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魔幻蹦蹦魚,學名“psychedelica”,通常被稱作“迷幻襞魚”,屬於襞魚科魚類。美國科學生活網最新報導說,這種魚的身子呈金色捲曲狀,皮膚上嵌著桃色的斑馬紋,看上去很迷幻。迷幻躄魚長相奇怪,行為習慣也和它們的同胞完全不一樣,很有研究價值。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特德·皮特施教授——世界上第一個在專業科學論文中描述這種魚類的科學家說,他也是參與給這種魚類命名的科學家之一。
發現
迷幻襞魚,人們通常將它叫做“迷幻躄魚”,學名叫做“Histiophr
ynepsychedelica”。
發現地點:印尼安汶島近海
發現時間:2009年
迷幻襞魚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海洋魚類。
新物種
潛水運動員在印尼安汶島近海30英尺以下的海域中潛水時,意外地拍攝到這種淺水魚,據稱在這位潛水員20多年的潛水生涯中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魚類。
科學命名
美國華盛頓大學伯克國家歷史和文化博物館魚類學者特德-皮特施(Ted Pietsch)接收到這種魚類的照片時,猜測它可能屬於隱棘躄魚屬。目前他使用基因和形態學數據已證實它完全是一種外形奇特的新物種,屬於隱棘躄魚屬。
迷幻襞魚之所以得了個“魔幻蹦蹦魚”的花名,不僅是因為這類襞魚的相貌奇特,還因為它們在游水的時候總是東倒西歪,活像個酒後駕車的醉鬼。
迷幻襞魚通過海洋水流推進抵達海洋的各個角落,並且通過完全張開自己的身體,形成充分的身體張力才能在水中前進。而在前進游水的時候,它們會把尾巴緊緊地捲曲向身體的一邊,這個時候的它們看起來就像一個膨脹鼓起的皮球,在海底跳來跳去。
體形特徵
1、迷幻躄魚的皮膚呈膠狀,顯現肥胖、肉質厚而鬆軟,它的皮膚上覆蓋著白色條紋,這些白色條紋是從眼睛呈放射狀向身體蔓延。這種白色素可以使它的皮膚色彩更加絢爛多彩,更便於混入海底五顏六色有毒的珊瑚叢中尋求庇護。
2、這種魚具有身體可塑性,它們可將面部像喇叭狀擴張,然而再縮回。因此當它們試著穿過岩石小裂縫時,兩隻眼睛會位於身體橫向的一側。它也可能是一種向對方威懾的表現,當它擴張其橢圓型面孔,其他動物看到這種眼花繚亂的多彩膚色條紋時,一定會認為這是一種有毒的魚類,儘早地避開。
3、迷幻躄魚在其面部的外輪廓可能有一種感官結構,就如同貓鬍鬚一樣具有靈敏的感知能力,這種魚通過面部外輪廓感官結構能夠感觸到一些海底洞穴內部石壁的狀況,便於在珊瑚礁之間狹小的空間進行探索。
4、一條成年的魔幻蹦蹦魚大約有成年人的一個拳頭大,它有著一身凝膠狀的皮膚,體態肥胖,肉質厚而鬆軟。它的身上有很明顯的褶皺,皮膚上覆蓋著白色條紋,這些白色條紋是從眼睛呈放射狀向身體蔓延。這種白色素可以使它的皮膚色彩更加絢爛多彩,更便於混入海底五顏六色有毒的珊瑚叢中尋求庇護。
生活習性
1、這種魚的下顎長著2-4排不對稱的小牙齒,可用於咀嚼更小的魚類,蝦以及其他海洋生物。這種魚喜歡成雙成對地活動,它們經常會隱藏得非常好,只有當潛水員在海底碎石中仔細地觀察才會發現它們的蹤跡。
2、一旦它們被發現,迷幻躄魚就會立即試著脫離潛水員的視線範圍,進入海底岩石裂縫中,或很大程度地扭曲自己的身體鑽進某個小洞中。它還有一個顯著特徵:它會充分利用自己的腹鰭探索自己所在的環境和位置,就如同我們使用手一樣。
3、迷幻襞魚通過海洋水流推進抵達海洋的各個角落,並且通過完全張開自己的身體,形成充分的身體張力才能在水中前進。而在前進游水的時候,它們會把尾巴緊緊地捲曲向身體的一邊,這個時候的它們看起來就像一個膨脹鼓起的皮球,在海底跳來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