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投資全球的藍籌股具有較高的收益增長潛力,而且在全球範圍內分散投資,其非系統風險較小,波動率也較小。為了迎合投資者的需要,道瓊斯全球指數成分股數目很少,而且成分股也比較穩定,全球頂尖50指數和亞太頂尖50指數至今換股率從未超過12%,平均值也都在8.5%以下。
全球指數
道瓊斯全球頂尖50指數(Global Titans 50,DJGT)
道瓊斯全球頂尖50指數從1999年7月14日開始發布,基期為1991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點,指數數值可回溯到基期,其成分股上市公司必須有海外業務收入。在發布一周年之際,改變了權重計算方法,用自由流通市值(Free float Market Capitalization)來替代在此前的總市值作為加權的權數。2000年6月30日,指數總市值占道瓊斯全球指數總市值的23%。
亞洲指數
道瓊斯亞洲頂尖50指數(Asian Titans 50,DJAT)
道瓊斯亞洲頂尖50指數是道瓊斯公司於2000年12月5日開始公布的一個以亞洲藍籌股為編制對象的區域性指數,它是由全亞太地區最大的50家公司(其中日本25家) 組成,基期為1991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2000年10月31日,指數的市值約為1.36萬億美元,占整個亞太證券市場市值的37.8%。
行業指數
道瓊斯行業頂尖指數(Sector Titans Index,DJST)
道瓊斯行業頂尖指數開始公布於2001年2月15日,包括了行業頂尖綜合指數和18個行業分類依據道瓊斯全球分類標準(Dow Jones Glob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分為汽車、銀行、基本資源、循環商品和服務、不可循環商品和服務、化學、建築、能源、食品和飲料、金融服務、醫療、工業商品和服務、保險、媒體、零售、電訊、科技、公用事業18個行業。指數的基期為1991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點,指數數值可回溯到基期。各分類指數的成分股數目為30,指數計算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2000年12月31日,各行業頂尖指數的總市值之和約為道瓊斯全球指數總市值的60%。
國家指數
道瓊斯國家頂尖指數(Country Titans,DJCT)
道瓊斯國家頂尖指數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中國香港、義大利、日本、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12個國家或地區的分類指數,2002年4月12日開始發布7個歐洲國家的分類指數。除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香港、日本頂尖指數的基期為1998年12月31日外,其他國家或地區頂尖指數的基期均為1991年12月31日。除了加拿大頂尖指數基點為1000、澳大利亞和日本頂尖指數的基點為2500、香港頂尖指數基點為3000外,其他國家頂尖指數基點均為100。成分股數目方面,除了加拿大頂尖指數為40、英國頂尖指數為50、日本頂尖指數為100外,其他頂尖指數均為30。各指數均以自由流通市值為權數。
全球指數的編制
假定成分股數目為N,則道瓊斯全球頂尖指數的成分股確定步驟如下。
1、根據指數的編制目的,確定編制對象總體。
2、將編制對象總體中的股票按自由流通市值排序,其中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一定數目的股票與現行成分股共同組成成分股選擇清單(Selection List),一般清單中股票的數目為2N。對於DJAT,將日本和其他國家的股票分列為兩個成分股選擇清單,每個清單包含50隻股票。
3、對於DJGT、DJAT和DJST,將選擇清單中的股票分別按自由流通市值、銷售/收益和淨利潤進行排名,再將每隻股票的三個排序名次按60%、 20%和20%進行加權,計算最終名次;對於DJCT,將選擇清單中的股票分別按規模(自由流通市值)和流動性(12個月的日平均交易量)進行排名,並用等權重計算最終排名。最後選擇名次最前的N只股票作為成分股。
4、成分股每年調整一次,並根據緩衝原則(Buffer Rules)進行替換。例如DJGT,若在最終排名中有非成分股排名在前30名,則用該非成分股替換原有成分股中排名最末的股票;若在最終排名中原有成分股排名在70名之後,則用排名最高的非成分股替換該原有成分股。這裡的(30, 70)就稱為緩衝範圍(Buffer Range)。各頂尖指數由於成分股數目不同,其緩衝範圍也有差異。
各頂尖指數計算中的最大特點就是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這些權數每季度審查一次,而且每隻成分股的權數上限為指數總自由流通市值的10%,這有效防止了某一成分股權重過大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