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言

載言謂記錄國家盟會之辭。後亦泛指記錄史事。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載言
zǎi yán
謂記錄國家盟會之辭。後亦泛指記錄史事。《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 鄭玄註:“言,謂會同盟要之辭。” 陳澔集說:“言,謂盟會之辭。” 唐·劉知幾《<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從官兩京,遍居司籍之曹,久處載言之職。”按,“載言之職”謂史官。

史書中的載言

言,指當時人所說的話。一般認為,史書紀傳中需要適量的載言,即所謂“時人出言,史官入記”。
史書載言重在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揭示事物發展過程和反映歷史形勢。《史記》記項羽見秦始皇出巡說:“彼可取而代也!”寫劉邦觀秦始皇說: 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寫陳勝反秦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三個人有三種口氣。《史記 ·張丞相列傳》記:“帝(漢高祖)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因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爭之強,上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這兩個“期期”,使周昌正直、盛怒、口吃的神態躍然紙上。像這樣的載言,話不多,但把人物的性格特點寫得十分鮮明、突出。《資治通鑑》寫赤壁之戰前,記諸葛亮說孫權的談話以及張昭、魯肅、周瑜等人的議論,反映了戰前各種不同的思想及其統一的過程。像這一類的載言,寫得很成功,給史文增添了光彩。《史記 ·淮陰侯列傳》記韓信初見劉邦論項羽、劉邦形勢優劣及劉邦採取的方略,《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的隆中對策,這些分析當時政治形勢的言論,都是載
言的精采之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