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介紹
今“通城花鼓戲”是由湖南臨湘花鼓戲(在湖南花鼓戲流派中屬岳陽花鼓戲)與長沙花鼓戲融合發展形成。非指早年流行於通城的“天沔花鼓”即現今所謂的“通城打鑼腔”。在湖南(長沙)花鼓戲並未流傳到通城之前,通城曾一度同時流行天沔花鼓戲、巴陵戲、提琴戲(岳陽花鼓戲)、楚劇、漢劇等各大劇種。但其中屬提琴戲流行最廣,發展最快,流傳最久,最受通城各地人民民眾之喜愛。時至今日,昔日流傳於通城的各個劇種早已銷聲匿跡,唯獨由臨湘花鼓戲今屬岳陽花鼓戲演變來的“提琴戲”久傳不衰,一枝獨秀。提琴戲在經與之同屬湖南花鼓戲且在湖南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又代表“湖南花鼓戲”的長沙花鼓戲(通常所稱“湖南花鼓戲”)巧妙結合之後,更是廣受各地戲迷民眾的喜愛與支持。
發展歷程
提琴戲原系湖南嶽陽的花鼓戲,約於清光緒年間流傳到通城、崇陽等地後,據說為了與當時流行於當地的“天沔花鼓”即今所謂“通城花鼓戲(打鑼腔)”區別開來,故改稱“提琴戲”。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岳陽花鼓戲“琴腔”藝人蔣傳玉、彭瑞生等率班來通城演唱,後來岳陽戲班解散,岳陽花鼓戲“琴腔”藝人蔣傳玉、彭瑞生落戶通城定居,授徒傳藝,當地遂出現業餘的戲班。
提琴戲在形成初期,角色多為一生一旦或生、旦、醜各一人組成。隨著大本頭戲的增加,逐步發展成八個行當:老生、小生、奶生、正旦、花旦、閨門旦、婆旦和小丑。提琴戲在通城、崇陽形成之後,隨著提琴戲的不斷流傳和興起,更是由於地方戲曲藝術逐步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湖南花鼓戲的另一流派,即代表湖南花鼓戲的“長沙花鼓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越過湘東北地區輻射至鄂東南地區。特別是在鄰近湖南的通城、崇陽等地,長沙花鼓戲又與原本同屬湖南花鼓戲系統的由岳陽花鼓戲演變而來的通城提琴戲”有機融合,發展形成了現今的“通城花鼓戲(提琴戲)”。
主奏樂器
通城花鼓戲(提琴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為“嗡琴”,因早期的“嗡琴”無“千斤”,而桿上安有釘子,演奏時,操琴者以左手拇指勾釘握桿,將琴筒抵在腰腹部站著演奏,形似提著琴拉,故俗稱其為“提琴”,提琴戲也因此而得名。“嗡琴”過去為民間藝人自製,其發音低沉厚重,音色粗獷高亢。好似群蜂在蜂共鳴,其聲“嗡聲嗡氣”,即在臨湘當地發明之初將其命名為“嗡琴”,故“臨湘花鼓戲”又稱“臨湘翁琴戲”。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無論是岳陽花鼓戲還是通城、崇陽等地的“提琴戲”都改用與“嗡琴”音色相似、且演奏效果更佳的湖南花鼓戲主奏樂器——“花鼓大筒”。現今採用的“大筒”即“提琴”均為湖南樂器廠製造。經改進後的新型大筒,全長約82厘米,琴筒用竹黃較厚的精選楠竹旋制,亦呈圓筒形。筒前口蒙以當地所產菜花蛇、烏梢蛇等蛇皮,琴桿改為紅木桿,琴馬由竹馬改用高粱稻秸製作,絲弦改用鋼絲弦,並在琴筒下增置底托。因此發音尖銳、明亮,富有特點。其聲音低沉,音量巨大,可傳數里,無固定音高。拉時發起伏不斷的“嗡嗡”聲,因此革新改進大筒的基礎上,也一定程度上保持和繼承了其原來的風格和特點。
聲腔風格
聲腔音樂
通城花鼓戲(提琴戲)的音樂結構為曲牌連綴體結構,輔以板式變化。主要包括聲腔曲牌、過場音樂以及打擊樂。打擊樂又分文、武場。
其中的“打擊樂”則照搬岳陽花鼓戲中常用的“鑼鼓經”,聲腔曲調起初基本是以岳陽花鼓戲中“琴腔”為主旋律,部分劇目亦兼用“打鑼腔”,因此聲腔模式及鑼鼓點子極為有限。而隨著提琴戲的發展,大本頭戲不斷增加,根本無法滿足劇情需要。眾所周知提琴戲的主要聲腔“琴腔”擅長演繹悲悽劇目,故從整體而論“琴腔”中曲牌多為哀調式。聲腔曲牌是詮釋劇中情節情緒、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重要手法。單一的聲腔模式無法演繹出劇目中喜、怒、哀、樂的各種情緒的變化。雖然“琴腔”的曲調有一百來種,但常用的曲調僅有十幾種,且表現力不夠,實用性不強,因此在排演大型劇目的同時顯得異常吃力。後來得益於長沙花鼓戲的傳入,徹底彌補了這一不足。
長沙花鼓戲除了具有類似於“琴腔”粗獷高亢、豪情奔放、善於抒情的唱腔特點之外,又有提琴戲與之無法媲美的歡快明朗、生動活潑音樂的特點。加之長沙花鼓戲詼諧幽默,妙趣橫生、優美樸實、通俗易懂的表演風格又與提琴戲不謀而合。長沙花鼓戲與岳陽花鼓戲(通城提琴戲)大同小異的藝術風格和特點正是長沙花鼓戲與岳陽花鼓戲同屬湖南花鼓戲系統的充分體現。因此長沙花鼓戲在傳入通城地區後,即深受通城廣大的人民民眾所喜愛。
通城花鼓戲(提琴戲)在後來發展改革的同時,充分綜合地吸收了岳陽花鼓戲與長沙花鼓戲的風格特點,將岳陽花鼓戲的“琴腔“與長沙花鼓戲“川調”的巧妙地融為一體,集“琴腔”與“川調”之長。也仿照長沙花鼓戲中文武場的“鑼鼓經”整理創作了一套適用於通城花鼓戲(提琴戲)的“鑼鼓經”。過場音樂則多以岳陽花鼓戲中的過場音樂為主,亦兼用長沙花鼓戲的過場音樂。通時在為了能使“通城花鼓戲(提琴戲)”更加回歸於本土化,更加凸顯通城地方特色,故而積極發掘傳承了過去通城提琴戲的曲調音樂風格和聲腔演唱風格。較多地運用了通城本地的民間山歌小調,道教音樂使其穿插其中使用。使其形成了獨具通城本土特色的文化藝術底蘊。
聲腔特點
通城花鼓戲的主要聲腔是岳陽花鼓戲中的”琴腔“,”琴腔“是在保留梁山調基本特徵的基礎上與湘東北地區的語言、民歌、風俗音樂有機融合,發展成為極具特色,為湘鄂贛毗鄰地區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聲腔。板式結構上“琴腔”除保持單、夾句子基本形態外發展產生了“兩板半”,類似“快板”的“緊板”和類似“導板”的雙淒頭單淒頭,以及梢腔的首尾擴大變化形式。從而增加了新的節奏層次和新的板式變化。故在湖南花鼓戲系統中獨樹一幟。
提琴戲的“正調(單句子)”長於敘事,亦善抒情,是使用得最多的一個曲調,在其結構上有重複與其承轉合兩種形式。它為五聲宮調式演唱哪個時演員根據唱詞,結構臨時轉調,這種唱法藝人們稱為“敗韻”,在湖南花鼓戲系統中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由於“正調(單句子)”板式靈活,唱法變化多端,後又派生出了哀調、夢調、數板、一字調 等。通城花鼓戲“西湖調(夾句子)”是一個敘事性較強的曲調,雖與長沙花鼓戲西湖調同宗,並且句式結構、調式相同,但由於各自強調的骨架音不同,故而行腔各異,加之不同的語言特點,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無論從廣泛與否、唱法和風格乃至給人的直接感受個實際效果等方面都是有著明顯區別的。
提琴戲中的淒頭導板,有雙淒頭和單淒頭之分,多用於表現悲痛欲絕的情緒,故稱為哀調子。嗩吶領奏,鑼鼓伴奏並有叫頭,常用於轉換氣氛,或作為正調轉入哀調以及夢調、一字調、數板的過渡形式。最具特色的是男腔“尾音翻高收腔”最為特點,因而具有較強的劇種特色。“鎖斗”是通城花鼓戲唱段的結束形式,通城花鼓戲中“琴腔”中的曲調基本上都用“鎖斗”形式梢腔。它是嗩吶接腔,鑼鼓伴奏來結束唱段。在“鎖斗”中結束的後三個字不唱用嗩吶包腔,這種梢腔形式為通城花鼓戲“琴腔”特點之一。根據劇情和人物特點的需要“鎖斗”又有梢全斗和鎖半斗之分。
演唱特點
通城花鼓戲(提琴戲)的演唱特點分為:小音(即假聲)、本聲(即真聲)、童子音(似半聲)、冷音(炸音)。正旦、花旦、閨門旦均用小音演唱;小丑、婆旦用本聲演唱;奶聲用童子音演唱;小生以本音演唱,小音結束;老生以本音演唱,小音過渡,冷音結束。
主體聲腔
通城花鼓戲的曲調聲腔為岳陽花鼓戲中的“琴腔”和長沙(益陽)花鼓戲中的“川調”兩類。主體聲腔為“琴腔”。部分劇目兼用岳陽花鼓戲中的“打鑼腔”(岳陽花鼓戲分琴腔、打鑼腔、散曲)。
岳陽花鼓戲“琴腔”(即通城提琴戲):
代表曲調有正調(單句子)、哀調其次有:夢調、數板、一字調 、陰調、岳陽西湖調(湘陰調)、楊乃調、遊春調、出門調、思夫調、相思調、岳陽辭店調等數十種常用曲調。以及有荷花調、回門調、出門調、把奶調、十繡調、賣胭脂調、梅花引、佛陀調等幾十種小調。
湖南花鼓戲“川調”(即長沙花鼓戲):
代表曲調有反十字調(打采專用)、長沙西湖調(一、二、三、流(急板))其次有:寧鄉正調、過江調、漁鼓調、道情調、花石調(花石爛板子)、辭店調、南數板、反西湖、南數西湖、陰告狀、六音神調、和調、嫂子調、十字調、採茶調、梁山調、木馬調、討學錢調、四六調、羅漢調、放羊調、還魂調、等等幾十種常用曲調。以及有放風箏、雪花飄、洗菜心、瓜子紅、三炷香、望郎調、等等小調。
岳陽花鼓戲過場音樂(曲牌部分):
引子、大挑子、小挑子、扭絲、大開門、小開門、大牌子、小牌子、哭相思、一爪風、哭皇天、朝天子、傳茶掃地等等。
長沙花鼓戲過場音樂(曲牌部分):
大開門、小開門、南進宮、哀哀調、游花園、風送雲、得勝令、浪淘沙、照花台、步雲霄、小桃紅、伴妝檯、柳葉金等等。
“琴腔”和“川調”大多 長於敘事,亦可抒情。上下句結構,兩句間均有過門。另有豐富多彩的通城民間小調。
藝術特點
角色行當
初期,通城花鼓戲(提琴戲)角色單一,多為一生、一醜,後經過藝人的,逐步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地方劇種。表演增至三生四旦,即“老生、小生、奶生”,“正旦、閨門旦、花旦、老旦”。通城花鼓戲多為民俗風情戲,宮廷武功戲較少,因而沒有專業的武生行當。
語言藝術
“唱腔”“念白” 用通城方言(書面語)略帶“長沙官話”的味道。湖南花鼓戲已規範成為六個不同特點的劇種長沙花鼓戲、岳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衡州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長沙花鼓戲和岳陽花鼓戲是湖南花鼓戲中流行地區最廣、藝術發展比較成熟, 影響較大的一個花鼓戲劇種, 流行湘鄉、新化、瀏陽、安化等地的長沙花鼓戲和流行岳陽、汨羅、臨湘的岳陽花鼓戲, 這些地方各縣土語鄉音彼此不通, 益陽、寧鄉、湘潭等市方言四聲音調也有千差萬別, 但一到舞台表演, 演員們統一按要求講規範的長沙官話。
傳統劇目
通城花鼓戲的傳統劇目大多取材於當地傳統民間生活和神話、傳說。其中早期的“二小”、“三小”戲,大都是表現勞動人民的勞動和愛情,泥土氣息濃厚,生活情趣豐富。一些多角色的大本戲,具有反抗封建道德、追求婚姻自由以及懲惡揚善的內容。這些傳統劇目,通俗易懂,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
大劇目有:《柳明英下海》、《香魂恨》、《七姐下凡》、《母女討飯》、《慈母淚》、《三子貴》、《三子爭父》、《趕春桃》、《雙合蓮》、《張廣大上壽》、《劉海砍樵》、《賣茂郎》、《二姐下凡》、《朱買程賣柴》、《金釵冤》、《韓湘子》等。
小劇目有:《補缸》、《討學錢》、《藥板凳》、《小姑賢》、《駝子回門》等。
流傳保護
除通城相關部門對外宣稱通城本地流傳的是所謂”通城打鑼腔“之外(實則附會通城花鼓戲),在全縣境內乃至周邊縣市基本廣為流傳。
通城縣雖然成立了“通城縣花鼓戲劇院“,但對應的劇種概念模糊,因其一貫對外宣稱通城流傳的地方劇種為所謂由天沔藝人流傳至通城的“天沔花鼓”,即其稱之為“通城打鑼腔”也名“通城花鼓戲”,故無法確切知其指明哪一劇種。但通城實際流行的確為本詞條所述之由提琴戲與花鼓戲融合形成的“通城花鼓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