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通山山鼓經歷了春秋至三國的形成期,晉至唐宋的成熟期,明清至民國的普及期。 清同治年《通山縣誌》載:“山壁晴光,橋溝夜月,漁歌樵唱,田鼓寺鐘”,這裡的田鼓即栽田鼓。它分布於通山各地,影響周邊的崇陽、鹹安、陽新及江西修水武寧等縣。
樂器構造
通山山鼓,均由杉木板拼制。較大的鼓腰直徑20厘米,鼓面直徑16厘米,高31厘米;較小的鼓腰直徑15厘米,鼓面直徑10厘米,高33厘米。
雙面鼓類,鼓面由牛皮蒙制,用鋼釘按品字型密密釘固。鼓面有陰陽八卦圖。鼓捶一般取楠竹為材,捶頭有的講究到包裝有麂角,當地老農口頭禪有“一根鼓捶七寸長”之說。小的鼓,鼓內裝有簧弦,敲擊時聲音振盪,有回聲。鼓腰兩面相對安有圓環,以便唱時拎在手上擊打。
演奏形式
山鼓的形狀如戲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兩邊安鐵環,系有牛皮帶或緞帶,便於鼓匠掛在胸前。演唱時,鼓匠右手執扦擊鼓,左手托著鼓的底部,配合用手指調節出不同的音色。一名技藝出色的鼓匠,一般能夠打出數十種節奏迥然不同、情緒各異的鼓點子。山鼓之音響亮清脆,數里之外能聞其聲 通山山鼓主要分《挖山鼓》和《栽田鼓》兩大類此外還有一種《山鑼鼓》。這種《山鑼鼓》除鼓匠身背一面山鼓外,腰間還掛有一面銅鑼,左手執鍾打鑼,右手拿扦擊鼓。
文化價值
山鼓的曲調與地方語言結合緊密,節奏性很強,加上旋律高亢激昂,質樸熱烈,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是一種活躍勞動場面的藝術形式。1988年湖北省民間音樂舞蹈電視比賽中,通山縣改編的節目《喜耘禾》山鼓,榮獲銀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