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與海洋事務司

邊界與海洋事務司

2009年5月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例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透露:為了有效應對與周邊鄰國陸地與海洋邊界糾紛,中國外交部近日新設立邊界與海洋事務司。

(圖)邊界與海洋事務司邊界與海洋事務司

2009年5月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例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透露:為了有效應對與周邊鄰國陸地與海洋邊界糾紛,中國外交部近日新設立邊界與海洋事務司。並且已經開始對外辦公。邊界與海洋事務司由長期負責亞洲事務的資深外交官寧賦魁擔任司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部首次設立專門處理邊界與海洋事務的司級機構。

介紹

(圖)邊界與海洋事務司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寧賦魁

中國外交部網站已經設定了邊界與海洋事務司的主頁,公布了這個新司的四項主要職責:擬訂陸地、海洋邊界相關外交政策,指導協調海洋對外工作;承擔與鄰國陸地邊界劃界、勘界和聯合檢查等管理工作;處理有關邊界涉外事務及領土、地圖、地名等涉外案件;承擔海洋劃界、共同開發等相關外交談判工作。

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工作人員說,該司於2009年3月底設立,2009年4月初開始運作,整合了外交部條約法律司、亞洲司、歐亞司的相關職能。下設數個處級工作機構,包括辦公室、綜合處及分別處理陸地邊界和海洋邊界的業務處等。

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邊界與海洋事務司的職能都是外交部原有的,只是進行了適當的整合。作為一個邊界與海洋大國,成立專門機構負責處理這方面的涉外事務是正常的。不少國家都有類似的機構,有的級別比我們還要高。

“應該說成立邊海司是一項正常的行政措施,而且是醞釀已久的。”馬朝旭說。

中央財經大學外交學學者白雲真向記者表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部首次設立專門處理邊界與海洋事務的司級機構。此前,相關事務都是由外交部條約法律司下屬的邊界處主持,並與其他部門組成聯合的臨時機構來處理。

職責

四項職責

●擬訂陸地、海洋邊界相關外交政策,指導協調海洋對外工作;

●承擔與鄰國陸地邊界劃界、勘界和聯合檢查等管理工作;

●處理有關邊界涉外事務及領土、地圖、地名等涉外案件;

●承擔海洋劃界、共同開發等相關外交談判工作。

專家解讀

邊海司成立意味著中國將調整“擱置爭議”政策?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清敏表示,邊界與海洋事務司的職能表述說明這個司強調管理工作,一方面,對於陸地邊界而言,沒有劃定的地方,如何展開談判將是該司的重要任務。同時對於已經劃定的邊界,需要勘界、立樁、管理,包括檢查、維護等邊界事務。

張清敏介紹,過去這樣的事務少,都是由條約法律司邊界處和相關部門組成臨時機構。現在中國綜合國力上升,越來越多參與國際事務,另一方面,中國越來越看重海洋油氣資源、外國到中國領海捕魚、勘察等問題越來越多,導致總體而言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涉外事務越來越多。一個處不能應對這樣的事,所以要提高級別。

“這方面人員人數增加,工作量增加,業務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他表示。

中央財經大學外交學者白雲真表示,設立新的邊界與海洋司應該與中國重新審視國家發展戰略有關。以往放棄敏感問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現在周邊國家對海洋國土爭議越來越大,給中國外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中國發展以後,海上運輸能力越來越強。中國要走海洋大國路線,海洋對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這種背景下成立邊海司,可能意味著如何將“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落實到具體政策方面,可能和以往比有所調整。

同時,白雲真稱,邊界與海洋事務涉及水利部、公安部、商務部等部門。因此設立新的邊海司便於國務院各個部委的對外協調。

領導人介紹

(圖)邊界與海洋事務司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寧賦魁

邊海司負責人由熟悉周邊國家事務和陸地海洋法專家組成。據外交部網站,新成立的邊界與海洋事務司的司長為現年53歲的寧賦魁。

寧賦魁,河北清河縣人,畢業於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朝鮮語文學系,能說一口流利的韓國語,1977年進入外交部工作。

寧賦魁長期負責處理亞洲特別是東北亞地區事務,有大量處理朝鮮半島局勢的外交經驗。

1995年7月到2000年4月,任外交部亞洲司負責東北亞事務的副司長;在1999年於日內瓦舉行的朝鮮半島四方會談中任中方代表團副團長;2000年起任駐高棉大使;2003年擔任朝鮮半島事務大使後,致力於六方會談相關工作,經常出現在全球的視野中。他參加了第二輪和第三輪六方會談以及第四輪六方會談的第一階段會議,還經常受命出訪有關國家,為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和永久和平展開頻繁的穿梭外交行動。2005年9月,寧賦魁被任命為中國駐韓國特命全權大使直至2008年11月,是繼張挺延、武大偉、李濱之後的第四任大使。今年外交部邊海司成立後,寧賦魁擔任首任司長。

兩副司長為陸海法專家

兩位副司長王宗來歐陽玉靖均來自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均是處理陸海邊界問題的資深外交官。王宗來此前任條法司副司長,是一位國際海洋法方面的專家,曾全程參與京都的氣候談判。歐陽玉靖此前是條法司參贊,分管陸地邊界事務,參與多項陸地勘界、談判工作。組織、參與並完成了中哈、中吉邊界勘界和中蒙邊境第二次聯檢工作及中塔國界協定和補充協定、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中蒙邊境口岸協定、中俄國界管理制度協定等重要雙邊條約和協定的起草及談判工作。

據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清敏表示,從新成立的邊海司的人員構成看,一方面包括負責處理鄰國事務,對亞洲周邊事務比較熟悉的官員,另一方面兩名來自條法司的官員,是因為邊海司的工作涉及國際法的問題。

歷史和現狀

陸路邊界大多確認領海邊界糾紛很多

據介紹,中國與不少周邊鄰國仍未完成邊界劃界工作。陸地方面如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糾紛雙方各執一詞;海洋劃界方面,圍繞南海東海以及黃海的海域如何劃分,中國與菲律賓越南日本以及韓國等數個國家存在爭端。

專家表示,外交部集中資源增設專門機構,處理邊界與海洋事務,對於加強與有關國家的溝通合作,確保邊界地區穩定,維護海洋權益和海上安全,推進解決陸地及海洋邊界的劃分,具有重要作用。

陸路邊界:主要中印邊界未劃定

1994~1996年中國與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簽訂條約,確定邊界,開啟新一輪邊界確定的進行。10年後,2008年7月21日,中俄兩國外長在北京簽訂了《中俄國界線東段敘述議定書及其附圖》,結束了中俄兩國40多年的邊境談判,也標誌著中俄長達4300公里的邊界線最終劃定。

2008年12月31日,中越雙方就陸地邊界勘界剩餘問題達成一致,如期完成了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工作的目標。2009年2月23日,中越雙方在廣西憑祥友誼關口岸舉行儀式,共同慶祝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圓滿結束。國務委員戴秉國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范家謙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出席儀式並致辭。兩國外交、國防、公安、測繪、經濟部門和邊境地方政府代表400餘人參加了慶祝活動。

據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清敏表示,中國大部分陸路邊界已經確定。目前主要是中印邊界沒有劃定,中國與朝鮮的邊界沒有公開。

中印兩國主要爭端在阿魯納契爾邦的所屬問題。兩國談判在去年有相當大的進展。溫家寶總理在2008年兩會期間說:中印兩國邊界問題已經確立了解決的政治指導原則,並且開展了多輪談判。這個歷史遺留的十分複雜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但是只要中印雙方都抱有誠意,本著平等相待、互諒互讓的原則,我想解決邊界問題的談判會有新的進展。

2008年,9月18日至19日應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戴秉國國務委員邀請,印度國家安全顧問、中印邊界問題印方特別代表納拉亞南來京參加中印邊界問題第12次特別代表會晤。至今洽談仍在進行中。

領海邊界:與多個國家存在爭議

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大陸架結案的最後日期———2009年5月13日臨近,中國與周邊國家關於海域領土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國與鄰國領海糾紛越來越頻繁。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所有在1999年5月13日締約的國家,必須在2009年5月13日前提出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案給聯合國劃界委員會,讓委員會審議劃界案。

菲律賓:2009年2月17日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將中國的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菲律賓領土。

日本:2009年2月26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國會回答民主黨關於釣魚島受到第三國侵犯時的對策時稱,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當然是日美安保條約適用的對象。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在2009年3月5日中午登上中國南沙群島的彈丸礁(馬來西亞稱拉央拉央島)慰問島上駐軍,並訪問光星仔礁(馬來西亞稱烏比烏比礁),首次以總理兼國防部長的身份,宣示馬來西亞擁有其“主權”。

越南:2009年4月中旬,越南總理阮晉勇接受香港《大公報》專訪時透露,2009年中越將簽署《勘界立碑議定書》及《新邊界管理規定》兩份檔案,此後雙方重點將放在“海上問題”的談判,致力找出雙方均能接受的、長久的海上邊界解決方法。2004年6月30日,在中越北部灣劃界協定和漁業合作協定生效。

韓國:中國與韓國之間也有海權爭議。去年6月下旬,韓國濟州道議會農漁畜與知識產業委員會通過條例案,將1月18日定為“離於島(中國稱蘇岩礁)日”。蘇岩礁是一水下暗礁,1880年至1890年其位置被明確標註在清朝北洋水師的海路圖中。韓國從2000年起投巨資在其上建人工建築,以跟中國爭領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