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輿論反轉劇,是輿論空間中出現的一種新現象,也叫“反轉新聞”。面對一條新聞,輿論都把矛頭指向了某一方,就在這時,劇情突然發生逆轉,輿論的態度也立刻隨新聞“劇情”的逆轉而轉向,往往轉換隻在瞬間,讓很多人猝不及防眼花繚亂。事件
導遊罵客事件
2015年5月1日,一段“雲南女導遊嫌購物少罵遊客”網路視頻點燃網民怒火,女導遊陳某成為眾矢之的。可隨著一系列真相的披露:該旅行團是低價團,每位遊客行前僅繳了1元團費,契約上籤的就是“旅遊購物團”等約定的公布,公眾慢慢發現:光把矛頭對準陳某或有失偏頗。
女司機遭暴打事件
同樣是2015年五一期間,網際網路輿論場更火爆的是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可謂輿情洶洶。事件最初,只有男司機打人視頻流出,公眾接收到的信息是“女司機盧某僅僅因為不小心別了一下車,就遭人暴打”。於是,出於對女司機“弱勢”的憐憫,輿論一邊倒地譴責男司機張某。但5月4日晚,張某行車記錄儀視頻流出,視頻顯示盧某曾多次突然變道,威脅到了張某的行車安全。輿論轉而指責女司機“活該”。5月11日,女司機發布“致歉信”後,事件才逐步趨冷。撐傘事件
2015年5月4日,一組小學生為老師撐傘的照片出現在微博。多張圖片顯示,在一群小學生外出遊玩活動中,一名女教師自己扇扇子,但一名男生卻始終為其撐傘。不少網民將之形容為“最霸氣老師”,並批評女教師行為惡劣,缺乏師德師風,還有網民指責學生“溜須拍馬”。此後,“學生打傘事件”更多細節被披露出來:老師只有三年教齡,平時和學生關係較親密;孩子主動撐傘,自己沒有拒絕;孩子並非班幹部……不少網友開始後悔,並祈願“但願沒有傷害孩子”。
其他
類似的“輿論反轉劇”還有很多。比如,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路人違反交通規則闖紅燈被車撞死,網友就會罵路人,批評不守規則的“中國式過馬路”,可如果媒體報導那輛撞人的車是寶馬車,輿情可能立刻反轉,都去罵開寶馬車的人。比如,醫院發生了患者打護士事件,因為公眾的偏見,常會站在患者那一邊,認為患者相對醫生是弱者,輿論反而會同情患者。可如果媒體告訴你那個患者是個官員,輿情便可能立刻反過來去同情護士了。
原因
面對一條新爆出的新聞,許多網民開始都習慣性地把“聲討”矛頭指向某一方,可當新聞事實突然發生逆轉,輿論的傾向也立刻隨“劇情”的逆轉而轉向。事件真相的全程呈現後,網路言論前後矛盾的快速呈現,著實讓許多人眼花繚亂,也讓人驚異,難道“見風使舵”是當下網路輿論場應有的常態。
人們的情緒很容易被變換的標籤牽著鼻子走,而沒有去探究事實和是非。一些誤導輿論者,都善於藉助標籤去操縱輿論。這樣的情形很多其實是違反新聞規律的。實際上,很多新聞剛發生時,真相併不會一下子全部呈現,需要媒體不斷挖掘和官方的調查,才會越來越清晰。從開始不清楚到最終真相大白,這是自然規律。可新聞反轉往往並非如此,不是事實的自然逐漸呈現,而是標籤的變換。因為很多人浮躁,不看事實和是非,只根據事件當事人的身份去站隊。
網路傳播之所以熱衷於貼標籤,是因為這更容易吸引讀者,方便讀者偷懶。事實很複雜,一些人不願意深入細緻地探究,貼標籤的行為可以代替複雜的思考過程。所以,在缺乏獨立思考精神的輿論場裡,標籤傳播會被很多人採用。它簡單,直接,不需要真正動腦。
一條微博評論,140字的上限,足夠表達出我們的價值判斷;一條朋友圈分享,也足夠我們任性地傾瀉出自己的好惡喜怒。一夜180度轉彎的“輿情反轉”,絕非是網路喧囂釀出的偶然,“輿論反轉”現象更是暴露了一系列固有問題。
思考
1、有圖/視頻就等於真相嗎?有句口頭禪:無圖無真相。相比較而言,有圖有視頻顯然比純文字描述更能直接、客觀地呈現事件現場。但現實是,新媒體時代下碎片化傳播的圖文/視頻,常常遭遇片面呈現的窘境。
在“成都女司機被打事件”輿情初期,微視頻只是呈現了最後的暴力過程,之前女司機個人的危險行為完全被“忽略”,儘管部分網友質疑事情未必那么簡單,但大部分網民顯然被這一小段視頻給誤導了,很自然地對男司機惡語相向。而“最霸氣女老師事件”中,網友曬出的數張“打傘”照片 “無不力證著當事師生的溜須拍馬和坦然承受”。但隨著後續調查的深入,更多的事實和細節浮出水面,當初憑藉“有圖有真相”占領了輿論高地的網友,隨後跌入尷尬的境地.
微博、微信為主導的自媒體時代,前所未有的傳播速度催生助長了網路浮躁情緒,面對一張圖片、一條微博、一段視頻、一個身份,相當一部分網民往往提前預設現場,對孰對孰錯匆下結論。
2、部分媒體報導的就能全信嗎?
梳理這些“反轉”案例,可看到原本可作為網路時代下輿論場“定網神針”的部分傳統媒體,屢屢冒進,推波助瀾。特別是在對信息傳播要求更嚴苛的新媒體時代,一些媒體及其新媒體運營人員為“搶新聞”“賺轉發”,不加鑑別地用未經證實的社交媒體訊息,在報導中竭盡煽情而缺失客觀。
5月3日下午,成都某報官方微博以《太嚇人,嬌子立交發生暴力打人事件》為題,率先披露女司機盧某被打一事,網友紛紛轉評。隨後,有媒體第一時間發布了對被打女司機盧某的採訪報導。儘管報導及時地採訪到當事人的聲音,但打人司機的聲音此時選擇性地“被忽視”,客觀上單方面放大了女司機盧某的“一面之詞”。倘若張某的話語以及行車記錄儀拍攝的視頻能及早地挖掘傳播,相信輿論場的反轉也會來得更早。
而在2014年的“手術台自拍事件”中,某電視台某欄目官方微博未經核實,第一時間便轉發來自網友的訊息,並配文字定性“本是嚴肅認真的手術,患者還躺在手術台上,醫護人員們卻擺起POSE自拍”。在事件來龍去脈還未完全清晰的情況下,就用帶有鮮明價值判斷的方式報導新聞,與新聞專業規範相去甚遠。
不難發現,近年來媒體製造的“反轉劇情”事件越來越多。“老外街頭扶大媽遭訛1800元”,最終被證明是外籍男子無證駕駛並交通肇事;“兒童醫院保溫箱烤死新生兒”,最終證明女嬰其實死於感染;湘潭婦幼保健院產婦死亡事件等,一些媒體過早傳播碎片化訊息以及過早“站隊”,對輿論場的偏激情緒火上加油的負功效。一旦報導被證實與事實不符,往往就會產生“輿情反轉”,讓公眾無所適從的同時,也消費著媒體的公信力。
3、我們的行為邏輯“合理”“合法”嗎?
在“給領導打傘”的“特權新聞”頻見報端的語境下,一見“打傘”字眼,估計更多人首先會把老師“被打傘”與官員“被打傘”相提並論,很自然地想到學生是“被欺負了”。說到底,這是一種慣性思維定勢。
5月6日,成都女司機盧某的身份證、以往違章記錄,甚至賓館住房記錄等個人信息被網民“人肉搜尋”後,在網上公開“晾曬”。雲南女導遊、上海女老師也都遭遇不同程度的“人肉搜尋”,這給相關人帶來極大的影響。在此過程中,打人者被拍手點讚 “怎么不打死她”;幫老師打傘的孩子被辱罵為“諂媚拍馬”……對此,有媒體甚至發出“警惕'羞辱文化'在網際網路上狂歡”的呼聲。
熱點事件引起輿論關注的同時,部分網民對個人信息無邊界侵害,甚至為了一時情緒發泄隨意謾罵、“人肉”騷擾,給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當事人面對鏡頭泣不成聲,其家人表示抗議,要訴諸法律,卻引來網友更多批評。
建議
公眾素養
網路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有話語權,在事實未釐清前,預設立場的思維不可取。不妨秉持一顆公正之心,摘下有色眼鏡,當一回理性的看官,萬不可站在道德的高地發動各種瘋狂的人身攻擊,不自覺地淪為網路的施暴者和盲從者。“一碼歸一碼”本是文明網路社會的基本準則。
媒體操守
新聞框架理論認為,媒體不是被動地反映現實,而是以特定的視角和手段,有選擇地將“現實”重新建構。有評論表示說,媒體就像一個大導演,第一天公布一段視頻或圖片,於是民意向左;接著,媒體馬上跟進,採訪當事人,披露更多細節,於是民意反轉向右。在網路時代,主流媒體一方面要適應網路時代信息傳播革命的現實,積極融入網路,構建多元化的主流輿論傳播平台;另一方面需要從“新聞反轉的陣痛中增強免疫力”,避免過度迎合自媒體的傳播屬性。尤其在新媒體信息“把關”上,進一步提高信息審核力度,同時提高編輯記者的人文素養,充分發揮新興媒體的活力和張力。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很多新聞剛發生時,真相併不會“一攬子”全部呈現,需要媒體及時跟進,以專業精神抽絲剝繭,釐清線索鏈條,不斷挖掘與平衡多元化聲音,揭示真相,提高公信力。這才是媒體在推動事件真相中所應起的正向作用。
透明公開
大眾話語權的回歸使輿論場呈現“眾聲喧譁”“眾說紛紜”的狀態,各種夾雜著情緒和利益訴求的言論在網路上泛濫,加上網路推手與網路水軍的興風作浪,各種虛假信息、網路謠言在行動網路輿論場溢散,也催使熱點事件的輿情反轉幾率上升。網際網路離不開信息權威,公眾的過度緊張,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知曉權的缺失,陷入到碎片化的信息洪流的不確定中。信息公開是最好的定心丸,要想保證移動輿論場的良性發展,營造一個潔淨的網路輿論環境,在加強網路生態治理的同時,更有必要對新媒體平台的信息公開作進一步的釋放,以真相公開推動網路“最大公約數”,以互動交流拆除網民的“心理隔膜”,真正實現輿論場的“同頻共振”。
“輿論反轉”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真相最終還是會全部呈現,社會輿論也能根據事實及時“糾偏”,側面佐證網路輿論場依舊有自我淨化的能力。我們需要一個更加理性、文明的網路社會,這不僅僅是媒體的責任,也是每個人的責任。理性地使用“拇指話語權”,減少“神反轉”出現的幾率,是所有人都該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