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邊蟲病(Anaplasmosis)又稱無漿體病,是由立克次體目(Rickettsiales)無漿體科(Anaplasmataceae)無漿體屬(Anaplasma)中各種病原寄生於牛羊紅細胞內引起的一種疾病,呈急性或慢性病程,表現為發熱、貧血、黃疸和漸進性消瘦,嚴重時常引起死亡。
分布危害
感染牛羊的無漿體主要有3種:邊緣無漿體(A.marginale)、中央無漿體(A.centrale)和綿羊無漿體(A.ovis)。邊緣無漿體分布最廣,非洲、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地中海沿岸、巴爾幹半島、中亞各國、印度、緬甸、東南亞地區、朝鮮半島和澳大利亞北部均有分布。只有歐洲北部一些國家、加拿大和紐西蘭至今未發現有病原感染的動物。在我國主要見於南方,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四川、雲南、貴州以及河南、山東、河北12個省區的黃牛和水牛都曾檢出有邊緣無漿體感染。中央無漿體最早發現於南非,目前這種病原的分布區已擴大到非洲、澳大利亞、東南亞和拉丁美洲一些國家。邊緣無漿體致病性強,爆發流行時牛的死亡率可達50%-80%,良種奶牛的產奶量降低30%-50%,甚至停止泌乳,肉用牛體重也大量下降,使畜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遭受嚴重損失。中央無漿體屬於弱病原性蟲種,牛感染後影響較小。綿羊無漿體發現於非洲、法國、西班牙、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中亞地區、俄羅斯和美國,在中國西北養羊區,經血清學和病原學調查,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陝西北部和內蒙西部均屬病原分布區,1982年和1986年新疆和內蒙曾先後發生綿羊無漿體病流行,綿山羊死亡率達17%。
疾病病原
無漿體是寄生在紅細胞內的一種圓球形生物體,只有一個染色質團,無細胞漿,故稱無漿體。姬姆薩染色時染色質團為紫紅色,大小為0.3-1.0μm,每個紅細胞內可寄生1-5個,但多數為1-2個。電鏡下無漿體只有一層薄膜,內含1-10個豆狀或橢圓形的初級小體,其表面有兩層薄膜覆蓋。感染是由初級小體侵入紅細胞內開始的,然後這種小體以二分裂法增殖,發育成一個含有多個初級小體的無漿體(包涵體)。當成熟的無漿體接觸到新的紅細胞時,其中的初級小體突破無漿體膜,從紅細胞內逸於血漿中再次侵入新的宿主細胞。邊緣無漿體病嚴重發病牛的紅細胞感染率為30%-40%,有的牛達到60%-80%。病原在紅細胞內的寄生部位是種類區別鑑定的主要特徵,邊緣無漿體有80%左右寄生在紅細胞的邊緣,中央無漿體則相反,近90%位於中央或接近中央區域。這兩種病原的寄生宿主為黃牛、水牛和瘤牛,也感染鹿,用含病原血液接種綿羊和山羊可在其體內短期存活。綿羊無漿體只感染綿羊和山羊。以上3種無漿體都不感染家兔、海豬、小白鼠、貓和狗等實驗室小動物。
流行病學
邊緣無漿體對成年牛和小牛都可感染,並產生輕重不同的臨診症狀。病癒牛是病原攜帶者,產生“帶病原免疫”(premunition),對無漿體再感染具有堅強的抵抗力;同時也是病原的保藏宿主,無漿體在牛體內可存活13-15年,是病原的主要傳染源。不少地區牛邊緣無漿體經常與雙芽巴貝斯蟲(B.bigemina)和牛巴貝斯蟲(B.bovis)以及文氏附紅細胞體(Eprythrozoon wenyoni)或牛巴爾通體(Bartonella bovis)混合感染,為防治和診斷增加了困難。無漿體對動物的感染需經傳播媒介,在自然界,蜱和吸血昆蟲是病原的主要傳播者,因此,無漿體病的流行多在蜱和各種吸血昆蟲活動季節,從春季到秋季均有發生。在我國牛的無漿體病多見於夏末和初秋。雨量稀少的旱年,由於傳播媒介的數量減少,病例也相對較少。
蜱對無漿體的傳播有3種方式:經卵傳遞、發育階段性傳遞和機械性或間歇吸血性傳遞。據報告,環形牛蜱(Boophilus annulatus)、有矩牛蜱(B.calcaratus)、消色牛蜱(B.decoloratus)、微小牛蜱(B.microplus)、安氏革蜱(Dermacentor andersoni)、西方革蜱(D.occidentalis)和篦子硬蜱(Ixodes ricinus)對邊緣無漿體都能經卵傳遞,同時具有間歇吸血特性的牛蜱屬中的各種蜱,還可藉助於蜱成蟲在感染牛體上少許吸血後又能爬到易感牛體上叮咬的特性,完成對病原的機械性傳播。囊形扇頭蜱(Rhipicephalus bursa)血紅扇頭蜱(Rh.sanguineus)以及幾種革蜱都有發育階段性傳遞病原的能力。我國西北地區對綿羊無漿體的傳播實驗證明,草原革蜱(D.nuttalli)、亞東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和短小扇頭蜱(Rh.pumilio)都能以間歇性吸血方式(機械方式)傳遞病原,但利用上述蜱種進行的經卵傳遞和發育階段性傳遞實驗,均未能使摘除脾的羊遭到感染。此外,吸血昆蟲,採血和外科手術的器械消毒不徹底,都可能使動物感染。經胎盤垂直感染也時見報告。
臨診症狀
牛的邊緣無漿體病本地牛和小牛發病輕微,或感染後無明顯異常反應,成年牛特別是外地引進的易感牛發病嚴重。潛伏期較長,在野外自然感染為30天以上,在實驗條件下蜱叮咬感染時為21-42天或更長,血液接種為11-30天。病初體溫升高到40.5-42.0℃,稽留6-10天,或呈間歇熱型。動物迅速貧血,結膜黃染,進行性消瘦,病情嚴重時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並常伴有流產,水腫和肌肉顫抖。紅細胞數可降至1.5-2.0×1012/L,血紅蛋白降至40g/L,同時出現異形和大小不等紅細胞以及嗜鹼顆粒紅細胞等貧血相。急性型病程短,一般7-12天死亡,最短為24h,死亡率為50%。慢性型病期長,死亡率低於5%。
綿羊無漿體病成年和幼齡綿羊和山羊都可感染髮病。媒介蜱感染羊的潛伏期較長,血液接種較短。實驗證明,草原革蜱成蟲叮咬除脾綿羊時,潛伏期為18-25天,紅細胞感染率最高升至18%-55%,死亡率66.6%;亞東璃眼蜱成蟲叮咬,潛伏期為34-36天,紅細胞感染率最高達48%-53%,死亡率50%;摘除脾綿羊靜脈接種含病原血液,潛伏期為4-6天,紅細胞感染率可達到71%。病初體溫上升至39-41℃;呈不規則熱型,精神和食慾不佳。然後出現眼結膜蒼白黃染,流淚,流鼻液,面壁呆立或喜臥,進行性消瘦。病情嚴重時兩頰水腫,心跳和呼吸加快。高度貧血,紅細胞數降至1.84×1012/L,血紅蛋白最低降至25g/L,並出現貧血相紅細胞,最後高度消瘦,衰竭死亡。在我國,多數地區的綿羊和山羊被無漿體感染後無明顯的臨診症狀,只是病原保藏宿主。
機理病理
寄生於紅細胞內的無漿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化學毒素及其繁殖時對宿主細胞機械性的破環,造成紅細胞大量崩解,此外,發生變化的紅細胞產生自家抗體使紅細胞發生免疫性溶血,都促使病畜出現高度貧血、黃疸和一系列病理變化。
自然死亡的牛羊主要病變為可視黏膜蒼白,血液稀薄,血凝不良,皮下和大網膜黃染,膠樣浸潤。肝輕度腫大,膽囊腫脹,充滿粘稠的膽汁,腎臟腫大,腎盂水腫、黃染。心包積液,心冠脂肪黃染,心外膜可見少量出血點,心肌軟化。胃腸黏膜有出血性炎症。慢性型死亡者明顯消瘦。山羊的病變常見咽喉輕度水腫。本病的病理組織學無特異病變,主要為肝小葉中心壞死、星細胞腫大,小葉間組織淋巴細胞浸潤。淋巴節濾胞擴張,核萎縮。脾髓充血,肺和心肌水腫,輕度出血,淋巴細胞和嗜中性白細胞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