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都山隧道

軍都山隧道

軍都山隧道是中國第一座重載鐵路雙線隧道,位於北京市延慶縣東南,燕山北麓,大秦鐵路延慶車站與鐵爐村車站之間。全長8460米,僅次於米花嶺隧道,是我國已運營的第三座長大鐵路隧道。

基本簡介

軍都山隧道 軍都山隧道

隧道地質構造較為複雜,進口端有670米黃土砂質粘土段,從拱頂到地表面的埋深厚度僅有12~23米,最薄地段只有3.6米;出口端有70米是洪積塊石土堆積層,然後是長約500米的風化花崗岩,並有煌斑岩侵入,節理髮育,有地下水;其餘地段為岩漿岩,岩體較完整,但有四條影響較大的斷層通過隧道。隧道最大埋深640米,開挖後的岩體應力重新平衡,有小塊岩石墜落。

設計施工

隧道每晝夜湧水量約為13200立方米。由於隧道長、工期短、難度大,除進出口正洞工區外,確定選用“三斜一平”的施工方案,以增加施工面,達到長洞短做。為解決3號斜井至出口段長達4083米地段的通風、排水和施工問題,在出口設定兩公里長的平行導坑。全隧道開挖工作量為92萬立方米,混凝土圬工量為20萬立方米。同大瑤山隧道一樣,軍都山隧道也採用“新奧法”原則指導設計與施工,充分調動圍岩的自承能力,實現大斷面快速掘進,並為大型施工機械提供寬闊的操作空間。本著先進、高效、實用的原則,選用引進一批大型設備,完善系列配套。以單臂每分鐘鑽進1.5~2米的全液壓二臂、三臂和四臂鑿岩台車鑽爆開挖;用1.4~5立方米大斗裝載機,配20噸自卸汽車及6~8立方米礦車、棱式礦車等出碴;全斷面或半斷面掘進,正洞用無軌運輸,斜井用有軌運輸;用機械手進行噴射混凝土初期支護;二次襯砌,是在洞外工廠拌合混凝土以後,用6立方米混凝土輸送車運至施工面,再用混凝土泵泵進12米全液壓模板襯砌台車內,使隧道邊牆、拱部一次成型。以上設備的高效率配套,組成破岩、裝運、支護的三條流水作業線。

結構特點

軍都山隧道 軍都山隧道

軍都山隧道進口端有670米長的一段,位於淺埋和黃土砂層中,其中有170米範圍的拱部還通過中等密實的細砂層,地下水位在邊牆中部,就地質條件而言,這一段不能形成自然拱,在國內隧道修建史上沒有先例,是施工中難度較大的關鍵之一。對黃土段,主要採用小導管超前支護法、小導管注漿超前支護法和插板法施工。三種支護法使隧道頂部形成一個低強度的混凝土保護拱,然後進行開挖。對黃土層的含水段,用洞外井點降水。共設定18個降水鑽孔,安裝9台深井潛水泵抽水,截擋地下水補給來源,降低地下水位,保證含水段施工時基本乾燥,順利通過了覆蓋僅3.6米的隧道淺埋地段。對其它斷層和破碎帶,堅持“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計畫用釺探、物探等手段,預測地質和水文地感情況,據以施工。軍都山隧道1985年1月正式開工,1989年通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