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河南調,也叫梆子腔。解放前即在該區邢台、沙河及南和等縣廣為流傳。淮調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它的代表劇目多為喜劇,如《鍘趙王》、《豹頭山》、《三叫門》等。大都具有引人入勝的情節,精彩動人的表演。它濃郁的鄉土氣息,更加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歡迎和讚賞。
淮調唱腔、音調高亢,旋律動聽。在部分唱腔及過門中,配有打擊樂器鑼、鼓、鈸等,聽起來紅火熱鬧,氣氛歡快。淮調的唱腔,主要分頭板、二板、流水和三板等,另外還有不少曲牌。在地方戲曲中,它的唱腔是比較豐富多變的。
淮調的樂器有板胡、二胡、低胡、大鐃、大鈸以及大梆子。淮調又名大梆子腔,大概也是由此而來的 。</CC>
相關詞條
-
河北邢台學院
邢台學院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前身是“直隸第四師範學堂”,始建於大清宣統二年(1910年)。1912年民國建立後,改稱“直隸第四初級師範學校”,曾用名“河北...
歷史沿革 學術研究 辦學條件 文化傳統 學校領導 -
懷調
磁州懷調是一個古老的板腔體劇種,它上承隋唐時期的《踏謠娘》藝術成就,下接明代弦索調的藝術規範,形成於明萬曆年間至清初。據《磁州文史資料》記載:懷調起源於...
歷史淵源 藝術特徵 耍獠牙 區別於“懷梆” 劇團發展 -
西調
西調:地方戲曲劇種,亦稱“偳腔0000”、“澤州調”、“三搭板”。清末由山西上黨梆子傳到河北永年後演變而成。主要流行於河北邯鄲、邢台、河南安陽及山西晉東南地區。
簡介 朔源 聲腔 劇目 -
懷調[河北磁州懷調]
磁州懷調是一個古老的傳統戲曲,屬於板腔體劇種,它上承隋唐時期的《踏謠娘》藝術成就, 下接明代弦索調的藝術規範,形成於明萬曆年間至清初。據《磁州文史資料》...
歷史淵源 藝術特徵 耍獠牙 區別於“懷梆” 劇團發展 -
懷調[河南安陽懷調]
懷調還叫懷梆,是一個古老稀有、獨具鄉土特色的民間地方劇種,其歷史悠久,流行面甚廣,曾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戲曲藝術,頗受老百姓的歡迎。 據《安陽縣...
歷史淵源 經典劇目 懷調特點 懷調現狀 -
邢州學派
學術團體。它以邢台籍的劉秉忠、張文謙、郭守敬,以至早年與其同研習於邢州紫金山...五人有著密切聯繫的邢台籍官員或學者劉肅、馬亨、董朴、郭榮、劉秉恕、張宴、劉友直等人,同時,也包括不是邢台籍但與紫金山五傑學術有傳承關係的門生後學...
簡介 學派起源 代表人物 -
四弦書
皮影、安國老調、新穎調、四股弦、保定皮影、南辛莊木偶戲、固義儺戲、壩上...,主要有“四弦書”、“小調胡琴書”、“淮詞”、“老婆歌”、“鑼鼓書”和...”、“賣茅柴”、“賣油郎獨占花魁女”、“穿心調”、“下河調”、“秦淮調...
發源地 歷史起源 改革與發展 主要價值 表演形式 -
中原城市群
、鶴壁、濮陽、漯河、三門峽、濟源,山西省的長治、晉城、運城,河北省的邢台...
歷史沿革 區域概述 戰略定位 區域範圍 城市層次 -
南和
中共冀南四專區。 1949年8月,中共恢復河北省建制,南和縣屬河北省邢台...。 1962年,恢復南和縣建制,仍屬邢台專區。 1970年,邢台專區改名邢台地區,轄南和縣等1市17縣。 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邢台地區與邢台市...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