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

《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為於十八寫的“落第詩”。全詩十八句九十字,意在勸人安心靜修,別與世俗官府摻合。

作品原文

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
吾祖吹橐籥⑴,天人信森羅。
歸根復太素,群動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辯若濤波⑵。
交流無時寂,楊墨日成科⑶。
夫子聞洛誦,誇才才固多。
為金好踴躍,久客方蹉跎⑷。
道可束賣之,五寶溢山河。
勸君還嵩丘,開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興一來過。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橐籥(tuóyuè):亦作“橐爚”。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裝置,猶今之風箱。《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⑵摛(chī)辯:鋪陳辯論。
⑶楊墨:戰國時楊朱與墨翟的並稱。
⑷為金好踴躍,久客方蹉跎:出自《莊子·大宗師篇》:“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

作品譯文

我家祖宗老子認為天地就像牛皮風箱,仙人一定有很多,森森羅列。
清淨即宇宙最原始狀態,是為歸根,靜生動,則動植物從元和化生出來。
名聲卓著的莊子文子列子庚桑子四個真人,執筆為文,鋪陳翰藻若波濤洶湧。
天地交流無時休寂,楊朱與墨翟的學說也成為法律承認的科目。
反覆吟頌孔夫子的學說,口才若懸河海口。
能鑄莫邪劍的金屬性質活躍,長期為客不被賞識,心情必然蹉跎。
道,是不可以捆綁出售的,那是滿溢山河的金銀銅鐵玉五寶。
我勸你還是回歸嵩山,手把酒杯看著自家的枝條早開花,管他官家的草長不長!
如果嵩山的貝多樹開的三季花兒未落,我哪天乘興去看。

作品簡析

《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是李白受人請託為於十八寫的一首“落第詩”。李白迷戀縱橫家的學術,此時他正在長安待詔,不想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能像戰國時代的遊說之士那樣一步登天,自以為利用縱橫術可以讓於十八大展宏圖。從此詩可知李白的學問,也可出他自此開始有了不滿的情緒。

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像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