎村

村情概況

村貌村貌

村貌該村隸屬於上允鎮芒角村民委員會,屬於壩區。位於上允鎮東邊,距離村委會5公里,距離鎮政府駐地4公里。國土面積有3.76平方公里,海拔920米,年平均氣溫19.2℃,年降水量1189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甘蔗、玉米等熱帶亞熱帶經濟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99.00畝(其中:田368.00畝,地531.00畝),人均耕地1.60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950.30畝,水面面積1,000.00畝,草地400.00畝;荒山荒地2,000.00畝,其他面積391.03畝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無路燈。全村有119戶通自來水,有119戶還存在飲水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13%)。有 11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0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89.38%);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0戶(分別占總數的53.10%)。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農用運輸車10輛,拖拉機21輛,機車5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1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68畝,有效灌溉率為40.93%。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2萬元,占總收入的 68 %;畜牧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 5 %(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115頭,肉牛32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27 %;工資性收入20.00萬元,占總收入的 32.44 %。農民人均純收入1130元,農民收入以甘蔗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4人,在省內務工38人,到省外務工72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119戶,共鄉村人口551人,其中男性281人,女性270人。其中農業人口551人,勞動力406人。該村以少數民族為主(是漢族混居地),其中少數民族553人,漢族9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27人,參合率75.9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那朗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瀾滄二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3公里。截止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6人,其中小學生48人,中學生28人。
村務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9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5530元(人均10.00元),一事一議籌勞4070個(勞均10個)。2008年末集體總收入2.3萬元,有固定資產3.1萬元,集體有收益0.9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4]

4、雲南省文山市富寧縣新華鎮那郎村

村貌村情概況

村貌村貌

該村隸屬於新華鎮力追村委會,屬於半山區。位於新華鎮北邊,距離村委會3 公里,距離鎮22公里。國土面積2.85平方公里,海拔500米,年平均氣溫25℃,年降水量1199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1畝(其中:田26畝,地165畝),人均耕地0.99畝,主要種植稻穀、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488.5畝,荒山荒地230畝,其他面積1372畝。有錳礦等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四通,無路燈。全村有13戶飲用井水,有1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30%)。有4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和 7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分別占總數的14%和5%)。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2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1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戶。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27%;畜牧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14%(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105頭,肉牛69頭);林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20%;工資性收入1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0元,農民收入以養殖、外出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0人(占勞動力的46%),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56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44戶,共鄉村人口188人,其中男性89人,女性99人。其中農業人口188人,勞動力134人。該村以壯族為主,其中族188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0人,參合率79%。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力追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新華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22公里。截止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0 人,其中小學生30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4.9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