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松維爾擬諾卡氏菌蔥綠亞種

達松維爾擬諾卡氏菌蔥綠亞種

達松維爾擬諾卡氏菌蔥綠亞種,嗜鹼菌。pH9.5時,在各種瓊脂上形成大量氣絲,直或柔曲,先斷裂為約50個孢子的節段。基絲豐茂,弱褐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達松維爾擬諾卡氏菌蔥綠亞種
拉丁學名:Nocardiopsisdassonvillei subsp. prasimna
界:真菌
門:放線菌
亞門:放線菌亞門
綱:放線菌綱
亞綱:放線菌亞綱
目:放線菌目
亞目:棒桿菌亞目
科:諾卡氏菌科
屬:諾卡氏菌屬

形態特徵

嗜鹼菌。pH9.5時,在各種瓊脂上形成大量氣絲,直或柔曲,先斷裂為約50個孢子的節段。形成孢子時有些折曲現象。孢子長短差別較大,卵圓形至長柱形,表面光滑。也看到基絲斷裂。
諾卡氏菌科

性狀特徵

蔗糖硝酸鹽瓊脂:氣絲淺橄欖綠色至貝殼色。基絲無色。無可溶色素。葡糖天冬素瓊脂:氣絲白色至貝殼色。基絲無色。無可溶色素。甘油天冬素瓊脂:氣絲稀疏,白色至貝殼色。基絲豐茂,無色。無可溶色素。無機鹽澱粉瓊脂:氣絲豐茂,珠粉色至淺杏仁綠色。基絲豐茂,白色。無可溶色素。酵母精麥芽精瓊脂:氣絲豐茂,有同心環,珠粉色至淺橄欖綠色。基絲無色至淺橄欖色。可溶色素弱褐色。燕麥粉瓊脂:氣絲豐茂,水粉綠至珠色。基絲無色至羊皮色。無可溶色素。酪氨酸瓊脂:氣絲貝殼色。基絲無色。無可溶色素。蛋白腖酵母精鐵瓊脂:氣絲少,白色。基絲豐茂,有光澤,無色。無可溶色素。營養瓊脂:氣絲豐茂,白色至貝殼色。基絲豐茂,弱褐色。可溶色素弱褐色。
脂肪酸氣相層析,主要組分為C18∶1和C18∶0直鏈脂肪酸,C15∶0和C17∶0 anteiso脂肪酸以及C16∶0和C18∶0iso脂肪酸。這些嗜鹼菌株的層析峰模型與擬諾卡氏菌代表菌株者相符合。甲基萘醌的主要組份為10異戊二烯單元(MK-10),這是達松維爾擬諾卡氏菌的特徵,但MK-10的脫氫程度隨株而異。磷酸類脂含磷脂醯膽鹼(卵磷膽),因此是PⅢ型。生長最適pH9.0-10.0;pH7.0生長貧乏;pH6.5和pH11.0不生長。

生長特性

達松維爾擬諾卡氏菌生長的最適pH約為80。全部菌株都利用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果糖、甘露糖、甘油、甘露醇;嗜鹼菌株不利用達松維爾擬諾卡氏菌所利用的麥芽糖和鼠李糖。全部菌株都水解腺嘌呤、黃嘌呤、次黃嘌呤、酪氨酸、酪素、明膠、澱粉、羧甲基纖維素、幾丁質、七葉樹素、馬尿酸鹽。

特性特徵

脂肪酸氣相層析,主要組分為C18∶1和C18∶0直鏈脂肪酸,C15∶0和C17∶0 anteiso脂肪酸以及C16∶0和 C18∶0iso脂肪酸。這些嗜鹼菌株的層析峰模型與擬諾卡氏菌代表菌株者相符合。甲基萘醌的主要組份為10異戊二烯單元(MK—10),這是達松維爾擬諾卡氏菌的特徵,但MK—10的脫氫程度隨株而異。磷酸類脂含磷脂醯膽鹼(卵磷膽),因此是PⅢ型。生長最適pH9.0—10.0;pH7.0生長貧乏;pH6.5和 pH11.0不生長。

形態描述

嗜鹼菌。pH9.5時,在各種瓊脂上形成大量氣絲,直或柔曲,先斷裂為約50個孢子的節段。形成孢子時有些折曲現象。孢子長短差別較大,卵圓形至長柱形,表面光滑。也看到基絲斷裂。

代表菌株

208,分離自日本土樣。
此外還研究了從日本不同地區土樣分離出來的153、161和164三株菌。
形態特徵和生理特性都與208相同,只是培養特徵有些差別。
不但在同樣一些培養基表現不同,而且氣絲和基絲的顏色差異較大。
如161,在蔗糖硝酸鹽瓊脂、酵母精麥芽精瓊脂、燕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