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與國際會計準則相比較,在中國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中,遞延收益套用的範圍非常有限,主要體現在租賃準則和收入準則的相關內容中。遞延收益是指企業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即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包括尚待確認的勞務收入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等,它在以後期間內分期確認為收入或收益,帶有遞延性質,對此會計上設定“遞延收益”科目進行核算;預收賬款是指企業按照契約規定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預收的款項,它在以後商品傳送或勞務提供時一般一次確認為收入,不帶有遞延性質,對此會計上設定“預收賬款”科目進行核算。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2006新《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的第二章《確認和計量》中

第七條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八條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二)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第九條已確認的政府補助需要返還的,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沖減相關遞延收益賬面餘額,超出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二)不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套用體現

在租賃業務中的核算

在2001年財政部發布並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租賃》準則中,出租方在核算中增設了“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該科目核算企業由融資租賃業務所產生的應收而尚未收到的融資收益總額。該科目的運用主要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確認未實現融資收益。出租人在出租資產時,應當確認未實現融資收益,並記入“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未實現融資收益的計算公式為: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未擔保余值)-(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未擔保余值的現值)其會計處理為:借記“應收融資租賃款”科目,貸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和“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遞延收益遞延收益

2.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出租人每期收到的租金包括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未實現融資收益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配,確認為各期的融資收入。出租人每期收到租金時,按收到的租金數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融資租賃款”科目。同時,根據當期應確認的融資收入金額,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科目。

3.未擔保余值損失的確認與恢復。期末,如果出租人的未擔保余值的預計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其差額應當確認為當期的損失,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貸記“未擔保余值”科目。如果已確認的未擔保余值損失又得以恢復,應在原已確認的損失金額內轉回,借記“未擔保余值”科目,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4.在售後租回業務中,承租人的會計處理。在售後租回業務中,承租人應設定“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科目,用以核算在售後租回交易中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租賃資產按高於資產賬面價值出售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主營業務收入”、“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等科目;租賃資產按低於資產賬面價值出售時,借記“銀行存款”、“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

分攤遞延收益時,如果租賃資產是按高於資產賬面價值出售的,應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科目,貸記“製造費用———折舊費”、“營業費用———折舊費”、“管理費用———折舊費”等科目;如果租賃資產是按低於資產賬面價值出售的,應借記“製造費用———折舊費”、“營業費用———折舊費”、“管理費用———折舊費”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科目。

在主營業務中的核算

在2001年財政部修訂並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收入》中,涉及遞延收益核算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申請入會費和會員費收入。這方面的收入應以所提供服務的性質為依據。如果所收費用只限於取得會員資格,而所有其他服務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費,則在款項收回不存在任何不確定性時確認為收入。如果所收費用能使會員在會員期內得到各種服務或出版物,或者以低於非會員所負擔的價格購買商品或勞務,則該項收費應在整個受益期內分期確認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尚未確認的收入在“遞延收益”科目核算。如某公司網站於2003年元月份向會員收取會員費,按照協定向會員提供 2003年全年的資料查詢服務。則:該公司在收到會員費時,應當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每月末攤銷確認收入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2.特許權費收入。特許權費收入包括提供初始及後續服務、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及專門技術等方面的收入。其中屬於提供初始及後續服務的部分,在提供服務時確認為收入;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部分,應在這些資產的所有權轉移時,確認為收入。未確認收入的特許權費收入,應在收到時記入“遞延收益”科目。

3.高爾夫球場果嶺券收入。“果嶺券”是高爾夫球場會員消費時的有價憑證。高爾夫球場如果一次性售給會員若干張“果嶺券”,由會員分次消費的,在收到款項時,應借記“現金”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科目;待提供服務收回“果嶺券”時,將應確認的果嶺券收入轉為當期收入,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契約期滿,未消費的“果嶺券”應全部確認為收入,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 相類似的情況還有航空公司給予客戶的里程累計等,客戶在滿足一定條件後將鼓勵積分兌換為企業或第三方提供的免費或折扣後的商品或服務。

4.包括在商品售價內的服務費。如果商品的售價包括可區分在售後一定期限內的服務費的,企業應在商品銷售實現時,按售價扣除該項服務費後的餘額確認為商品銷售收入。扣除的服務費遞延至提供服務的期間內確認為收入。

企業銷售商品時,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按確認的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確認的遞延收入,貸記“遞延收益”科目,按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在以後各期結轉遞延收入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

處理

企業在進行遞延收益處理的時候,應特別注意與此相關的所得稅問題。根據《關於企業補貼收入徵稅等問題的通知》(財稅字081號)第一條:企業取得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者外,應一律併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根據該規定,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核算要求,企業在以後期間收到政府補助金額,如例1,在年度所得稅匯總清算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條件時應確認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如果企業在當期收到該政府補助金額,如例2,在年度所得稅匯總清算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條件時需要確定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

例1:某糧食企業按照相關規定和有關主管部門每6個月下達的輪換計畫出售陳糧,同時購入新糧,為彌補該企業發生的輪換費用,財政部門按照輪換計畫中規定的輪換量支付該企業0.06元/斤的輪換補貼。該企業根據下達的輪換計畫需要在20X8年10月至20X9年3月輪換儲備糧2億斤(每月轉換儲備糧量相同),款項於20X9年3月收到。

(1)20X8年10月份應根據輪換量2億斤和規定的補貼額0.06元/斤,確認其他應收款1200萬元

借:其他應收款12,000,000.00

貸:遞延收益 12,000,000.00

(2)20X8年10月將補償10月份的補貼計入當期收益

借:遞延收益 2,000,000.00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利得2,000,000.00

(3)以後每月份的分錄同(2),同時20X9年3月份收到政府補助金,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2000,000.00

貸:其他應收款12,000,000.00

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首先確認一項資產和遞延收益,然後在相關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需要注意的是,遞延收益的分攤的起點時“相關資產可供使用”時,遞延收益分攤的終點是“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或資產被處置時(孰早)”,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出售、報廢、轉讓等),尚未攤銷的遞延收益應當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遞延。

例2:20X9年1月1日某企業收到政府450萬元財政撥款用於購買科研設備1台。企業於1月29日購入該無需安裝的設備並交付使用,實際成本480萬元,其中用自有資金30萬元支付。該設備使用壽命10年,直線法計提折舊,無殘值。8年後的2月1日出售該設備,收到價款120萬元。

(1)20X9年1月收到財政撥款

借:銀行存款 4,500,000.00

貸:遞延收益 4,500,000.00

(2)20X9年1月29日購入該設備

借:固定資產4,800,000.00

貸:銀行存款 4,800,000.00

(3)自20X9年2月每個資產負債表日計提折舊,分攤遞延收益

借:研發支出40,000.00

貸:累計折舊 40,000.00

借:遞延收益 37,500.00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利得37,500.00

(4)8年後的2月1日出售該設備,同時轉銷該遞延收益餘額

借:固定資產清理920,000.00

累計折舊 3,880,000.00

貸:固定資產4,800,000.00

借:銀行存款 1,200,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920,000.00

營業外收入280,000.00

借:遞延收益 900,000.00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利得 900,000.00

相關比較

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可以得知,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二者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概念和核算科目不同

遞延收益是指企業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即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包括尚待確認的勞務收入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等,它在以後期間內分期確認為收入或收益,帶有遞延性質,對此會計上設定“遞延收益”科目進行核算;預收賬款是指企業按照契約規定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預收的款項,它在以後商品傳送或勞務提供時一般一次確認為收入,不帶有遞延性質,對此會計上設定“預收賬款”科目進行核算。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都帶有預收性質,但前者需要遞延,後者不需要遞延,因此,二者分別通過不同的會計科目進行核算。

屬於流動負債性質的科目

“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二者都屬於流動負債性質的科目,但是“遞延收益”是屬於內部負債性質的科目,應按照其內容設定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而“預收賬款”是屬於外部負債性質的科目,因此應按照債權人設定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這些內容也可以從早期的國際會計準則中得到反映。

屬於過渡性科目

從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內容可以看出,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一般都是在將來向對方傳送商品或提供勞務時,轉為收入並予以確認,因此都屬於過渡性科目。但是預收賬款是在傳送商品或提供勞務時一次轉為收入,而遞延收益是在對外提供勞務時,分期轉為收入或收益,即遞延收益一般需要在未來期限內合理地進行分攤。

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列示方法相同

遞延收益和預收賬款二者都是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負債方予以列示。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遞延收益”科目的期末餘額,一般在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方的“預計負債”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預收賬款”科目的期末餘額,在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方的“應付賬款”項目下單列項目反映。

總之,在實際工作中,應當正確地理解和運用這兩個會計科目,以便正確地進行會計核算,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套用舉例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

遞延收益漫畫遞延收益漫畫

例:假定2002年1月1日,A公司將一條程控生產線按260萬元的價格銷售給B公司,該生產線2002年1月1日的賬面原值為240萬元,

全新設備未提折舊,同時又簽訂了一份租賃契約將該生產線租回,賬務處理如下:

(1)2002年1月1日,結轉出售固定資產的成本,

借:固定資產清理240

貸:固定資產240

(2)2002年1月1日,向B公司出售程控生產線,

借:銀行存款260

貸:固定資產清理240

貸: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20

(3)以後每月按資產的折舊進度分攤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後租回損益5712

貸:製造費用--折舊費5712

所得稅處理

相關的所得稅處理

企業在進行遞延收益處理的時候,應特別注意與此相關的所得稅問題。根據《關於企業補貼收入徵稅等問題的通知》(財稅字081號)第一條:企業取得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者外,應一律併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根據該規定,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核算要求,企業在以後期間收到政府補助金額,如例1,在年度所得稅匯總清算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條件時應確認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如果企業在當期收到該政府補助金額,如例2,在年度所得稅匯總清算時,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條件時需要確定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

列報

企業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將遞延收益科目餘額正確地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有人認為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套用指南》附錄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的有關信息,應將遞延收益的科目餘額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負債”中,因為遞延收益的會計科目代碼為2401,在其後為長期借款,科目代碼為2501,這說明遞延收益不屬於長期負債。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沒有認真分析遞延收益的核算內容。由例2我們知道,遞延收益的核算的期限比較長的,需要在以後的期限攤銷的,特別是因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而確認的遞延收益時,因而應區分對待,將遞延收益中1年內到期的部分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負債項目中,其他部分列入資產負債表中其他非流動負債項目中。同時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有關政府補助的披露中,應列示尚需遞延的金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