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分宗表
道之一字,涵義甚廣,難於訓詁。而周秦學者,皆以大路解之,謂為萬物之所共適
,非定義也。故《史記》稱道家“精神專一,動合無形”。揆之此理,實不相侔。至於法家學說,本質淆混,而於道家之素心素麵,幾將不可復識矣。及夫東漢年間,沛國張陵(即張道陵)作“大丹序說”,以為道者,猶覺悟也。自覺覺他,自悟悟他,較為近理。不幸為客教所據,未便褫奪而。而唐之道士,又以“圓通”、“圓明”釋之,病其空無實際,不可盡從也。
今依莊書之“化理”二字(理字於修為一面,即君人南面之術,如素書所謂理身理家理國理天下)暫作詮言,未知當意與否?俟更詳之。故經云:本此宗旨而施化天人群者也。其義有四:
(一)主善為師:即學為好人。
(二)修身勵業:即外功內果,或德行事功。
(三)堅固信心:即圓滿志願,或達到標準。
(四)引導人民思想:即濟渡眾生,或廣渡有情。
正宗十家。支宗十三家未具錄,說明在“寄玄照樓信”中。
所分十個宗派明細如下
[一]仙宗:最上乘,別名道教。倡始者,太一、廣成、天真皇人。
(甲)綱要:宗法有五等:天神地人靈。廣之則三洞、四輔、十二部、二十四部、三十六部、七十二部之典籍,其要有二。
(乙)法門:1)超世門:守戒、養志、煉心、盡慮、湛寂、復命、知常、洞慧、微妙、虛無。2)修為門:國政、經濟、權謀、治策、縱橫、兵略。
[二]金液:上之上。別名神丹。倡始者,女媧、黃帝。
(甲)綱要:宗法有二十四品、七十二家。其要有四。
[三]聚玄:上之中。別名清靜、齊慧。倡始者,右玄真人、清和黃氏。
(甲)綱要:宗法有五。
(乙)法門:譴欲、澄心、化氣、神育、契道。
[四]長淮:上之下。別名凝陽,胎息。倡始者,鉅神氏、中廣真人。
(甲)綱要:宗法有四。
(乙)法門:住氣、內觀、胎息、神定。
[五]葆和:中之上。別名辟穀。倡始者,容成、鬼谷子、張良。
(甲)綱要:宗法有三。
(乙)法門:吐納、服氣、休糧。
[六] 調神:中之中。別名房中。倡始者,素女、黃帝。
(甲)綱要:宗法有百來事,其要有六。
(乙)法門:節慾保身、禁忌方法、攻治眾病、補救傷損、攝精固氣、還陽補腦。
[七]南宮:中之下。別名靈圖、符錄、天罡。倡始者:一真、玄女、鬼臾區。
(甲)綱要:宗法有百餘事,其要有十一。
(乙)法門:陰陽、五行、六壬、奇門、神符、秘諱、密咒、罡令、禹步、假形、解化。
[八]蒼益:下之上。別名服餌,具茨。倡始者:大隗、神農、僦貸季。
(甲)綱要:宗法有數百事,其要有五。
(乙)法門:飼谷,茹石、藥攝、芳茵、丹砂。
[九]健利:下之中。別名修攝。倡始者:赤松、寧封、王子晉。
(甲)綱要:宗法有百餘事,成數十家。其在有四。
(乙)法門:按摩、嗽咽、導引、行氣。
[十]科醮:下之下。別名天章。倡始者:帝嚳、夏禹、張宿、張陵、葛玄。
(甲)綱要:宗法之明真典格七等。錄,百二十。科,二千四百。律,千二百。戒,千二百。大章,三百六十通。小章,千二百通。朝天醮儀,三百座。其要有十二。
(乙)法門:雲篆,真文、劾召、盪穢、禳災、解謝、懺罪、鍊度、濟幽、拜章、步斗、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