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通楊運河近乎平行,北面的一條,西起江都縣芒稻河,經宜陵、泰州、泰縣到海安與通榆運河相接,全長90公里,開挖於1958年。為有別於原有的通揚運河,故稱新通楊運河。
南面的一條為歷史悠久的老通楊運河,起於揚州市灣頭鎮,經宜陵、泰州、泰縣、海安、如皋而達於南通,全長159公里,稱通揚運河。為區別於新通揚運河,也常稱之為老通揚運河。
通揚運河的前身,是西漢吳王劉濞時開鑿的一條西起揚州茱萸灣(即今灣頭鎮)、東通海陵倉(今泰州)及如皋蟠溪的一條運河。當時開挖這條運河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便利運鹽,所以後來稱之為鹽運河,亦名邗溝、運鹽河、南運河。
西漢文景時,吳王劉濞在封域內“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開鑿鹽運河後,淮南鹽場的鹽通過水運集中到揚州,然後轉輸各地,“以故無賦,國用饒足”(《漢書》)。並在公元前154年以此作為發動“吳楚七國之亂”的經濟資本。自劉濞之後,歷代統治者為攫取鹽稅這一重大財源,又逐漸將其向東南延伸,最終直達南通。到1909年這條運河正式改稱為通揚運河。因此,通揚運河是中國最早的鹽運河。
相關詞條
-
運河
運河,用以溝通地區或水域間水運的人工水道。除航運外,運河還可用於灌溉、分洪、排澇、給水等。運河是指人工開鑿的規模比較大的,可以使水流流過的通道。運河通常...
簡介 歷史 京杭大運河 分類 旁支 -
新通揚運河
新通揚運河,西起芒稻河,過江都抽水站區,在五里窯與老通揚運河相交,穿宜陵節制閘通航孔,向東經塘頭、泰州至海安三角洲經串場河,全長89.9公里,揚州境內通...
基本概述 歷史起源 河道功能 流域範圍 河道缺陷 -
通揚運河
通揚運河,貫通江蘇省南通、泰州、揚州3市的人工河道。古稱邗溝。為南通、泰州、揚州3市及其沿岸各市、縣的主要航道。延伸於江蘇省長江北側。始建於西漢文景年間...
簡介 概述 由來 歷史 環境整治 -
大運河[古代修築的人工運河]
大運河(Grand Canal),是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偉大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為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
修建背景 修建歷史 主要河道 意義價值 現代狀況 -
如泰運河
泰運河是江蘇省的主要航道之一,也是全省“三橫兩縱”航道網的主要支流,承擔著如東縣近60%的貨運量,最近又被列入長三角地區高等級航道網,但由於船舶吸浪及水...
基本概述 流域範圍 河流功能 行駛限制 水質情況 -
江漢運河
現代“江漢運河”,指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引江濟漢工程,造就了一條連線長江和漢江的中國當代最大人工運河。其渠道底部寬60米,航道水深5至6米,可通行1000噸...
歷史由來 社會效益 -
運河古鎮
運河古鎮位於陽穀縣城東20公里的張秋鎮,又叫張秋運河古鎮,現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往昔之運河古鎮 黃河決口與運河古鎮衰退 運河古鎮依河復興 運河古鎮景致 -
揚口運河
揚口運河,西晉初,杜預鎮襄陽,在先秦運河基礎上,利用江漢多湖盪的便利條件,開揚口(今湖北潛江境內),穿渠西至荊州(今湖北江陵)城下,連通江、漢二水,使零...
簡介 歷史依據 運河歷史探究 -
大運河[1987年TVB電視劇隋唐風雲之大運河]
《隋唐風雲之大運河》(英語:The Grand Canal)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的60集大型古裝電視劇,是無線電視早期第一批遠赴中國大陸取景的電視...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拍攝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