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運動

造山運動

造山運動所屬現代詞,指的是地殼局部受力、岩石急劇變形而大規模隆起形成山脈的運動,僅影響地殼局部的狹長地帶。

科學解釋

造山運動形成的擠壓帶清晰可見造山運動形成的擠壓帶清晰可見

近代的地質學家均用板塊構造學說來解釋造山運動。
地殼局部受力,岩石急劇變形而大規模隆起形成山脈的運動。僅影響地殼局部的狹長地帶。其速度快、幅度大、範圍廣,常引起地勢高低的巨大變化;同時,隨著岩層的強烈變形,也有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形成複雜的褶皺和斷裂構造。褶皺斷裂岩漿活動變質作用是造山運動的主要標誌。世界上的火山帶島弧造山帶一致。地槽是地殼不穩定區,呈帶狀分布,早期強烈下降,沉積巨厚岩系,晚期劇烈褶皺上升,形成高大山系,即褶皺帶。地槽常圍繞或分隔地台呈狹條狀。現代板塊構造理論認為,地槽是板塊的邊緣部分,板塊的運動使相鄰板塊產生擠壓碰撞,形成島弧山系,山體或鳥弧即為板塊的界限。這種運動在地貌上表現為高大的山系、鏈狀島弧和伴生的深海溝,如喜馬拉雅山系及西太平洋島弧帶
這是一個持續很長的時間,形成地貌特徵的地質過程的持續時間引起各種不同的爭論。造山運動(即地殼因被不斷地埋藏而消失、隨著被埋藏的部分上升至地表又重新出現的一個過程)是一個新的年代測量方法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對挪威南部“加里東山系”中大陸碰撞所遺留下的岩石殘跡所做的高精度年代測量表明,整個循環能夠很快發生,持續時間大約3000萬年。而且,熱的流體區域通過冷的地殼的迅速運輸也許還能解釋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地質現象。

中國地區在距今約3000萬年前,即第三紀的時候,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的活動時期,即地質學上所說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在距今約60萬年至1500萬年(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期間,長白山區又經歷了一個地殼活動的時期,地質上稱為白頭山期。最後的造山運動燕山運動結束的時間白堊紀末期距今也有1億年了。

板塊就是地球最上層的岩石圈,厚度在七十至一百多公里左右。“地殼”平均厚度約為35公里。陸地地殼較海洋地殼厚。“地函”約從地殼下部至2900公里。“地核”分為外核與核心,自地函的下限至5100公里稱為外核,再由外核的下限至地球中心,稱為核心。岩石圈之下為平均二百公里厚的軟流圈,由軟弱而能流動的物質構成,板塊「套疊」在軟流圈上就能自由移動。

現在已知世界上共有六大板塊,歐亞、美洲太平洋非洲南極洲印度洋等板塊,以及十餘個副板塊。

一板塊和相隔的板塊間常發生相互的運動和移動,板塊間最常發生的運動方式是互相碰撞(聚合板塊界線),碰撞時的強大力量常使地層發生抬升,傾斜或褶皺等現象,造成高大的山脈,與摺皺運動同時發生的還有大規模的逆斷層及其他斷層作用,有時上有火成岩的入侵和變質作用發生,一般稱為「造山運動」,有時也會產生岩漿,產生火山活動,造成一系列的火山現象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