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

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個人收入中用於購買商業補充養老保險部分,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可延期至將來提取商業養老保險時再交稅。說得直白些,就是指投保人在稅前買入養老保險產品,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投保人而言有一定的稅收優惠。

基本信息

基本含義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
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投保人在稅前列支保費,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由於在購買保險和領取保險金的時候,投保人處於不同的生命階段,其邊際稅率有非常大的區別,對於投保人有一定的稅收優惠。從而能拉動個人購買養老險的需求,也是拉動內需的一個催化劑。

在國外,這種產品非常通行,旨在鼓勵居民購買養老保險,增強自我保障能力。在一般情況下,個人退休前的收入普遍高於退休之後的收入,在累進稅制下,這種政策實質上是國家給予購買養老保險產品個人的稅收優惠,是一種政策上的鼓勵。

益處

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是個雙贏的舉措:從企業的角度來說,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員工自己投保,企業不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卻能提高員工的福利;對於個人來說,由於在稅前購買養老保險,就能減免部分當期的個人所得稅。舉例來說,如果個人月收入為6500元,每月拿出500元購買養老保險產品,那么當月需要納稅的工資收入就只剩下6000元,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時,再繳稅就可以了。對於投保人而言,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最大的好處是減輕稅收負擔,因為購買此類產品的多為青壯年,在領取保險金時,他(她)已經退休,在這期間大約有20年—30年時間,而通脹、提高個稅起征點等因素已經把個稅給稀釋了。

市場風險

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畢竟還是一種商業保險,其中也是存在著一定風險的。

首先,從產品形態看,該險種主要還是以分紅險以及萬能險為主,並設有保底利率,賬戶價值為交納的保費以及投資收益(這兩種保險形式從風險來看,沒有投連險來得大,畢竟投連險可以全部用於股市投資,波動性很大)。即使是分紅險和萬能險,也可以從歷史數據看出,其在資本市場波動比較劇烈的時候,也會產生不小的風險,雖然本金不太可能損失,但收益有可能會大大低於預期,這對於今後養老的需求也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還有一點是對於負擔比較重的青壯年而言,特別是那些身背房貸的人,每月扣除了定期繳納的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否會對於自己的生活品質產生影響,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發展

國外發展

個稅遞延型保險產品在國外發展已經相當成熟,最著名的當屬美國的“401K計畫”: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401K賬戶,員工每月從其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養老金賬戶,而企業一般也為員工繳納一定比例的費用。員工自主選擇證券組合進行投資,收益計入個人賬戶。員工退休時,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和轉為存款等方式使用。員工每月從工資中拿出的用於存入養老金賬戶的錢是免稅的,但是在領取養老金的時候是要繳納稅款的。總結就是延遲稅收。到2008年底,約有80%的美國人參加了401K或者同時參加了401K和固定收益計畫。而巨額的401K資產中有將近一半投資於各類共同基金,對過去20年美國基金業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發展

2014年10月,保監會訊息稱,明年內我國將啟動試點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這個“減稅養老”的訊息一發布就迅速引起熱議。但相關人士指出,這部分個稅遞延並不是免繳,而是在領取養老保險金之後補繳,具體繳納方式還要等細則出台。業內人士建議,目前可以充分利用資金進行積極養老,針對目前市場上多樣化的養老產品進行額外的配置。

2012年4月,有訊息稱監管部門預推動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險試點,上海可能作為首個試點城市。

2009年4月,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的檔案中指出,“鼓勵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由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會同上海市研究具體方案,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產品試點”;2012年初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又明確提出,“要搞好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

2012年6月,上海市政府向財政部遞交了論證了五年多的“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方案,從溝通及反饋情況來看,於2012年內獲批的可能性很大,且上海將是全國首個試點城市。

2016年9月17日,在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保險健康相繼納入個稅抵扣範圍後,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方案的探討也在推進中。從上海開始申報首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以來,預計年內出台方案的可能性較大,這將成為當前個稅改革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經濟作用

專家認為,發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能夠有效拉動內需,釋放存款,此外,還有利於改善民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更重要的是,養老基金規模的擴大,可以為國家積累大量的長期建設資金,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