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研究

(一)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內涵 (二)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性質 (一)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一般特徵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0月1日)
叢書名: 博士文叢
平裝: 28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212028107
條形碼: 9787212028107
尺寸: 22.8 x 8.6 x 2.2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龔基雲,男,1969年生,中共黨員。1994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1年在安徽師範大學經濟法政學院獲得研究生同等學歷,2004年從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安徽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副院長,同時兼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政治與行政學、社會保障三個點的碩士生導師。主要講授《經濟學原理》、《當代資本主義經濟》、《西方經濟學流派》、《政府經濟學》、《社會保障》等經濟學主幹課程,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經濟理論與中國巨觀經濟問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各級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合著2部,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廳局級課題5項。

內容簡介

《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研究》內容簡介:中國的經濟體制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20世紀後期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大事之一,這一歷史進程給予了我們以眾多的啟迪,《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研究》的主題即源於此。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市場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更是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中國企業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與國際經濟一體化相伴隨的是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對企業、政府和個人所提出的更為嚴峻的挑戰。2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歷程,實際上是圍繞一個核心即謀求人的解放及其價值的最大化而展開的,而要尋求人的解放及其價值的最大化,就必須確立勞動者的主體地位,承認勞動者的價值創造,實現勞動者的經濟利益,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另外,中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就在於企業素質的提升與政府職能的轉變。而企業素質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賴於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這就牽涉到如何處理好不同性質企業之間及其內部的勞動關係問題。若這一問題得不到切實而有效的解決,勢必會影響到我國內外部勞動力市場的建設發展和企業的生存成長乃至整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
《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研究》正是以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和經濟全球化為特定的分析背景,從主要已開發國家勞動關係理論研究的整體出發,探討其內在的成長與運行機理。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殊的所有制結構,將我國目前的勞動關係界定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與勞動力所有者及其使用者(包括政府、企業或僱主組織)在實現勞動的過程中所結成的一種社會經濟關係。其性質則具有雙重性:既是一種經濟利益關係,又是一種人身關係;既有橫向的平等合作性質,又有縱向的隸屬關係。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勞動關係研究的理論與模式
一、勞動關係研究的理論溯源
(一)卡爾·馬克思與資本主義理論
(二)埃米爾·迪爾凱姆與工業主義理論
(三)馬克斯·韋伯與工業資本主義理論
二、勞動關係研究的各學派觀點
(一)馬克思主義的勞動關係理論
(二)西方勞動關係理論各學派的觀點及實踐模式
第二章 勞動關係:基本原理的探討
一、勞動關係的內涵、性質與基本類型
(一)勞動關係內涵與性質的初步考察
(二)關於勞動關係內涵與性質的進一步說明
(三)勞動關係的基本類型
二、影響勞動關係的因素
(一)社會分工
(二)產權
(三)產業革命與經濟全球化
(四)影響勞動關係的其他因素
三、勞動關係演變的一般規律
(一)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勞動關係的歷史演變
(二)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勞動關係政策的演變
第三章 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性質、變化、特徵及影響
一、中國經濟的轉型
(一)中國經濟的轉型
(二)中國經濟轉型的階段
二、計畫經濟條件下的中國勞動關係
(一)總體概況
(二)國有企業的勞動關係狀況
三、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內涵與性質
(一)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內涵
(二)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性質
四、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變化
(一)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變化的表現
(二)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變化的內容
五、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特徵
(一)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一般特徵
(二)公有制企業勞動關係的特徵
……
第四章 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的調整
第五章 轉型期中國勞動關係主體的確立與勞動關係重塑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