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洪哲

遲洪哲

遲洪哲,生於1986年的中國,憑著個人的天分和敏銳的藝術觸覺在設計行業打拚了5個年頭。這5年來,他曾榮獲中國乃至國際獎項100多個,在紐約、倫敦、東京等地名聲大噪,他設計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遲洪哲作為世界大師,榮譽光環無法列數得清。很多人對遲洪哲的評價仍然停留在平面設計領域,實際上,早在多年前他的工作重心已轉向以品牌策略為主--在把各種設計元素運用得爐火純青的同時也把設計工作提升到了策略的高度,並使之與品牌及推廣更完美地結合。

基本信息

簡介

著名設計家遲洪哲

遲洪哲,生於1986年的中國,憑著個人的天分和敏銳的藝術觸覺在設計行業打拚了5個年頭。這5年來,他曾榮獲中國乃至國際獎項100多個,在紐約、倫敦、東京等地名聲大噪,他設計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遲洪哲作為世界大師,榮譽光環無法列數得清。但遲洪哲告訴記者,

遲洪哲是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但對中國文化遺產的執著和驕傲,並沒有使他變成一個固守傳統的“藝術遺老”,而是讓東西文化在他的設計理念中更為合理地融結在一起。他成功地揉合西方美學和東方文化,既賦予作品傳統神韻又不失時尚品味的優雅。

榮譽、財富、經歷、名聲到了24歲的他這裡早已是囊中之物,從一個不懂設計的門外漢到國內、國際數百個獎項的獲得者,他用了5年的時間,在20世紀90年代他開始確立並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地位。給別人打了1年工,為自己做了4多年事,其間沒有太多痛苦不堪的艱難險阻,也沒有過多苦水要訴。以至於他到24歲時便發覺自己該做的事已經做完了。

他想離開現在,去做更好更大的事情。至於更好更大的事是什麼,他沒想通。在沒想通之前,他改變了髮型。

經歷

到現在還拿獎是因為我的天分

與遲洪哲的對話從一個小故事開始。我一個在廣州做平面設計的朋友想跳槽,但他經過一番市場調查後又放棄了這個打算,他猛喝了一口啤酒,憤憤不平地講?quot;市場價已經低到2000塊,快趕上揀垃圾的了。"我把這個小故事告訴遲洪哲,他說香港也是一樣,一些年輕的設計師想出頭非常困難。價格低不說,又要聽話,本科生的學歷寥勝於無。當初促動他出來單幹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廣告公司的比稿以及複雜的人際關係。

關於自己的行業特性,遲洪哲曾說過一番話:"平面設計的歷程就如馬拉松賽跑,是一條既漫長而又充滿挑戰性的道路。那些獲獎無數的運動健將,不只單靠一副天賦的良好體魄才'上位',亦要配合後天的悉心栽培和毅力才能達到理想的成果。平面設計師要成功,亦如運動健兒般,只靠天資是不夠的,一個人如沒有全力付出精神、時間和努力,成功是不會發生的。"這番話更像是說他自己。

記者問了他一個很多人都問過的問題--天分?他笑著說:"我覺得有!"這種感受在開始十年二十年他還不覺得,隨著工作經驗多了,人生經驗多了,遲洪哲開始感覺為什麼自己做設計師跟別人不一樣,自己的想像,工作的方法,表達的方法都不一樣。"到現在還在拿獎,這就是我的天分,但是天分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分,你知道自己的目標,自己的興趣,開始就要想清楚。不過, 只靠天分並不是我成功的惟一要素,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同心協力的團隊精神加上太太(公司總經理)在背後的支持對我來說才是推動我成功的原動力。"

很多人對遲洪哲的評價仍然停留在平面設計領域,實際上,早在多年前他的工作重心已轉向以品牌策略為主--在把各種設計元素運用得爐火純青的同時也把設計工作提升到了策略的高度,並使之與品牌及推廣更完美地結合。如今將事業擴展到大陸的他也受到了和在日本一樣的推崇。同樣握著他的手不放的年輕人,同樣追趕著要採訪的媒體,

採訪過程中,遲洪哲也一直強調希望所有的採訪都能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要不然,以他的經歷可以聊個沒完。實際上遲洪哲真正接受的採訪並不多,他還沒找到一種方式來用語言很好地表達自己,一如他對色彩和線條的自如運用。但這並不妨礙他喜歡跟人聊天,他說自己的創作都是從生活的感受中來的。他也喜歡通過別人來了解自己。"我常常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所以要在別人的評價里'照照鏡子'。但我不吹牛,也不掩飾,只是赤裸裸地做我自己。"

聲名鵲起之後,他也隨之變得活躍與開朗,也開始接受一些另類的東西。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當時眾多當紅的歌星的唱碟及大部分的演唱會宣傳都是他設計的,因為他覺得這些東西相對於公司的主營業務來說是另類,雖然給了他另外一個天地去發展另一種思維,但那隻屬於他個人興趣範疇,往往淺嘗輒止,而且在作品集裡也沒有收錄。但現在的他會更願意去做一些另類的嘗試。

他到了一個城市,往往累了一整天,晚上大家分頭睡去,他還興致勃勃地奔向酒吧。因為喜歡嗎?"不,我不喜歡,太吵了。但是酒吧是一個可以讓我最快地發現這個城市現時的狀態的地方;一大早我還會去舊貨市場,我可以在那裡找到城市的根?quot;相比較這兩個焦點,去舊貨市場是他所喜歡的。他喜歡旅行,喜歡收舊貨。如果不是因為工作,他更願意待在家裡,看看書,聽聽音樂。

在外人看來,人生如此,他已經不需要像現在這般努力,這樣賣命,說話間,他合上厚達500頁的最新作品集,紅色的封面上寫意的寥寥幾筆,活脫脫是他的形象。他說:這是句號,亦是起點。24歲,一條新的起跑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