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問題的思與辨

道德問題的思與辨

《 道德問題的思與辨》是2011年復旦大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宗良。本書揭示了道德基本理論與套用倫理的內在互動關係,論證道德哲學理論與現實問題結合的必要和可能,凸現了道德哲學的實踐理性特徵。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道德問題的思與辨》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討論道德的本質問題,共有七章,首先就道德的概念、社會基礎、立足點與內在機製作綜合概述;然後分別從善惡之辨、“人是目的”等現代價值理念、權利的內涵、規範與德性、幸福的倫理思考幾方面作深度的理論分析和闡述。下篇共有九章,主要關注社會現實,著力辨析生命倫理領域中人們普遍關注的安樂死、複製人、人類基因組研究、倫理審查等重大熱點問題,並就中國傳統文化對生命倫理的影響以及當代中國生命倫理學的走向發表自己的見解。

《道德問題的思與辨》旨在揭示道德基本理論與套用倫理的內在互動關係,論證道德哲學理論與現實問題結合的必要和可能,以期凸現道德哲學的實踐理性特徵。

圖書目錄

導論

上篇:道德基本問題的思考

第一章 道德本質概述

一、道德概念

二、道德何以可能

三、道德生活之必要

第二章 善惡之辨

一、善惡概念不是先驗的

二、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三、孟荀的人性善惡之爭

四、善與不善的分析

五、善惡本質之理論

第三章 “人是目的”的思想

一、“人是目的”命題的提出

二、為康德命題的辯護

三、馬克思對命題的重要貢獻

第四章 現代價值理念

一、什麼是現代價值理念

二、現代價值理念在政治領域的奠基作用

三、現代價值理念與人的生命意義

第五章 權利的內涵

一、關於權利概念的質疑

二、康德的權利觀

三、對康德權利理論的挑戰

第六章 規範與德性

一、規範、規則與規範倫理

二、德性的內涵及其歷史演變

三、西方為何出現規範倫理的走向

四、復興德性倫理的意義與可能

第七章 幸福問題的倫理思考

一、幸福與價值

二、幸福的核心內涵

三、幸福感與心態

下篇:生命倫理話題的辨析

第八章 當代生命倫理與人權

一、生命倫理與人權

二、生命倫理與現代人權同步發展

三、生命權的內涵與意義

第九章 安樂死的倫理難題

一、醫道與人道的衝撞

二、傳統與現代的衝突

三、生命神聖與生命價值、生命質量

四、生與死的權利選擇

第十章 複製人:可能產生的社會倫理問題

一、傳統家庭解構,代際關係錯位

二、喪失自我的複製人

三、克隆技術能促進人類的進化嗎?

四、人的生命可以製造嗎?

五、複製人究竟有何意義

第十一章 複製人的若干問題再議

一、複製人:是技術問題還是倫理問題?

二、複製人:違反人的尊嚴

三、人的生命:自然生成的法則

四、複製人:問題的聚焦點

第十二章 人類基因組多樣性研究及其倫理問題

一、人類基因組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二、人類基因組多樣性研究的價值取向

三、人類基因組多樣性研究的倫理問題

第十三章 基因技術的趨向及道德哲學的反思——兼與樊浩先生商榷

一、基因技術可能顛覆人以及家庭的自然本質嗎?

二、傳統道德哲學的基石是什麼?

三、基因技術的倫理問題及基因倫理學的使命

第十四章 我國人體臨床試驗和研究中有關倫理審查的若干問題

一、倫理審查的目的何在

二、倫理委員會的獨立地位

三、倫理規則的套用要符合中國的國情

第十五章 中國傳統文化對生命倫理的影響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觀念

三、對生命倫理的影響

第十六章 中國生命倫理學如何走向

一、中國生命倫理學的發展歷程

二、生命倫理學的三項任務

三、當下的問題與未來走向

附錄一:基因技術的道德哲學革命

附錄二:科學與價值關係的再認識

附錄三:科學不能沒有終極關懷

附錄四:為何要構建人與自然的道德關係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徐宗良,男, 1951年出生於上海。現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教授,復旦大學套用倫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學術專長:道德哲學基本理論、生命倫理學、科技哲學。任上海市哲學學會理事、上海市自然辯證法學會理事、上海市醫學倫理學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道德哲學與中國道德發展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以及《醫學與哲學》等刊物編委會委員。著有《生命倫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觀》、《當代生命倫理的困惑》等學術著作,迄今累計發表學術論文約百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