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釋義
輿人 :從字義來看就是,道聽途說之人 ①造車的工匠:輿人為車。 ②公眾:聽輿人之謀。 ③職位低下的吏卒:輿人納之,隸人藏之。 4、韓非子“輿人成輿”中說(原文是故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人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
原文翻譯:
所以車匠造好車子,就希望別人富貴;棺材匠做好棺材,就希望別人早死。並不是車匠仁慈而棺材匠狠毒;別人不富貴,車子就賣不掉;別人不死,棺材就沒人買。
在這段話中,“輿”應解為車輛。
出處示例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
【示例】《國語·晉語三》中有:“惠公人,而背外內之路,輿人誦之。”韋昭注:“輿,眾也。不歌曰誦。”《晉書·郭璞傳》:“訪輿誦於群小。”亦作“輿頌”。《隋書·煬帝紀》:“聽采輿頌,謀及庶民。”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小說者,街談巷語之說也,《傳》載輿人之頌,《詩》美詢於芻蕘,古者聖人在上,史為書,瞽為詩,工誦箴諫,大夫規誨,士傳言而庶人謗;孟春,徇木鐸以求歌謠,巡省,觀人詩以知風俗,過則正之,失則改之,道聽途說,靡不畢紀,周官誦訓掌道方誌以詔觀事,道方慝以詔避忌,而職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與其上下之志,誦四方之傳道而觀其衣物是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