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唐初年間,因“唐高祖沙汰寺僧,僧徒放還桑梓”而離京,當時高僧,道宣律師,經鍾陵江至江西四大古鎮之一的樟樹,見民風純樸,因緣殊勝,宣師心喜,遂開田建寺,名曰“通慧寺”。會昌年間(公元841-843),觀察使李元爽,傾幕希運禪法,遂迎師至通慧寺,時常請益。希運禪師住世時,黃櫱門風,盛極江南,常以棒、喝之法啟悟弟子。後來這一方法被門人臨濟義玄繼承下來,發揚光大,創“臨濟宗”。鼎盛時期常住僧人上百人,在歷朝歷代佛教界有著較大的影響,文天祥題“功德堂”和乾隆所書“大雄寶殿”匾額至今尤存。通慧寺經歷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七個朝代,歷史悠長,其間高僧輩出,宣祖之後,有黃櫱希運禪師、黃梅歸雲禪師;慧僧了明禪師;宋了常禪師、元法淨禪師;明諶然、道如禪師、無相大智禪師;清法通禪師;民國了空、圓光禪師;新中國成立時,海蓮禪師“重開祖庭,提倡宗風”。然斗轉星移,時光流逝,通慧寺幾經蒼桑。發展
通慧禪寺經歷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七個朝代,可謂歷史悠長,其間高僧輩出,宣祖之後,有黃櫱希運禪師、黃梅歸雲禪師;慧僧了明禪師;宋有了常禪師、元有法淨禪師;明有諶然、道如禪師、無相大智禪師;清有法通禪師;民國有了空、圓光禪師;新中國成立時海蓮禪師“重開祖庭,提倡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