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邊蟲病

牛邊蟲病是一種牛的寄生蟲病,多會引起病牛的發熱、貧血、黃疸、衰弱等等症狀,多由蜱感染。

概述

邊蟲病也叫無漿體病,病原體以往被認為是巴貝斯蟲發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將其分類於原生動物,稱為邊蟲,但後來發現,它的大小、形態、生物學性狀等均與立克次氏體相似,加之它缺乏細胞漿,故現將其列入立克次氏體目、無漿體科、無漿體屬,所引起的疾病也相應稱為無漿體病。

流行病學

本病在我國主要見於南方,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蘇等省區的黃牛和水牛常發,一般零星散發或呈地方流行性發生,尤其是夏末初秋、高溫季節較多發生,因此要引起注意。本病主要以蜱為傳播媒介,但除蜱以外的蚊、牛虻、廄蠅等多種吸血昆蟲手術用具、器械消毒不嚴等也能引起機械性傳播。各種牛(黃牛、水牛、奶牛)不分年齡均易感,但隨年齡的增長而病情加劇。本地牛或犢牛感染後症狀較輕並可耐過,但可成為帶菌者(最長可在牛體記憶體活13~15年)。3歲以上的成年牛特別是外地引進牛呈最急性經過,常常導致死亡。

症狀與病變

根據所感染的菌不同,一般都會出現發熱、貧血、黃疸、衰弱;急性型全身症狀明顯,體溫可升高至40℃~42℃,呼吸困難、脈搏增數,糞便較乾燥、暗黑色,常見有沾液的血便,排尿瀕繁,尿液清亮常起泡沫,但不排血紅蛋白尿。此外,常伴有流產、水腫和肌肉顫抖。死亡率可達50%。在病死牛體表常有蜱附著。剖檢上主要為貧血、全身黃疸。病屍消瘦,血液稀薄、血凝不良,皮下和大網膜黃染,肝臟稍腫大,呈深黃褐色,膽囊腫大,其內充滿了濃稠的膽汁,腎臟腫大、黃染。脾臟腫大3~4倍,髓質變脆如同果醬,淋巴結腫脹、心外膜可能有出血點、肺水腫,胃腸有出血性炎症。

診斷

最簡單和可靠的方法是採取病牛耳尖血,製成薄血片,用甲醇固定10分鐘後,作10%姬姆薩氏液染色10~45分鐘,水沖洗後乾燥,油鏡檢查,如在一些紅細胞中發現單個或多個呈點狀或類圓形的深紫紅色小體,且紅細胞的侵襲率超過0.5%,即可確診。死亡動物可用肝脾臟器的壓片進行檢查。對帶菌牛還可用用補體結合試驗,卡片凝集試驗及間接螢光抗體試驗等檢查。這些方法尤其適合於隱性感染牛和耐過牛的檢查,也可在流行病學調查和免疫監測時採用。不少地區本病還常與雙芽巴貝斯蟲和牛巴貝斯蟲、文氏附紅細胞體及牛巴爾通體混合感染,在診斷上需要注意鑑別,此外還應與鉤端螺旋體病,牛出敗及中毒病等疾病相鑑別。

防治措施

清除和殺滅蜱等吸血昆蟲是防制本病的主要措施,在發病季節,可對牛群進行藥浴或淋浴,如以1%的敵百蟲溶液滅蜱1次,共5~6次,以殺滅牛體表寄生的蜱,也可同時用四環素注射3次,每次間隔2天(48小時)或每天按0.2毫克/千克給牛飼喂,進行藥物預防。要防止經飼草和用具將蜱帶入圈舍,防止經外科器械或注射針頭傳染。在常發地區可用滅活或弱毒苗作免疫接種。對發病牛要進行隔離,精心照料,可用滅蠅劑噴灑體表,驅除吸血昆蟲,治療可用四環素、土黴素或金黴素(10毫克/千克),據稱有良好效果,也可用鹽酸氯喹肌肉注射,每日250~500毫克/千克,連續5天,或用貝尼爾、台盼蘭、雷凡諾爾等藥物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