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時代

契丹族是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遼代(遼國)是中國歷史上以契丹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遼代的形成發展都與當時的中原漢文化有十分緊密的關聯。因此,遼也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組成,並且對於中華民族大融合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簡介

遼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如經濟上,遼的社會生產保持了自己獨特的發展方式,既有草原牧業,也有耕地農業。且在內地先進技術的影響下,紡織、礦冶、陶瓷、建築以及馬具等手工業較為發達。遼朝擁有自己民族獨特的文字--契丹文,而漢文則是其另一主要通行文字。在許多方面,遼在吸收漢文化的基礎上也有自己獨特民族特色,如天文曆法、醫學和建築等。
遼國共歷九帝: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聖宗、興宗、道宗、天祚帝,前後二百一十年。其疆域東臨北海、東海、黃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龍堆沙漠),北至克魯倫河鄂爾昆河色楞格河流域,東北迄外興安嶺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溝河及今甘肅北界。都城為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 。

相關

遼代的建立
契丹族是中國古代北方地區的一個民族。其主要活動地區是在潢河(今西拉木倫河)一帶,生活方式是逐水草遷徙的遊牧、狩獵,後該不斷發展壯大。唐朝初年,契丹八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有兵四萬,接受唐朝統轄。隨後,由於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南部地區及東部渤海人的社會組織形態被納入一個統一的政體之內,從而加速、推動了遼代經濟向高層次的封建經濟過渡發展。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後稱遼太祖)於唐末趁中原之亂統一各部,先後用武力征服了突厥、吐谷渾、党項等各部,從而日益強盛起來。後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塞北遼闊地區,並在龍化州(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八仙筒附近)稱天皇帝,建元神冊,國號契丹。
公元918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潢河以北正式建都城,稱為皇都(後改稱上京),隨後,降服甘州回鶻。公元926年契丹又滅了東方的渤海國,"得地五千里,兵數十萬",實力更加雄厚,野心亦隨之增大,遂圖謀舉兵南下。公元936年,後唐的河東節度使駙馬都尉石敬瑭,為了奪取後唐政權,上表契丹遼太宗耶律德光,以割地、納貢、稱臣為條件,約定滅了後唐之後,把燕京和雲中(今大同)兩地區的十六個州縣割給契丹。同年秋,5萬契丹騎兵入關支持石敬瑭叛軍打敗後唐兵。石敬瑭滅後唐,建立了後晉小朝廷。公元938年11月(契丹會同元年),後晉獻燕雲十六州圖籍。自此燕雲十六州歸屬契丹政權,獲得燕雲十六州後,遼勢力進入了長城以內。使得遼以此為基礎,開始了對中原地區的擴張。同時,在中原先進制度的影響下,遼朝的各方面也逐漸向封建化過渡。會同元年(公元947年),遼太宗滅亡後晉,改國號大遼。
遼代的發展
隨著遼的疆域及統治不斷擴大,遼統治者根據不同地域,各民族同的發展水平,採用"因俗而治"統治制度,以鞏固統治的作用(如南北面官制)。遼南面官制實際上是從中原王朝移植過來的制度。最初,遼太祖仿唐制在中央設立三省,但是當時還未完全具備後來南面官三省的職能。朝中另設漢兒司,主管漢人事務,官員為總知漢兒司事,由漢族大臣擔任。遼朝得燕雲十六州後,對中原制度進一步吸收,漢制逐漸完備。這些大促進了遼的發展和統治。
事實上遼建立後,遼太宗耶律德光便有進一步征服整箇中國的雄心,於是數次對中原進兵,但因中原人民的反抗而最終擱淺。公元947年遼太宗滅掉後晉,卻在草草班師歸途中死去。此後,遼又經歷遼世宗和穆宗兩代,但由於遼的統治內部出現了激烈的紛爭而沒有什麼很大作為,直到景宗時,遼統治才漸漸穩定下來。遼景宗死後,其子十二歲的耶律隆緒即位,是為遼聖宗。由於聖宗年齡尚小,所以由其母蕭太后攝政,蕭太后是遼歷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為遼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因此聖宗時,文治武功也就都達鼎盛,並實行科舉,編修《大藏經》,佛教極為盛行。
在遼建立20年後,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陳橋驛兵變,建立了北宋王朝。由於燕雲十六州的喪失,大遼成為宋朝心腹之患。公元979年,宋太宗太攻占太原滅北漢,並乘勝伐遼,欲收燕京。儘管宋取得沙河(今涿縣東)之戰的勝利。但在雙方決戰的高梁河一役中,宋軍大敗。公元986年,心有不甘的宋朝再次發動大軍伐遼,但又敗。自此遼宋攻守之勢頓易。公元 987年攝政的蕭太后譴耶律休哥為大將,進兵攻宋,大敗宋軍。 公元1004遼聖宗與蕭太后再遣遼軍大舉南下,直抵黃河岸邊進逼冀州,使得宋真宗親幸澶淵(今河南濮陽)與遼簽訂了盟約,宋朝答應每年給遼邦銀10萬兩、絹20萬匹,遼軍撤兵。史稱"遼宋澶淵之盟"。從此雙方暫罷干戈,和平相處近百年。遼聖宗依靠宋國的進貢,使遼的經濟發展起來,此時遼國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金代簡介
金代(金國)是中國歷史上以女真為主體建立的王朝,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形成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它的建立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進程。金國在最初建立起來的時候,一些經濟制度還一定程度上處於原始社會的發展狀況。但隨著對外的擴張和交流,自太宗、熙宗、海陵王以來,金國進行了全面的轉型,使其從原來的遊牧部落變為了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封建集權制國家。金代文化雖然保留著女真族的某些文化傳統,但同時也深受漢族影響,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戲劇較為突出,產生了元好問等著名文學家。因此????。金創建者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金共歷九帝:太祖、太宗、熙宗、廢帝、世宗、章宗、衛紹王、宣宗、哀宗,前後一百二十年。疆域盛時北達今外興安嶺,南抵淮河,東臨于海,西至陝西,人口4470餘萬。先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鎮),後遷都燕京(今北京),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
金朝的建立
女真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長白山和黑龍江、松花江流域流域,魚獵為生。五代時,女真之名始見於史籍,並受契丹所統治。在遼統治初期,它還處於原始氏族形態,但隨著人口的增加與鐵器的大量使用,使其快速發展起來,到遼末年,女真族以成為北方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女真完顏部為首的部落聯盟建立後,很快統一了女真各部。此後,女真族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因遼帝國長期欺壓女真部落,終於導致女真族叛亂。女真族在完顏阿骨打在統一了女真各部後,於遼天慶四年(公元1114年)九月,率部誓師於淶流河(今黑龍江與吉林省間拉林河)畔,向遼朝的契丹統治者宣戰。他在取得寧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戰勝利後,於遼天慶五年(公元1115年)稱帝建國,國號大金,年號收國。公元1120年,金與宋簽定"海上之盟"共同對遼,公元1125年,遼天祚帝被俘,金國完全控制了北方。金朝建國後,在護步答岡會戰中大敗遼軍,隨後展開以遼五京為戰略目標的滅遼之戰。攻取五京的前後步驟是東京(今遼寧遼陽)、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名城)、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北京)。五京一下,遼朝隨即滅亡。金滅遼後,金國把矛頭直指向宋朝,與北宋遂成敵國。金太宗完顏晟即位後,挾滅遼之威,大舉進攻宋朝。雖然宋軍民全力反抗,但由於宋統治者的無能,金國連連得勝,於金天會五年(公元1127年)攻占了北宋都城開封,虜去徽欽二帝,北宋滅亡。由此統一了包括黃河流域在內的廣大北方地區。而後南宋王朝建立,儘管金仍謀求南下,但在南攻與北伐拉鋸戰中,因南宋的抗金名將岳飛、韓世忠等人對金國的有力抵抗,使得金軍最終也無力一統中原,由此也就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金朝的發展與滅亡
金朝建立後實行"猛安、謀克"等金的獨特製度,同時也採納了內地的很多政治制度。隨著封建化的深入,社會經濟獲得一定的發展。除了畜牧業的優勢外,其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也有所進步。金在滅遼、北宋王朝後,金太宗也吸取遼宋滅亡的教訓,還採納許多遼、宋制度。這使得金統治有了進一步的加強,經濟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此後,金熙宗也注重於制度的改革,到金世宗時,各項制度逐漸完善確立。而象金朝的軍制對於後世而言就有著一定的影響。由此也就有金世宗"大定之治",金章宗的"明昌之治"後,國力更至鼎盛。
金在與南宋、西夏並立期間,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終維持其霸主地位。金朝後期,統治集團極其腐朽,各民族起義風起雲湧,公元12世紀蒙古興起,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後更是強大。金的強國地位受到了威脅,由於金西北鄰蒙古,西鄰西夏,南鄰南宋,所以金的戰略地位有著明顯的弱勢。但是,金朝統治者錯誤地選擇了絕夏、攻宋、抗蒙的戰略,結果三面樹敵,自我孤立,致使形勢急轉直下。公元1205年至1207年蒙古三次攻打西夏,西夏求援於金,金坐視不救,西夏投附於蒙古,與蒙古聯手攻金,金處於西、北兩面受敵窘境。金為減輕壓力,從中都遷都汴京,採取棄北圖南的戰略,進攻南宋,企圖挹彼注茲,失之於蒙而獲利於宋,於是「南開宋戰,西啟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補患」。結果,金北方盡失於蒙,南方受挫於宋,國土日蹙,國力日衰。金國於天興元年(1233年),元太宗窩闊台帥軍攻下汴京,金哀宗逃至蔡州,1234年,蔡州在蒙古軍與宋軍聯合進攻下被攻破,金國至此宣告滅亡。
相關書目: 《金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