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文
逃獄的月亮
各式各樣的煙囪
重重疊疊的
在空中竟像書寫
各種新發明的化學方程式
把天空寫得昏頭脹腦
幾乎無法呼吸
於是天空開始忽冷忽熱扭曲變形
有如一塊巨大無比的壓克力玻璃
在要落未落將碎未碎之際
卻隱約反映出
一輪誤入工業園區的月亮
正急急忙忙
躍出高高的圍牆
落荒而逃
鑑賞
詩人兼散文家與畫家的羅青,寫過許多篇關於月亮的詩,《逃獄的月亮》即是其中之一。月亮而名之為“逃獄的”,可貼塞―胡亮不默貔朗千的月亮。
現代工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物質文明所帶來的對生態平衡的破壞,是當代世界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是對於人類生存一種潛在的日益巨大的威脅。許多敏感的詩人都觸及這一題材和主題,余光中曾寫有一首《控訴一支煙囪》,表現了他對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藝術思考。羅青的《逃獄的月亮》在思想取向和余光中是一致的,但卻煥發出自己獨特的藝術光彩。
詩歌,是創造的藝術,是重在獨特的藝術創造,就是要突破習慣性的思路和常規,力求有既不重複他人也不重複自己的藝術發現與藝術表現;獨特,就是具有“抗壓性”,不與平常習見的“常態模式”重複,對於前人已經作出過的藝術表現具有“抗壓”反應,力求表現出自己的個性。《逃獄的月亮》也寫了煙囪,但在同類主題與題材的作品中,是創造的,獨特的。角度與寫法都有所不同。余光中的是“用那樣蠻不講理的姿態,翹向南部明媚的青空,一口又一口,肆無忌憚,對著原原是純潔的風景,像一個流氓對著女童,噴吐你滿肚子不堪的髒話”。而羅青則自出機杼,他寫煙囪不是“一支”,而是“各式各樣的”,因為是許多煙囪,所以它們才“重重疊疊”,才“競相書寫”。更具妙思的是,羅青絕不直言什麼“污染”之類,而是說它們競相書寫“各種新發明的化學方程式,把天空寫得昏頭昏腦,幾乎無法呼吸”。天猶如此,人何以堪?批判控訴之意自然就見於言外了。在第二節將天空比喻為一塊玻璃,而第三節開始說玻璃“要落未落將碎末碎”之後,乾呼萬萬喚,詩的主人公――“月亮”終於出場了:“一輪誤人工業園區的月亮,正急急忙忙,翻出高高的鐵絲網,落荒而逃。”月亮有知也有情,對“誤人”工業園區之“獄”心悸不已,詩人以“急急忙忙”與“翻出”寫她的心態與動作,最後一句的“落荒而逃”,本來是形容人,現在移之於月,十分生動傳神,令人莞爾。詩題是“逃獄的月亮”,全詩在最後才點明“逃”字,篇末點題,頗見詩心之妙。
在眾多的寫月亮的作品中,羅青的《逃獄的月亮》是一篇別開生面的佳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