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簡介
連雲老街,原名老窯。原是黃海岸邊、雲台山腳下的一個小漁村,一千多年前,就有人在這裡定居。古代,這裡曾是犯人流放燒窯的地方,所以它被人們稱為老窯。1935年後,隨著連雲港海岸線東移,原大浦港船隻經常擱淺,港口遂於1933年遷至老窯,又在老窯出現一埠,名為“連雲”。當時隴海鐵路局廖秋傑局長認為港口建成後仍稱老窯太土,便從港口北邊的連島和南邊的雲台山各取首字拼成“連雲港”一名,後來在路過宿遷的火車上遇見時任縣長的王公嶼,二人商討後取得共識,遂以登報公布。
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列“海州”港為中國急需建設的四個二等海港第二位,1933年,孫中山先生的宏大構想開始實施,而實施的地點就在昔日的“老窯”、今天的連雲老街。開始建港後,小漁村逐漸熱鬧起來,並逐步形成連雲老街。這座老鎮面積僅37萬平方米,卻歷經荷蘭建港、民國建市、日寇占領和解放戰爭不同時期的風雨滄桑。“果城裡建築群”、“上海大旅社”、“海峽巷朱氏民居”、“連雲港人民影劇院”和“連雲港火車站舊址”等遺存的民國建築極富中西特色,依稀可見昔日丰姿。尤其是荷蘭人在此建港時建造的“果城裡建築群”,異域風情濃郁。日軍侵華、連雲港保衛戰、國民黨傘軍三團起義、國民黨黃安艦起義、林則徐與連雲港、孫中山與連雲港、萬毅與連雲港保衛戰、谷牧與連雲港、張振漢與連雲港,連雲雖小,故事很多。這裡不僅是橫貫中國大地的隴海鐵路東段起點,而且是我國沿海臍部的重要港口連雲港港的所在地。這裡曾是連雲市的建市發源地,連雲區委、區政府的所在地,是連雲港市連雲區的政治、行政、經濟和文化中心,東隴海線的起點。又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第一鎮,見證了大港起步,成為億噸大港的發源地。
主要景點
這裡,誕生了連雲港歷史上第一個市政府辦公樓——原上海大旅社。解放後,被改為了連雲港第三招待所
這裡,誕生了連雲港國民黨陸軍司令部。這個頗具西式私人別墅,曾於1976年7月25日接待過來連考察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粟裕大將;
這裡,保存了日軍摧殘中國勞工的血證——十三道房。這是一座人間煉獄,十三排房子,最多的時候擁擠了四五千人,大量的勞工在這裡被折磨死。
這裡,有蜿蜒綿延的盤山公路;這裡,有古老斑駁的青石板路;這裡,還有你在別處遍訪不到的法國梧桐。
連雲港火車站鐘樓
連雲港東站(鐘樓)位於雲台社區車站路,民國22年國民政府隴海鐵路管理局交南京復興公司下屬方紀公司承建,民國24年竣工。為連雲港建港初期建築之一。西洋式平頂建築,4層,高17米,東側鐘樓10層高40米,第6層裝大鐘,建築占地面積1170平方米,鋼架混凝土結構。該樓原為連雲港港口和車站的共用辦公樓,鐘樓一直是連雲港標誌性建築之一。對研究連雲港港史、連雲經濟開發史和中國海港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2009年停止客運服務。2012年公布為江蘇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產權單位為上海鐵路局。
果城裡建築群
果城裡位於勝利社區果城裡巷,是一座獨立小城。由荷蘭人在此建港時建造。建築風格如同喬家大院,布局精妙,工藝考究,院中有院,據說日軍曾在此開過慰安所,房檐、房頂通透的圓窗是青磚砌成的江南氣息,而立柱、窗戶及門框皆是西洋的格調,共有四座相同的四合院落組合而成。獨特的建築樣式似天外飛仙,給人以超凡脫俗之感。它從布局到細節,都是二、三十年代建築中的精品,它曾經見證著歷史的變更,荷蘭人、日本人、國民黨駐軍等不同的人住過這裡,給它添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和傳奇。果城裡民國建築群在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列為“十大新發現”。
上海大旅社
原市第三招待所(又稱上海大旅社),位於勝利社區勝利路。民國22年由上海人馬某建,為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築,建築面積861平方米,中式起脊屋頂,紅瓦鋪頂。內有迴廊,正門額上裝飾有中國傳統的“福、祿、壽”三星浮雕(“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毀),前門兩側為龍盤主。民國34年,連雲市政府曾駐此。市長為張振漢,中將軍銜,是唯一一位跟隨紅軍長征的國民黨中將。1949年初,陳毅同志曾派人在此社辦華東青年幹校。2010年公布為連雲港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人間地獄“十三道房”
中山東路向東,梅嶺北麓山腳下有一塊地方依次建有十三排房子,當地人稱他為“十三道房”。這是侵華日軍利用隴海鐵路和港口瘋狂掠奪中國資源,強迫中國人為其做苦役,敲骨吸髓,殘酷摧殘中國勞工的一座人間地獄。“十三道房”位於連雲港港口南邊的雲台山腳下,依山勢而建。經過近半個世紀風雨侵襲,有的還保存原樣,有些已經成為殘垣斷壁。每排房子東西長約30米,南北寬約4米,高約3.5米,灰沙石頭牆,頂上蓋有灰瓦,是典型的中國平房。為了住更多的中國勞工,日軍將高度僅為三米多的房子分隔成上下兩層,在房間裡是不能直立行走的。每一層又被分割成若干校格,人們稱之為“格子間”,每個格子住五個人,人在裡面直不起腰來,400來人住在一排房子裡。由於住的人太多,氣味難聞,每道房子的下檐,建有通風的煙囪,用於排氣。據史料記載,後來整個“十三道房”,居然住著4500-5000名中國勞工,其擁擠狀況可想而知、“十三道房”內空氣污濁,衛生條件極差,臭蟲、蒼蠅、蚊子亂飛亂咬。據倖存勞工連雲港港務局退休幹部俞正富等老人回憶,在“十三道房”每天都有三五個工人死於各種傳染病,尤其是1942年傷寒病大流行,病死的人就更多了,最多的一天就從“十三道房”里抬出了27具屍體。慘無人道的日軍將工人的屍體丟棄在梅嶺、馬腰山的山谷中,屍骨成山,臭氣熏天。
陸軍司令部
國民黨連雲港陸軍司令部約建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為石木結構。主體建築兩層,面寬五開間,中部開間約4.5米,兩側兩開間約3.3米,左右對稱。入口朝南,北立面臨海,東、西兩山牆建一層帶門廊披屋,每間寬約3米,門廊分別朝東北、西北向,整個建築跨度為12.9米,東西長24.2米,門廊廊柱直徑53公分,有圓形柱礎與柱帽。屋蓋兩坡落水,機制青平瓦,挑檐約50公分。整體建築石牆為整毛石砌築,水泥砂漿勾凸縫。南、北石牆砌築方式為立砌,每層有過牆石,不超過三層高度找平一次,平砌石較少,原則上每一至二層找平一次,為典型的連雲地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建築方式。東、西山牆石牆砌築方式具有東、西洋風味。由於石牆面寬大,考慮石牆面砌築美學組合圖案效果,增加了平砌石、立砌石、方條石、過牆石的組合,既為構造牢固的需要,又增強了圖案的效果,較為美觀。
該建築至今保存完好,現為駐連部隊使用。1976年7月25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粟裕大將來連視察時曾在此居住。
建築風格
連雲老街,具有民族特色的石屋、石牆、石街、石路也在延續著老鎮的文脈。老鎮內傳統街巷格局、街巷和胡同名稱、四合院形態幾乎都保留原狀,傳統街區風貌鮮明,形成了以傳統商業建築為主體,中西合璧的民國建築點綴其間的時代特徵,獨具中國文化的建築風貌和精緻多彩的建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