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吾祖吹橐籥⑴,天人信森羅。
歸根復太素,群動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辯若濤波⑵。
交流無時寂,楊墨日成科⑶。
夫子聞洛誦,誇才才固多。
為金好踴躍,久客方蹉跎⑷。
道可束賣之,五寶溢山河。
勸君還嵩丘,開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興一來過。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橐籥(tuóyuè):亦作“橐爚”。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裝置,猶今之風箱。《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⑵摛(chī)辯:鋪陳辯論。
⑶楊墨:戰國時楊朱與墨翟的並稱。
⑷為金好踴躍,久客方蹉跎:出自《莊子·大宗師篇》:“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
作品譯文
我家祖宗老子認為天地就像牛皮風箱,仙人一定有很多,森森羅列。清淨即宇宙最原始狀態,是為歸根,靜生動,則動植物從元和化生出來。
名聲卓著的莊子文子列子庚桑子四個真人,執筆為文,鋪陳翰藻若波濤洶湧。
天地交流無時休寂,楊朱與墨翟的學說也成為法律承認的科目。
反覆吟頌孔夫子的學說,口才若懸河海口。
能鑄莫邪劍的金屬性質活躍,長期為客不被賞識,心情必然蹉跎。
道,是不可以捆綁出售的,那是滿溢山河的金銀銅鐵玉五寶。
我勸你還是回歸嵩山,手把酒杯看著自家的枝條早開花,管他官家的草長不長!
如果嵩山的貝多樹開的三季花兒未落,我哪天乘興去看。
作品簡析
《送於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是李白受人請託為於十八寫的一首“落第詩”。李白迷戀縱橫家的學術,此時他正在長安待詔,不想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能像戰國時代的遊說之士那樣一步登天,自以為利用縱橫術可以讓於十八大展宏圖。從此詩可知李白的學問,也可出他自此開始有了不滿的情緒。作者簡介
李白![李白像](/img/e/330/nBnauM3X0ADN2ADO1IDNyMjN2ITMwIDOyIDOwADMwAzMxAzLyQ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