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片亦稱為菲林、膠捲、底片----等,是在透明塑膠片基上均勻的塗布感光乳劑,以供攝影感光用。
概況
•1、軟片的感度--以ASA,DIN表示,目前改以ISO 漸成為世界統一標準。ISO 數字愈大,軟片的感光度愈高,其對光現的反應敏感度愈強,需用的曝光量愈少
•2、軟片的顆粒--軟片經顯影定影後產生大小不同的染料及銀鹽顆粒,顆粒愈小能放大的倍率愈高,品質及色彩
愈細膩豐富。(品質、色彩細膩跟鏡頭有連帶關係)
• 3、軟片的感性色
•不同感光乳劑對光波產生不同的感應差異。有的對紅色不感光而只對青紫色光敏感,有的對某光色反應差,大部份
軟片對各色光感應分布較平均。
•彩色軟片的色溫,關係到得出色彩的正確性。色溫是指光線中含色彩的成分比例,色溫高表示青綠色光含量多,
低則表示黃紅色多。白光色溫5500度K。R,G,B 三原光各占1/3
•4、軟片的寬容度--感光乳劑在不太影響影像素質下,接受曝光量的增減容許範圍。寬容度大的軟片可允許曝光
過度或不足約二格即四倍光量
•5、軟片的反差--反差是指明暗對比的程度,反差大的軟片形成影像黑白的中間層次少通常稱為硬調,反之稱為軟調
•6、各種軟片的特性除了製造上就已經大致決定,還受到顯影定影、藥水、曝光、溫度....等條件的影響。
•綜觀而論、軟片的感度愈高則顆粒愈大,反差低、寬容度大,軟調、色彩飽和度愈差。(反差、色彩飽和度跟相機
有連帶關係)
•二、軟片的規格與構造:
•1、軟片分為卷裝,匣裝,片裝,有齒孔無齒孔....等,其規格為
•(1)35mm
•(2)6X4.5,6X6,6X7,6X9cm....
•(3)4x5,8x10吋
•(4)大型捲筒軟片....等
•二、軟片的規格與構造:
•2、軟片的構造一般均為溴化銀乳劑,成分為聚碳酸醋,又稱為POLY碳酸ESTER,將碳酸二苯醋(DIPHENYL)和2.2雙
對酚甲烷混合引發化學反應而成透明、耐撞擊、伸縮性小:分為
•(1)保護層 (2)感光層 (3)濾色層
•(4)掩色層 (5)反光防止層 (6)片基。
•彩色軟片又分為三種不同的感光層以分別利用 Y、M、C 減色法三原色料,形成彩色影像
•三、軟片的種類
•1、軟片的性能可分為
•(1)色盲片--不感紅光,一般照相製版常用。
•(2)全色片--一般攝影適用
•(3)高度感光--約ISO 400度以上
•(4)中感度片為100度左右
• (5)低感度片為25度,拷貝最適合。
•(6)微粒軟片--配合超微粒頭影液可得極細粒子。
•(7)超高感度軟片--感度至3200度,在光線微弱下可做高速攝影。
•(8)反轉片
•2、以用途之不同可分為
•(1)黑白軟片(2)黑白幻燈片
•(3)彩色負片(4)彩色幻燈片
•(5)彩色大型透明片
•(6)紅外線片(7)複製軟片
•2、以用途之不同可分為
•(8)彩色燈光型片
•(9)彩色日光型片(10)製版分色用片
•(11)X光軟片(12)氨顯影軟片
•(13)即拍即有型相紙片(無底片)
•四、軟片的處理要點:
•1、購買時先檢查包裝盒上的日期,並閱讀軟片說明書,並注意每批軟片的代號與乳劑號碼。
•2、軟片最怕高溫與潮濕,專業用軟片需冷藏,在使用前24小時回溫。
•3、裝卸軟片儘量在陰暗下進行,以避免受光線影響而遭到曝光。
•4、軟片的感光乳劑不可觸摸,以防刮傷污染,只能抓住邊緣部份。
•5、按不同使用目的選用軟片,發揮其特性,否則事倍功半。
•6、依不同軟片而採用不同的顯影劑與處理方式,並參考指示。
•7、感光完畢的軟片已有潛影,應儘速沖洗以免產生色彩與感度上的變化。
•未感光的軟片也應在貯藏有效期間內使用。
•如買回來即冷藏則可保住新鮮期的特性
•底片好壞的認識,就是會用或者不會用的問題.其原因,有下記幾項,就會產生不良的底片:
•(1)軟片種類及沖洗藥的不同配用的底片。
•(2)沖洗溫度的高低及沖洗時間的長短,不標準的底片。
•(3)使用該軟片的標準沖洗藥,以正確的沖洗方法處理,而曝光不標準,也會產生不足或過度的底片。
•(4)曝光正確,而沖洗時間不夠或過度的底片。
•(5)沖洗時間不足,加上曝光不足或過度的底片。
• (6)沖洗時間過度,加上曝光不足或過度的底片。
•以上各項原因而發生不標準的底片,其程度是多種多樣的,但其程度比較少的,可以套用各種不同階調的相紙來
調整補救.程度大的,就比較的沒補救的方法了.
•@最簡單的底片好壞鑑別法把底片與報紙,離開距離約十公分(10/CM ) ,透視看得出,報紙上的小字者,大概是
標準的底片,就可以沖放照片使用。
•(二)不標準的底片,具有下列幾項的結果
•(1)曝光不足的底片陰影部份沒有調子及層次,而軟片會變成透明的、全體的濃度不足,而黑白對比之差也不夠、
如延長沖洗時間者,其光亮部份容易顯出,但陰影部份的調子,會變成很硬。
•(2)曝光過度的底片比較硬的、暗陰部可以顯出,但不太透明的、全部變成黑黑的底片,有時會發生亂射光線在
底片上、如把沖洗時間減少時,底片全部成為平調的、如把沖洗時間延長時,底片全部變成黑黑的、又若已使用
色鏡者,該色鏡的效果,純然沒有效力。
• (3)曝光正確而沖洗不足的底片陰影部份,調子及階段可以認得出來,但全部的濃度,會發生不足、其黑白對比,
同樣的不足,變成沒有力量的底片。
• (4)曝光正確而沖洗過度的底片暗部發生糢糊,光亮部份的黑白對比很強,而亂射光線很大,粒子很粗,軟片全部
的變成黑色的。
彩色軟片之選擇和使用
•各位學員,你對目前市場上之彩色軟片了解多少?
•除不同牌子、不同感光度,而該選用那種軟片變得異常複雜,因軟片包括——低感度、中感度、高感度及超高感度
之彩色負片及正片,如要回答,何種軟片最適合所拍攝主題,那就牽涉深入探討。
•而首先須了解各廠牌和其感光度之軟片,本身所具備之不同特性及其優點和限制,才能妥善運用,並使它發揮
最佳之功能。
•一旦選定之軟片必須知其該采何種方法(如曝光之技巧,感光度的改變等) ,這才能達到其最佳結果。
•35mm相機使用之最基本軟片為負片與幻燈片二種,其分辦方法以“COLOR和CHROME”這兩種英文字都寫於廠牌
之後(如Konica Color為負片) ,Konica Chrome為正片。
•Kodak Color為負片,Kodak Chrome為正片。FUJICOLOR為負片,FUJICHROME為正片)CHROME軟片、
•以反轉處理而得到透明之彩色正片,它本身設計都是以黑暗間以幻燈機投射在銀幕上,但彩色負片剛好相反,它是
用做印成之照片,於普通房間採用反涉線欣賞, (一般人是沒有這種反射線機器)這便是彩色負片通常也稱
「反射式照片」。
•同樣幻燈片可直接印成彩色照片或直接由負片轉拷貝成幻燈片,何種方式可獲得最佳效果,這便是你本身之品味、
習慣,所拍照片有所不同之結果,此為幻燈片和彩色照片之不同所在。
•一旦決定好正片或負片拍攝之,下一步便是考慮軟片之感光度,目前市面上所銷售幻燈片的感光度範圍由
ISO/DIN 25到400,負片則是25—3200度因軟片感光度加快,影像品質會跟著降低,此現象於負片較緩和,尤其愈
3 認識軟片
高感度、愈為明顯。
•故低感光度軟片效果最好,如印成較小的相片,如有線條狀將會變小甚至不太明顯,所以這變成為一項原則,
換句話說,如果要高倍率放大照片或巨型放映,那使用低感光度軟片是唯一選則。
•但這並不是高感光度軟片一定效果不好,它可提供使用較快速度與較小光圈,此配合使照片看來比較銳利,雖然
會顯得比較粗粒子一點,這也是因光圈改變縮小而增強。
•當你全部因素考慮之後,假定所使用鏡頭光圈f2.8或更快鏡頭,那最棒之正片是50到100之間的感度範圍,負片
則是100到200之間。
•不管你使用何種軟片,有三大因素是主要影響照片之品質:
•一.軟片(使用前或保存時間之長短與保存狀況環境)。
•二.曝光的準確度。
•三.軟片拍攝後的處理沖印過程的品質。
•目前彩色軟片多半都可保存很久,但這和溫度有很大的關係,多半軟片包裝盒都有標示著有效日期,如一般需要
保持更久或標示有PROFESSIONAL專業用之軟片最好存放於冰櫃里,如此可保證軟片感光度與色彩平衡至少可維持
三至五年的時間o
•但記得,從冰櫃取出之軟片須先放於室溫一段時間(約24小時)才可以打開包裝盒罐,免得水氣會凝結在冰冷的軟片
表面,使軟片產生斑點,甚至使軟片黏在一起。
•此外,軟片一但退冰見光後最好儘快拍完、儘快送沖洗,以免受溫度與濕度影響而產生變質,而使軟片感光度損失
使色彩平衡偏離。而浪費了精心瀝血的結果。
•正確的曝光是產生良好作品之鑰,所謂「正確曝光」卻很難掌握,事實上,謂之「理想曝光」之定義對正片與負片
有很大的不同,最基本曝光守則,拍正片時對著亮部測光,負片則以暗部測光為主。
•但科技進步的現今單眼反光相機多半皆具有自動測光裝置,最普通系統是凡進入鏡頭內之光線都測量之,只不過是
影像中央部為測光重點,此種中心重點測光系統會因機種及品牌的不同而改變。
•另一種主要測光系統為單點測光,此種測光方法需要有經驗,對於一般攝影者很難達到理想的結果。
•最後要保持開放的心胸接納各種嘗試,不同廠牌之軟片及其感光度,直到找到自已最滿意的軟片及感光度,但仍要
繼續做實驗直到充份了解並且掌握了各軟片之特性為止,本著此精神便能將拍照轉化成攝影藝術,成為一位攝影名家。
•市面上銷售之軟片及廠牌
•日本—柯尼卡—彩色負片—彩色正片(幻燈片)—黑白負片。
•美國—柯達—彩色負片—彩色正片(幻燈片)—黑白負片—紅外線負片。
•日本—富士—彩色負片—彩色正片(幻燈片)—黑白負片。
•德國—愛克發—彩色負片—彩色正片(幻燈片)—黑白負片。
•日本—三菱—彩色負片。
•英國—依爾福—黑白負片。
•捷克—弗馬—黑白負片。
•德國—伯爵—彩色負片。
•日本轉台灣----家樂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