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村簡介
1山西太原北格鎮 辛村
2北格鎮 辛村悠悠歷史
3辛村村容廟貌頗雅觀
4明清時的辛村
5內外八景不虛傳
6民藝民傳喜心田
7振興家鄉待後賢。
1山西太原北格鎮 辛村
辛村是一個古老的明、清時原太原縣的第一大村。明嘉靖《太原縣誌》記載:“柳盜跖宅,在辛村,今人呼為柳家窩。跖,春秋時大盜,年九十而死”。辛村舊址在村西南寺地。舊址處有一寺廟名植福寺。據清光緒《續太原縣誌》記載:“植福寺在辛村,始建自唐”。辛村原名已無可考,但它最晚建於唐代確有記載。五百年前因常遭瀟河洪水沖刷淹塌,遷至今地,取名新村,因念重建家園之辛勞,改稱辛村。辛村曾在明嘉靖十九年修築堡寨一座,高一丈八尺,周一百六十丈。已毀。辛村現遺存的古蹟較多。有四座古建寺廟,即植福寺、紫雲觀、東觀音堂、關帝廟和魁星樓、一個硯池。植福寺,村中有個傳說,明萬曆二十四年,里人耕地,每到地頭,就聽到“我要出去”的呼喊聲,但四顧無人,驚懼不答,一大膽者在反覆呼喊聲中說了句“你要出來就出來吧”,說畢忽突地從地里跳出一尊石佛。村民牽出九頭牛拉石佛回村。還沒拉到預定建廟供奉之地,九頭牛都拉不動了,於是就地建起植福寺,供祀石佛。辛村尚存一座大庭院,雖正庭已拆,但尚存的二門樓、磚雕影壁和二門樓木雕與兩側的磚雕非常精緻,影壁磚雕匾額為傅山先生書“雙肯居”。院內東、西庭墀頭磚雕麒麟活靈活現。
2北格鎮 辛村悠悠歷史
地處汾瀟二河三角平川地帶的太原市小店區北格鎮辛村,明清至民國年間是太原縣轄的第一大村。曾有“頭辛村、二馬村、圪地旮旯王郭村”的說法流傳至今。其歷史悠久,古同晉陽。在上世紀40年代前,村中還留有周邊5米多大的“古高碓臼”及歷年久遠的“康碾宋磨”等遺物。證明高、康、宋姓即當地最早的居民住戶。60年代山西曾在報上載文,說到春秋時期奴隸英雄柳下跖(山東人)從河南來到山西晉陽。在西山柳子溝山頭插旗起義。辛村便是他來汾東時的吃住指揮據點。曾有“今人呼為柳家窩”之記載。據清道光六年重修《太原縣誌》上說:“植福寺在辛村,始建自唐,歷明,塗水漲沒。萬曆二十四年,里人耕田獲石佛於土中,重建。”其中與實不符之處在於重建時間上。唐代在辛村原址大寺地一帶確實建有佛寺。明萬曆時出土石佛。寺名失考,寺與石佛也不一定同期。因為有市文管部門專家說過,這尊兩米多高的白沙石釋迦牟坐像與天龍山魏齊石刻相似。重建佛寺不在萬曆年間,而在宣德年間。重建後名“植福寺”,在其過殿立欄上有“明宣得年間造”的記載是最可靠的證明。儘管石佛供於寺內大雄寶殿,但獨蹲三大塑像前的中間地上,明顯像是補放進去的。此外還有元朝建的“紫雲觀”,明洪武時建的“龍天廟”等,可見辛村是個很古老的村莊。 辛村原址偏南,在唐建佛寺周圍。五百年前因洪水沖刷淹沒,才向東北方向轉移,遷於今地“新村”。因念重建家園之辛勞故名辛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是農業命脈,河像母親。早年辛村靠汾河水澆地。但河失治理,極易泛濫為患。據史料記載:汾河由北向南,從明弘治14年(1501)至民國33年(1944)全縣因汾河泛濫,造成損傷達成11次。在清乾隆13年(1748),光緒7年(1881)和26年(1900) 又三次改道,沖毀農田。尤其第三次改道,從李家莊、大村之間,經西橋、溫家堡、流澗、梁家莊,至北格匯瀟河,離辛村很近,故受害非淺。古稱洞渦水,亦稱塗水的瀟河,由東向西。在夏秋雨季,山洪暴發,夾帶紅泥土,水流湍急,洪溢淤漫,往往河底高出地面,淹沒莊稼,沖毀村舍。從明正德國11年(1516)至清鹹豐年間曾7次泛濫。延至民國年間又河道四次變遷。明嘉靖時從郜村改道,經辛村南、北格北、西流至監軍莊村南入汾河。雍正時從侯家寨村南改道,至洛陽村北入汾河。道光時又改道張花村南,先西流,後南拐至清徐長頭入汾河。其間第一、三次改道都直接影響辛村,受害更大。辛村人引瀟河水灌田,早在明正德10年(1515)。由村民牛志春領導挖的白馬渠,從榆次馬村南取水,澆灌本村120頃耕地。以後才加上青龍、常安等五渠九村聯合在此築土堰攔河引水,並堅持多年。使耕地土質肥沃,五穀豐盈,辛村成了全縣的產糧首戶。特別是歷明代通過洪洞大槐樹多次移民來村後,人口大增。居民區村子周邊長達5公里之多。連同周野土地,圍長約有12公里。土地面積逐超原數,最高曾達14000餘畝。這些都是“頭辛村”美名來源的最主要因素。
3辛村村容廟貌頗雅觀
辛村由唐代起至明清,古建築逐漸增多,寺、觀、庵、廟、樓、閣、祠、堡俱全。由唐建佛寺至“植福寺”,由元建“紫雲觀”至“觀音海會”,還有明洪武時建的“龍天廟”明末之“魁星樓”及清代建的兩座“關帝廟”、“白衣庵”、“紫竹林”“三聖廟”“真武廟”“文昌閣”(下層奉財神)“玉皇閣”(下層奉五道神)及遍布村內各街的幾十個五道小廟。另有“張氏祠堂”、“何家堡”等。但其中多數建築已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沒。而解放後人為的拆除,破壞了文物古蹟,實感可惜。現只能將現存的,又經新世紀重新修整、復建的,最主要的簡介如下:(1)植福寺“過殿”:完整的“植福寺”為南向二進四合院建築。其規模宏大、美觀,臨近無二,於1982年拆毀後,現僅留過殿五間,進深三間,高7.5米,面積165平米。懸山頂琉璃脊,七檁五架椽,前有廊,無斗拱,手法樸實無華。後部勾連園山式、小式單檐,歇山頂抱剎一間,前後轉通,可達後院。殿前長老松一棵。將60年代和84年又兩次入土,埋了將近40年才保存下來的石佛供於殿內,代為大雄寶殿,屬縣區級文物。(2)觀音海會:原為“紫雲觀”,清乾隆14年5月重建為觀音堂。北向與魁樓遙對,是二進三合院建築,占地612平米,前院有懸山頂山門三間,前後有廊,單昂三踩斗拱,門額書“觀音海會”。十字脊鐘鼓樓分左右。廂房東西各三間,中心有月門。後院有配殿東西各三大間。歇山頂,六檁單翹斗拱,前有廊,三板門,直欞窗,面積88平米,高約6.5米。新請五尊銅佛像供於殿內。(3)魁星樓:位於中心,樓閣南向,屬二層建築。下有1.7米高的磚石台基,並帶券口供五道神。後部設石磴上閣。基座上部周有石雕欄桿,中有殿閣,前有歇山頂式寶剎。出一昂三踩斗拱,周有廊,內奉文昌帝君,上有四柱承十字歇山項建築四明樓。木階上樓,內供魁星,總高7.5米,屬縣區級文物。
4明清時的辛村
明清時的辛村,土地肥、莊稼好、產糧多,經濟繁榮,是有名的好村子。其主街上店鋪多,各種作坊應有盡有。還有閆、何、張、牛、胥、康幾家在附近縣市或口外經商,比較富發,村里歷來就有塾學,提高文化。出過不少秀才、舉人等和個別留外學生。這些晉商和有功名者在村中建有旗桿院、高房院、窨子院、當鋪院及掛有“名標天府”匾的大廳院。後其中多數被拆改為平房,但大廳院基本原貌尚存。院門內結構完整,三門木刻及兩側磚雕花卉精緻,很有價值。由於當時辛村寺廟多,建築好,民宅整齊,村容雅觀,也是成為“頭辛村”的因素之一。
5內外八景不虛傳
辛村內外八景是過去的當地文人,按村之實有事物紡撰的。可惜原每景字數四、五言不等。經後人在無礙原意的前提下,簡化求精,統一為四言,流傳至今。為使後輩不忘,而簡述如下: 內八景:(1)植福古寺:現留過殿。在2000年修繕、彩繪,重塑佛像,石佛居中。(2)石佛顯靈:指里人耕田時,聽到地下反覆有“我要出去”的呼聲,獲石佛於土中之傳說。(3)神鍾音堰:洪武年間鑄的龍天廟鍾,後移植福寺。同榆次上營村廟鍾是姐妹鍾,此敲彼應。音動聽,能遠播,20里外的築堰人可聽到鐘聲。58年毀於煉鐵。(4)老檜千年:過殿前檜樹,木有香味,至今獨枝尚綠。壽可達千年以上。(5)樂台龍捲:寺前的戲台,前梁木刻二龍戲珠,龍呈捲曲之勢。同榆次永康聖母廟戲台為師徒戲台,徒超師藝,造型獨特。60年代毀於失火。(6)玲瓏魁閣:面積不大,連台基三截各異,小巧玲瓏。2000年復建,塑像。(7)硯池無草:魁樓東側的硯圪垛為魁星的硯水體。澆完地,灌河水多年不長一草。2001已石砌周邊,邊外栽花植樹。(8)古高碓臼:50年代填了河壑,據說在郜村舊抽水站下面。後改為“紫雲寶觀”,現為“觀音海會”。兩易其名。 外八景:(1)瀟水東進:瀟河水通過白馬渠分流南、東兩渠。兩渠之間形成褲兒岔的梯田。地名叫風水渠。(4)真武木刻:真武廟多尊木刻神像,雕工精湛,文管部門50年代,運往晉祠,後又聽說轉往天龍山。(5)鹹莊鹽池:村北鹽坊上民居背後,是出土鹽原料的鹽池,後改為魚場、蓄水池。(6)三甲井的水最好喝,在村東北半里處。(7)南屏王莊:村南里許,被瀟水沖淹而失去的王家莊,有座南向廟(廟名失考)為辛村的南大門。(8)北障鹽坊:村南里許至今仍存的鹽坊上也有座東向的關帝廟,是辛村的北門戶。 以上內景中除(1)只留過殿外(2)、(4)、(6)、(8)還存在;外景中除(4)轉移不在村中外(3)、(5)、(8)仍存在。原有村北口的三聖廟,西口的關帝廟,東口的文昌閣(下為財神廟),均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拆毀。直至2002年才在各原地左右建起堵村口的大照壁。裝潢一新,以壁代廟,奉原廟閣之神。使村容改觀,得到民眾稱讚。
6民藝民傳喜心田
辛村人每年春節至正月十五,最遲添倉,較農閒時期及以“植福寺”、“觀音堂”所起,延續多年的農曆二月二十九(十九是北格會,故推後十天)與七月三十日南北兩大廟會,都是跨月會。明清時一趕三天,名馳晉中。配合節或會,請班子唱戲、唱秧歌、演雜技、賞歌舞,幾乎年年有。正月十五點燈山,放焰火也是農民一樂。與此同時,還有五花八門的民間文藝上街排成一條長隊,邊走邊表演,異彩紛爭。其中由翹棍領先開路,鐵棍、背棍、擔棍、彈心棍、高蹺、旱船、假老背妻、劉三推車、二鬼摔跤、武社火、竹馬、攪龍燈等,依次隨後。並各配有鑼鼓,以鼓點表演熱鬧非凡。使人賞心悅目,一派歡樂祥和景象。 民間傳說,往往是人們美好願望的一種寄託。每逢廟會和農閒鬧紅火時,也是寺廟開放,供人參觀,上香朝拜神佛之際。這時最易聽到一些民間與寺廟的傳說。且津津樂道,溢美動聽。現將辛村的幾個傳說分述如下:1、關於“石佛顯靈”:在唐代始建的佛寺原址大寺地,歷明塗水漲沒。萬曆,二十四年(1596),里人耕田時,過來過去,每到此處就聽到有“我要出去”的呼喊聲,但又四顧無人。人驚懼而不答,一大膽者在反覆呼喊聲中說了句“你出來吧”,說畢,從土內即出尊石佛。當時張花和辛村人們爭著要佛像,張花取走佛頭,在村北建了“興國寺”,辛村取了佛身補塑泥頭建了“植福寺”。(實際身首末分,石佛至今仍在辛村)。2、關於“觀音堂”山門外出檐下,有四根圓石墩支撐的木柱。一個盛夏,附近一農民厚生到檐下東柱邊午休,熟睡後夢見一女子叫幫她掏耳朵,他驚醒後想另找睡處。但不由進廟到大殿一看,夢中人正是觀音大士。果見其一隻耳朵里住的一窩馬蜂。他便立刻脫下衫子,一捂幾抓把蜂窩端掉。處理後又回原地鋪上睡著了。結果夢見觀音向他說“你想要什麼,我感謝你。”他只說了句“咱們受苦人,幹活憑力氣,給點力氣就行了”。一覺醒來時,發現布衫一角被柱子壓住了。他抱住柱子往上一撐,抽出一隻手便把衫子拽了出來。有一天,一輛載重馬車拉不上廟後南渠的陡坡去。牲口愁的打也不拉。他去幫忙時,以人代馬一發力便拉上去了。此後人們稱其為“神力何將軍”。在過去的何家老墳里,據說還有過碑文記載。3、關於“棗檻驅瘟”:元代紫雲觀,清改建為觀音海會後,分水地點末按原計畫坐南渠來進行。建成後瘟疫流行。屬羊的孩子,尤其是廟前何姓的孩子病的多,有個別傷亡。找來風水先生一看,便換了個紅棗木山門檻,以逼邪驅瘟。結果把村裡的羊死掉百隻,才換來孩子們的平安病癒。
7振興家鄉待後賢。
“培養人才憑學校,提高素質靠師資”。辛村過去確實可以,頭辛村美名也名符其實。這說明村人歷來重教育,有人才。人才與當地教育之發展密切相關。據前人傳言,在封建時代辛村就有塾學,且不只一個。科舉中,金榜題名者不斷。清光緒27年(1901)年廢科舉,興學堂。太原縣範圍內辦起四所蒙學學堂。附近七里的北格鎮就有一所。北格成為縣三區政府所在地後,於1919年成立“三高小”。辛村學子都大沾光。因為當時辛村只有原來幾家私塾合併而成的村辦“南學堂”。後又在村中心的樓院辦起“女學堂”。再加之北社牛天章於1922年11月創立的“清心學校”,這些都是初小。上高小就去北格,也較方便。直到民國33年(1944)9月,辛村成立高小後,三高里大部分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的老師馬負圖、牛樂道(地下黨員)、郝更生、程士俊、焦成林等來校任教。還辦起了暗為革命培養幹部的,由高小畢業生組成的實習班。引導眾多學生走上抗日救國的道路。解放戰爭期間,辛村一度處於小解放時期。學校有地下黨員張天棟(化名洛風)、王如璋等老師任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灌輸革命思想,為革命輸送人才。1946年5月,閆錫山水漫平川強占了太三區,學校停辦。三高和辛村的少部分師生上呂梁交城山參加了革命。1947年9月,閆政權在辛村設立中心國民國小。1948年太原縣城解放。辛村學校複課後,是全縣五完小之一。新中國成立後,學校發展壯大。臨近十幾里的各村學生分別來辛村、北格上高小。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到60年代,學校附設了農中。文革期間,停課一段,學生無法升學。於1968年9月,學校率先戴了國中帽(七年制)。1977年9月又附設高中班一個(九年制)。這都是為不耽擱學生升學所為。在當時確實起過很大作用。直至初高中分別收歸鎮、區只學為止。2002年,辛村新建起四層教學大樓。教學設施不斷改善。辛村的未來在上級黨政的領導與老校友張邦應等到的支持下,村幹部要帶領村民繼續努力奮鬥,盡力改變村里經濟比較落後的狀況。尊師重教,不苦孩子。更望辛村校和在初、高中、大專讀書深造的學子加倍努力,學有所成順利升級,榜列前茅。步入社會後,為國家多做貢獻。為家鄉出謀獻策,支援家鄉建設。為振興辛村,再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