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整體特徵
地刷子石松,多年生草本。匍匐莖蔓生;直立莖高30-40cm,黃綠色;營養枝扁平,呈扇狀多回兩歧分叉。
葉子特徵
葉稍呈交叉對生,4列;側生兩列葉鱗片狀菱狀鑽形,下延癒合,先端刺尖,向腹面彎曲,背面葉線狀披針形,先端短刺尖,夾於兩側葉間;腹葉很小,鱗片狀鑽形,為背葉的1/3-1/2長,短刺尖。
特徵
孢子枝遠高出側生營養枝,頂端2回分叉;末回分枝頂端各生孢子囊穗1個;孢子葉闊卵圓形,先端急狹漸尖,邊緣有不規則細齒,基部有柄。孢子囊圓腎形。孢子四面體球形,有網紋及小突起。
同屬植物
本品在四川與同屬植物石子藤石松Lycopodium casuarinoides Spring的全草,通稱舒筋草,且同等使用,參見舒筋草條
分布範圍
分布地域
過江龍分布於西南。
分布省份
及吉林、遼寧、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
主要價值
化學成份
扁枝石松含生物鹼:石松鹼(lycopodine),N-甲基石松嵩鹼(N-methyllycodine)等;萜類化合物:α-芒柄花醇(α-onocerin),千層塔烯二醇(serratenediol),21-表千層塔烯三醇(21-episerratenetriol),石松三醇(lycoclavanol),21-表千層塔烯二醇(21-episerratenediol),21-表石松穩四醇(21-epilycocryptol),石松四醇酮(lycoclavanin),石松五醇(lyclanitin),二表千層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千層塔三醇(tohogenol),16-氧代千層塔烯三醇(16-oxoserratriol)及16-氧代石松三醇(16-oxolycoclavanol);甾醇類化合物: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麥角甾醇(ergosterol)及二氫菜子甾醇(dihydrobrassicasterol)等。
性味
辛;溫;苦
歸經
肝;膀胱經
功能主治
主治
祛風勝濕;舒筋活絡;散瘀止痛;利尿。主風濕痹痛;手足麻木;跌打損傷;月經不調
經典
①《滇南本草》:"行周身經絡,發散風寒濕氣。治手足濕痹,不仁麻木,濕氣流痰,筋骨疼痛,或打傷筋骨,誤傷經絡。能強筋舒筋,活絡定痛。"
②《貴州民間方藥集》:"治肺咳。"
③《四川中藥志》:"治月經不調及腳轉筋。"
④《湖南藥物志》:"利尿,舒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洗。
附方
①治膀背疼痛,手足麻木不仁,周身經絡疼痛,或用力過多,周身經絡發困,腳腿轉筋,寒濕作脹酸痛:過江龍五兩(去葉),八仙草二兩,牛膝五錢,全當歸三兩,真穀子酒十斤。將藥入罐內,罐口紮緊,無令泄氣,於鍋內重水煎一炷香為度,取出露一夜,去火毒,臨用將酒燉熱隨量服。(《滇南本草》)
②治風濕腰痛,關節痛,骨折:地刷子五錢,水煎服或泡酒服。(《雲南中草藥》)
③治淋病:過江龍三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簡介
總的介紹
過江龍,多年生草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植物,皆有過江龍之名。一為豆科植物榼藤別名;另一種為蕨類植物,同時為一種藥材。別名:蒲地虎、地蜈蚣(《滇南本草》),地刷子(《中國中部植物》),伸筋草、扁心草(《貴州民間方藥集》),小伸筋、木金草、公魚秧草、風尾草、馬尾松(《湖南藥物志》),猴子草、猴子尾巴、舒筋草、烏龍不過江、過山龍、掃天晴明草、扁葉石松(《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
Guò Jiānɡ Lónɡ
藥材基源
為石松科植物扁枝石枝的全草或孢子。
礦物名
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L.)Holub.[Lycopodium complanatum L.]
採收和儲藏
6-7月間採收全草,除去根莖、鬚根,曬乾或鮮用。7-8個間小穗變黃,孢子成熟時採收,用40℃以下的溫度烘乾,搓取孢子。
備註
通稱舒筋草
本品在四川與同屬植物石子藤石松的全草,通稱舒筋草。
同等使用
且同等使用,參見"舒筋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