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辛迪·謝爾曼創作的第一個重要系列“無題電影劇照”產生於1977年至1980年。作品套用了20世紀50年代的電影黑白效果,塑造了一系列感人的女性形象。在20世紀90年代,當藝術家已經取得巨大好評的時候,1995年12月,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收藏了其“無題電影劇照”系列完整的69幅攝影照片。此後,謝爾曼的聲望以及作品的價格指數都開始出現了長期的攀升,這種上升的動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源自於1997年MoMA舉辦的一系列權威性的展覽。從經濟角度看,MoMA的收藏是非常及時的,因為“無題電影劇照”系列的一件作品“無題#48”(一版10件),在2001年5月的紐約佳士得拍賣中估價已經上漲了兩倍,達30萬美元。而在1995年5月MoMA在紐約蘇富比購買這批作品時,單件作品的市場價格僅為3.5萬美元。
作品價值
謝爾曼創作的那些如今被視為經典的著名攝影作品價格出現了急速暴漲。《無題#48》表現的是一個旅行者站在一條荒廢馬路上的背影,這件作品通常被刊登在專業報刊,並作為一種大眾流行的現代化符號,被麥當娜的好萊塢電影短片所引用,並且麥當娜等人共同籌資贊助了其作品在MoMA的展覽。然而,謝爾曼作品同一系列中更加“機密”性的作品在買家轉手時的成交價格則不到5萬歐元。例如,《無題#18》在去年4月紐約蘇富比拍賣中以5.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今天,我們需要付出3萬-8萬歐元來購買其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所作、50個拷貝以下的單件攝影作品。這位藝術家單件作品的價格紀錄產生於2004年8月,《無題#92》(1981年作)由於其限量的10個拷貝,最終以42萬美元的高價成交。
一版在100個拷貝以上的謝爾曼的攝影作品價格相當低。這就意味著買家可以以2000歐元以下的價格購得她的作品。然而藏家仍然對收藏其大版本的作品青睞有加:《戴面具的玩偶》共有125個拷貝,在去年5月米蘭蘇富比的估價為2000歐元,這件作品在1999年也是以相同的價格售出。這種大版本作品價格較低,於是給予了藝術愛好者們以負擔的起的價錢來獲得謝爾曼作品的機會:一件48/200的作品在去年巴黎帝桑拍賣行以僅僅800歐元的價格售出。
展覽經歷
部分個展
1980 當代藝術博物館,美國休斯頓
1989 國立畫廊,紐西蘭惠靈頓
1992 蒙特雷博物館,墨西哥
1996 “Cindy Sherman”,布依曼─布尼根美術館,荷蘭鹿特丹;索菲亞皇后藝術中心,西班牙馬德里;Sala de Exposiciones REKALDE,西班牙畢爾巴鄂;國立美術館,德國巴登巴登
1997 “Cindy Sherman:完全未命名的電影劇照”,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
2001 “Cindy Sherman”,尼古拉·哥本哈根當代藝術中心,丹麥哥本哈根
部分群展
1982 第七屆檔案展,德國卡塞爾
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威尼斯
1984 第五屆悉尼雙年展,新南威爾斯畫廊,澳大利亞悉尼
1999 米蘭三年展,義大利米蘭
2004 “成形小說——攝影始於1990年”,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
早期作品將入駐 Gucci 佛羅倫斯博物館
古馳博物館欣然宣布第三期入駐博物館的現代藝術展覽項目為美國藝術家辛迪·謝爾曼的早期作品。這些作品均M.François Pinault提供,該展會由Francesca Amfitheatrof策劃。這一富有創意的作品體現了謝爾曼對性別與身份研究的深度參與,並在之後不斷持續深入。
首次展出
辛迪·謝爾曼(Cindy Sherman),一個小時候常常把母親與祖母的衣服穿在身上,一個人在鏡子前發獃的美國姑娘,如何成為了“20世紀最有影響的25位藝術家”之一?
謝爾曼的作品第一次呈現在中國觀眾面前,是在2004年的上海雙年展上。在那次雙年展上,她展示了此前鮮為人知的早期自拍作品《公共汽車乘客》(1976)與最新自拍作品《小丑》。《公共汽車乘客》的背景與姿勢均很簡單,形式為黑白攝影,尺寸也非常之小,而最新的自拍作品則濃妝艷抹,手段為彩色攝影與數位技術的結合,尺寸也巨大無比。這新舊兩組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極端反差,一目了然地顯現了她在藝術上的巨大變化。
早期經歷
如今聞名全球的謝爾曼1954年出生於新澤西州。在她於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校區就讀時,雖然所學是繪畫,但卻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攝影。不過她最早是把自己的形象以攝影的手法分解拍攝,然後剪貼下來,連成一串並貼上成一件作品,以此表現一個人的某個行為或心理的過程。這是她最早嘗試運用攝影方式製作作品。
1977年,她與現在也是大牌藝術家的男朋友羅伯特·郎格一起來到紐約,開始了在藝術界的闖蕩。在紐約街頭,她終於有機會親眼目睹了那些在小城布法羅都是傳說中的明星藝術家在她眼前走過。然而,現實的問題是,自己如何出奇制勝,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個人愛好
個性沉靜內向,從小喜歡看電影,在家裡又是一直“粘”在電視機旁邊的謝爾曼,與上一代藝術家不同,翻滾在她腦海中的圖像更多的是她平日看電影與電視儲存下來的影像,而不是藝術史上的經典名作。正如她所說的,“我更有興趣去電影院而不是去美術館看藝術作品”。當她開始考慮以某種方式展開藝術實驗時,男友郎格的一句話使她茅塞頓開。郎格對她說:“你與其在鏡子前費心把衣服換來換去,還不如把這樣的自己拍下來算了。”於是,她開始了後來成為20世紀藝術經典之作的《無題電影劇照》的拍攝。
在這一系列中,她將自己扮演成處於某一特定情景中的各種社會階層中的女性,如圖書館的女館員、初來紐約的白領姑娘、初出茅廬的好萊塢演員等。照片中的女性形象令人想到好萊塢文藝片中的女主人公,卻又讓人無法辨認是具體的哪一個。這些女性往往顯出一種意識到外部世界的神色,眼神中經常流露出驚恐,顯得無助、迷惘卻又具有一種特殊的存在感與誘惑力。她還通過燈光布置、攝影機位的運用,強調了女性作為被注視者的被動的存在狀態。照片中的女性往往被她幽閉於私人空間中,大都沉浸於一種期待與幻想中。通過這一系列女性圖像,謝爾曼暗示潛藏在照片中的視線關注與男性的隱秘存在。
她說:“我喜歡的是一把揪住你的喉頭的感覺。那大概可以傳達一種來自絕望到要哭出來的傷心、想要說又說不出來的感覺。……在設定各種人物情景時,我必須考慮我是在與什麼作鬥爭。因為人們……要看化妝與髮型下面的面孔。而我是要使人們理解他們自身,而不是要他們理解我。”
嶄露頭角
謝爾曼以《無題電影劇照》系列在美國藝壇一炮打響,嶄露頭角。創辦於1976年的《十月》雜誌,一直在為後現代主義鳴鑼開道。而初出茅廬的謝爾曼的作品,馬上受到《十月》 主力批評家道格拉斯·克林普的青睞,成為用於解釋後現代主義的及時得不能再及時的文本。克林普在1979年的《十月》上撰文,高度評價她的作品。從此,謝爾曼被推上了後現代主義的“前線”,從此再也沒有下過“火線”。
就攝影來說,也許謝爾曼的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她通過多變的攝影形象否定了人們對於攝影的“真實性”的迷思,讓一直被限定於真實記錄的攝影在自我的虛構中獲得了新的生長空間與可能性。它既是一種虛構的情景,卻又被以如此逼真的方式加以描寫,這使得人們發現了攝影的另一種魅力。
將自己化妝成小丑
《中心插頁》系列
《無題電影劇照》系列之後,謝爾曼應美國《藝術論壇》雜誌之邀作了一個《中心插頁》系列。這個系列中的女性形象仍然由她自演自拍,這些女性形象要比《無題電影劇照》系列中的女性顯得更為她們自身的內在欲望所驚醒,所觸動。她們的眼神與身體姿勢所顯現的欲望掙扎要比《無題電影劇照》系列中的女人們更為露骨,她們空虛憂鬱,渴望墮落,似乎在恐怖而又期待的心情中等待著什麼或者計畫著什麼。這是一種更為不安、缺少信心、自暴自棄、跡近迷亂的形象。
結束了這兩個系列後,她似乎一度不再對由自己扮演角色感興趣。在1986-1989年間製作的《災難》系列中,謝爾曼一反往常地讓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與她自己一起登場。在這批作品中,垃圾、玩偶與人擠壓在一起,整個畫面凌亂不堪,人受到無端的排擠與壓迫,暴力與混亂泛濫、充斥畫面。此時,人已經與那些污物沒有根本差別,人早已面目全非,正步步走向解體。
《恐怖與超現實主義形象》系列
到了1994-1996年的《恐怖與超現實主義形象》系列,謝爾曼終於按捺不住她對人的絕望,親手以自己安排的各種場面與景像,完成了人的形象的總崩潰的彩排。謝爾曼用人造模特兒來裝配組織人的行為、構成人的活動空間甚至構成人的屍體。在這批圖像中,她有時還聚焦於這些人造模特兒的臉部,近攝這些了無生氣的面孔的細部,細細刻劃人的終極表情。顯然,此時的謝爾曼似乎已經無可救藥地失去了對人的耐心與信心,她甚至拿出了畫面是人臉已經四分五裂的一幅作品。對於這些以假東西構成的作品,她說自己的目的在於,“假的屁股與乳房,乍一看之後,如同照片裡的裸體那樣具有誘惑力,但一旦觀眾走近觀看,它們不僅僅是假的,而且臉部、牙齒以及其它東西都有著極其駭人的特徵。因此,它是對那些人的一記耳光,他們逃脫裸體的誘惑後在想:我也會墮落成這樣。”攝影這個戀物癖的視覺手段,在男性視覺話語中,一直是對女性身體肢解、欲望投射的有效手段。但是,如今謝爾曼從女性的立場,以同樣的戀物癖式的關注局部的視覺,卻展現了一個不堪入目、令肉眼與心理均無法平靜承受的現實,徹底顛覆了男性的想像與幻想。
《小丑》系列
在最新的《小丑》系列中,她再次運用自拍方式,加上數碼手段,將自己化妝成小丑。這些作品色彩歡快,小丑的表情也很明快,然而細看,卻會發現小丑燦爛笑容之下的無奈與尷尬。她以歡快的色調來表現一種內在的苦悶,製造出外表與內在的巨大差異。
作品會展
謝爾曼的作品受到了令人難以想像的歡迎。1987年,惠特尼美術館迫不及待地為她舉辦了個人回顧展。“回顧”者,一般都是垂垂老矣功成名就的藝術家,而她年僅33歲,如此年輕的她就這么被“回顧”了,而且被藝術制度“回收”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100萬美元購買了她的《無題電影劇照》系列。1999年,她被美國《藝術新聞》雜誌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25位藝術家”之一,獲得與杜尚、沃霍爾、勞森伯格等藝術家躋身同列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