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連城城址

九連城城址

位於河北省沽源縣平定堡西58公里處的九連城,207國道西側。九連城是金元時代昌州、寶昌州治所。因城廢址四周有土丘九座,故名。遺址呈長方形,長900米,寬760米。曾出土銅器、鐵鍋、黑釉缸、陶罐等。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河北省
九連城城址VI-17

簡介

..
九連城城址位於河北省沽源縣平定堡西58公里處的九連城,207國道西側。九連城是金元時代昌州、寶昌州治所。因城廢址四周有土丘九座,故名。遺址呈長方形,長900米,寬760米。曾出土銅器、鐵鍋、黑釉缸、陶罐等。 九連城古遺址,位於丹東市東北12公里的振安區九連城鎮九連城村。古城北依鎮東山,地勢險要,是古代貢道的必經之處。
..

九連城始建於金代,為婆娑府路的治所;元朝時是婆娑府巡檢司治所。明朝因該城有兩道大營圍,連結著九座小營圍,始稱其九聯城,後改稱九連城,並增建鎮江城。明清兩代,成為中國與朝鮮通商要地,也是兩國使節往來的必經之地。開設了互換市場,並且駐兵戍守。九連城因有大小九城相連而得名,現在城址有四處、瞭望台五處尚存,還有明代鎮江城的遺址。
清末甲午戰爭期間,愛國將領聶士成曾在九連城率軍抗擊日寇,當年其所據守的城堡乃是明代長城的重要遺址......然而,九連城的地位又遠不止於此,《明史》記載長城乃起於鴨綠江畔,一度學者們曾經認為九連城這裡就是明長城的起點。由於在九連城,古樓子等地段沒有發現長城、牆體遺存,而在老邊牆村調查中,雖發現有長城牆體267米,但是繼續向鴨綠江邊延伸,因而也不可能是長城的起點。而在寬甸縣虎山鄉及鴨綠江畔的虎山村和虎山,均發現牆台及長城遺址。因而考古學家們最終確定,虎山一帶才是明代遼東鎮長城東端的起點。
九連城與河尖古城址隔河相望,明人詩云:“九連城畔草芊綿,鴨綠江頭生暮煙。”寫的就是這處形勢險要的城池,漢代西安平縣遺址,在市東北15公里河心的沙洲上,漢以後,高麗、遼、金時期亦曾沿有此城。至今在九連城附近,仍時有遼、金、元、明以來各種文物出土。

遺址

九連城始建於金代,元朝時是婆娑府巡檢司治所。明朝始稱九聯城,後改稱九連城,並增建鎮江城。九連城位於美麗江城丹東市東北二十五里的鴨綠江畔,因為當地有相連的九座古代城址,所以從明代開始,就叫它為“九連城”了。九連城的歷史很久,與它隔靉河相望中江島上靉河上尖村漢“西安平縣”故城,不到五里,這裡很早就被開發起來了。到了金代,九連城有了行政建置,成為婆娑府路的治所;元代,是婆娑府路巡檢司的駐地;明代,於此地增築鎮江城,並將長奠堡游擊移來這裡,是遼東東南部邊境上的軍事要地,也是明、清兩代中國與朝鮮通商的要道,同時,還是兩國使節往來的必經之地。
..

九連城古城址,在九連城村北與村西,大小九城相連,東面有靉河與鴨綠江,後面有鎮東山,形勢十分險要。清代光緒年間,陳本植曾對古城址進行過調查,描繪九連城的情狀:“細辨圍壕界址,其勢乃長短方圓相環,總計營圍有九,與貢道旁之土城三面分峙”。現在城址尚存四處、瞭望台五處。一座在九連城村西,城址近方形,有東西兩門,南牆長二百二十五米,夯土牆存高約四米。在城內出土遼、金、元時期的各類瓷片、琉璃珠、殘碎磚瓦和大石臼與宋“崇寧重寶”錢等,說明此城是經歷了遼、
..
金、元三個時期的古城址。自元代以來,九連城和朝鮮進行通商貿易往來,成為“互市”之所。清代貿易在中江島上進行。島上的馬市台,也稱“中江台”,即今馬市台村。當時貿易是在每年春二月和秋八月十五以後,雙方都到馬市台進行物資交流。清代博明在《鳳城瑣錄》中記載了貿易情況:每年“春秋仲月望後,朝鮮役以牛貨濟,陳於江乾,駐防兵於台役夫以布七千五百十四段,易牛二百、鹽二百九十九包、海菜萬五千八百斤、海參二千二百斤、大小紙十萬八千張、綿麻布四百九十九段、鐵犁二百具。以京畿、平壤、黃海三道商各一人承辦,義州知州率員役領之”。清末,又將“互市”地點遷往九連城。明朝時期,日本倭寇屢次侵犯朝鮮,也不斷侵擾中國,明政府給以堅決回擊,同時為了援助朝鮮抗擊倭寇,明朝將士多次渡過鴨綠江,協助高麗,擊退倭寇的侵犯。1894年10月26日,日軍入侵中國九連城和安東。這是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軍侵入中國領土的第一次戰役。10月20日,日軍攻陷朝鮮義州。24日,渡鴨綠江。25日,進犯九連城東北之虎山。清軍前路總兵馬金敘率部與敵鏖戰,無援而敗;26日後路總兵聶士成繼起抗擊,亦敗。26日,日軍入侵中朝交通要道九連城,陷安東等城,進逼遼陽。當時,主將宋慶總統70餘營清軍駐防東北,但諸將不服節制,散漫無紀,戰鬥力差,又未作周密布置,故遭失利。九連城今保留瞭望台數處,還有明代鎮江城的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