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通州區張家灣鎮。通運橋橫跨於蕭太后河之上。遼時為木橋。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至三十三年改建成石橋,賜名“通運”。清鹹豐元年(1851)重修。
文物概況
橋南北走向,全長43.5米,寬10米,為3孔石券洞結構,中券寬9米,券洞兩側上方雕有鎮水獸,券洞壁上鑲嵌碑記1塊;兩側券洞寬7米。橋上兩側各有望柱18根,柱頭有石獅;柱間鑲置浮雕寶瓶欄板,總計19塊,用長方塊花崗岩橫砌金剛牆,瓶紋彼此有別。橋面有不同程度損壞,橋結構仍完整。橋東有萬曆皇帝賜名“寶德”廟宇1座。橋北端原立有螭首方字碑2通,等高同制,漢白玉雕。碑首高1.34米、寬1.62米、厚0.42米;碑座高1.2米、寬1.18米、厚0.44米,兩面浮雕二龍戲珠紋。橋西石碑內縱刻篆書2行:“通運橋碑文”,碑首題“敕建通運橋碑記”,碑身陽刻楷書銘文;橋東石碑內縱刻篆書三行“敕建通州橋福德廟碑記”,碑身縱刻小楷銘文。兩碑記述捐資改建石橋與建廟鎮橋之事。已無存。2002年北京市文物局出資重修通運橋。橋北側為張家灣鎮城牆遺蹟。建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所存城牆為張家灣城南門東段城垣遺址,總長120米。1992年通縣人民政府撥款15萬元予以維修,並按明城原樣修復西端20米。修復段高7米,厚35米,外壁砌城磚,上設垛口,中夯灰土,頂鋪方磚,下半部用原城舊磚,石灰灌漿。其餘80米保留原來殘貌,高4米。1997年北京市文物局在城址西端樹立北京市政府文物保護標誌,艾青石制。在東垣西折北轉臨通惠河處還有一段50米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