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牛山城址

邊牛山城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歪頭山鎮邊牛村漢-唐時代的邊牛山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遺址簡介

邊牛山城址,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溪湖區歪頭山鎮邊牛村漢-唐時代的邊牛山城。當地人稱“高麗城”,在2013年被獲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邊牛”原名“邊牛錄堡”。關於此“牛錄”,學界一般認為當指滿清基層軍政組織之牛錄。努爾哈赤創立八旗制度,規定每300人設一牛錄,長官為牛錄額真,五個牛錄為一個甲喇,長官為甲喇額真(漢譯“參領”),五個甲喇為一個固山(漢譯“旗”),長官為固山額真(漢譯“都統”),每個固山設左、右兩個梅勒額真(漢譯“副都統”)。關於“邊”,則眾說紛紜。民國時有史料認為該地有“邊”,即城牆,但根據考古表明,此處並無“邊”。又有傳說,“邊”本為“鞭”,鞭打之意,傳說曾有後金將領在此處鞭打手下一牛錄額真,亦不可信。我們認為,此“邊”當為姓氏,滿族有邊佳氏,為滿族老姓之一,後漢化為邊、卞等姓,邊牛可能是滿清某位邊佳氏牛錄額真的駐防地或封地。

遺址歷史

邊牛山城的歷史則要更為悠久。該山城所在的山呈回抱之勢,東、南、北三面山脊隆起,西面為溝口。城牆依山就勢,築于山脊之上。山城平面呈簸箕形,城牆土築,夯層堅實,全長2000多米,山城東南角和東北角為山城制高點,各設一個角台,台基平面為方形,長約10米、寬約6米。城設四門,其中西牆設三門,東牆設一門,西牆三門由北向南依次為正門、水門、便門。西牆外另築有兩道土牆,分別與山城南牆延伸部分相連,形成兩道城外防線,外線長175米,內線長510米,並開有城門一處。西牆內地勢低洼,常年積水,應為蓄水池。城內地勢較為平整,東南部地表上發現有10餘處凹坑,採集遺物有泥質灰陶片,石臼等。根據城牆的建築方式方法以及採集的遺物推斷,該城應修築、使用於高句麗中晚期。

學界推斷

學界推斷,邊牛山城就是高句麗磨米城,唐太宗李世民率軍親征高句麗時,曾經到過這裡。《資治通鑑》載:貞觀十九年,太宗李世民親自率軍東討,“凡征高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舊唐書》、《冊府元龜》載:唐高宗總章元年(668)九月,大將李勣率軍滅高句麗,隨後在高句麗舊地上分設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個州、一百個縣,又置安東都護府來統一管理,大名鼎鼎的薛仁貴將軍則為第一任安東都護。擢用高句麗“酋渠有功者授都督、刺史及縣令”,與唐王朝派來的官員共同管理百姓民務。磨米城歸唐之後,唐王朝將其改設磨米州,是安東都護府所屬的高句麗州之一,州長官為刺史。

歷代發展

一般認為,玄菟為當今瀋陽上柏官屯古城,蓋牟為當今撫順勞動公園古城,遼東、白岩二城位於今遼陽,沙卑(或作卑沙)為當今大連東大黑山山城,橫山即本溪平頂山山城。清人楊同桂《盛京疆域考》云:“磨米州,當在奉天府境。《通鑑》:貞觀十九年,伐高麗,凡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沙卑、麥谷、銀山、後黃十城……磨米一州,與蓋牟、遼東相提並數,當亦去蓋牟不遠。”意為磨米州(原磨米城)與蓋牟、遼東等城應相距不遠,即當在今遼陽、撫順左近。根據唐軍征高句麗路線及地理位置關係推斷,符合此條件的高句麗山城有平頂山山城和邊牛山城,平頂山山城既為橫山城,那么,磨米城當為邊牛山城。

宋代江少虞撰《事實類苑》曾記載一件“古銅魚符”,與磨米州相關:有人在壽光縣(今山東省壽光市)的稻田中,拾到“古銅魚左符”,紅銅材質,長二寸許。符背刻魚,頭尾鱗鰭一應俱全。符面刻“同”字,當是與另一半魚符“合信”之用。最重要的是,符上刻有主人官職、名諱:“左雲麾將軍、行磨米州刺史、持節磨米州諸軍事高從政”。高從政可能就是高句麗降附唐王朝的磨米州“酋渠”或其後人。只是這件東北地區的軍事和行政印信、唐代地方大員的隨身物品,何以在宋代時的山東地界出現,實在費人思量。

與磨米州相關的歷史人物還有唐高級將領高質、高慈父子。二人本是高句麗降將,其先祖追隨朱蒙王建立高句麗政權,功勳卓著,世代為本國高官貴族。唐總章元年(668),高質率族人歸順大唐,並接受唐官職,從此為唐王朝東征西討,屢立功勳。唐萬歲通天元年(696)五月,營州城附近的契丹首領李盡忠、孫萬榮等殺死當地官員,舉兵反叛,攻陷營州,隨後縱兵抄掠,歷時一年余,史稱“營州之亂”。高氏父子受命征討,前期取得重大戰果,但最後在磨米州“城孤地絕,兵盡矢窮”的情況下,被契丹叛軍擊敗。高質父子“為虜所執,詞色懍然,不屈凶威,遂被屠害”。為表彰高氏父子,唐王朝追贈官職,以慰亡魂,並“特令編入史冊”。

金代,邊牛山城仍有人居住。山城內出土的金代法器、地表遺留的大量瓦片以及其他建築構件,都可有力地證明該山城在金代被沿用,且在山城內還應建有1座密宗佛寺。出土的法器為銅鈸總計9件,銅鎏金法鈴1件,筆者曾考證其紋飾、銘文,認為該處所行乃是密宗胎藏界法,且僧侶亦眾,如此方能完成銅鎏金法鈴、大小諸多銅鈸的法器套用。同時,銅鈸上的銘文,體現出金代嚴厲的銅禁政策,政府設立佛教管理機構如“僧司”等,對本地區佛教事務實施管理。

明代,在邊牛山城所在山的西角築有一座烽火台,至今仍存,土築,外觀呈圓台狀,台頂徑長5米,台底徑長20米,高8米。台頂中心處有一圓坑,徑長2米,深0.7米。站在烽火台上,向西瞭望,視野開闊,監控沙河古道最為適宜。明成化年始直至萬曆年間,為了防禦建州女真人,明廷在遼陽以東接近建州女真的地區,築立了大量的城堡、驛道、墩台,“烽堠相望,遠近應接”。邊牛烽火台應是威寧營城下屬的墩台之一。

遺址詩賦

考古專家梁志龍先生曾登臨邊牛山城,回首千載,感慨系之,遂賦詩以志,現敬引如下,為本文作結——

“隧洞驅車過,迎山見土城。

牆高旋崗遠,水漲入池橫。

墾畝拾陶片,耕田獲法鈴。

初居驍將勇,後世隱高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