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建設
南隧道口500米長雨棚,防止雨水灌入隧道
鐵路入地工程是省會鐵路樞紐改造的一部分,它從義堂路入地,由槐中路出地面進入新客站後穿東良政繼續向南。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出地口,在勝利大街與槐安路交叉口,可以看到與槐安路斜拉橋幾乎同一個高度的雨棚,雨棚為鋼結構,向北延伸約500米。“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大量雨水進入六線隧道。”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順著雨棚往裡走,可以看到雨棚下方,鋪設的鋼軌向前延伸。其中中間4條為高鐵的鋼軌,明顯與西側2條普通的鋼軌不同,看不到一個小石子,只有枕床和軌枕板。據介紹,普通的鐵路都在小石子的基礎上,再鋪設枕木或水泥鋼軌。而高鐵的鐵軌首先要澆築1.2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的枕床,然後在枕床上鋪設軌枕板。它穩定性強,幾乎不會產生沉降,誤差在0.3毫米,能夠有利地保證高速行駛的高鐵勻速運行。
西側京廣線中間京石客專東側留給石青客專
繼續向前行,到北側雨棚的盡頭,就看到了出地口的六線隧道,其為三個孔洞相連,形成三連孔,高度達到十幾米。在最西側的洞口寫有七個大字“京廣線”和“京石客專”,其中西側的箭頭指向“京廣線”,東側的箭頭指向“京石客專”。這也就意味著中間這個孔洞,跑的將是京石客專的高鐵,而西側的則跑的是普速的京廣列車。另據介紹,最東側的隧道為石青客專的預留隧道。由於是隧道口,記者原來想像,這裡會有很大的坡度。但現場發現,坡度很緩,不仔細觀察很難看出來。鋼軌繼續向六線隧道內延伸,在隧道之間的隔離牆上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個拱門。據介紹,這是為了儘量減少“活塞風”影響列車行駛速度。另據介紹,六線隧道全長6060米,其中洞體長4980米,北端路基長560米,南端路基長520米。是京石客專乃至整個新京廣客運專線的控制型工程,也是國內第一條六線並行隧道。
高鐵試運行列車已經“穿城入地”
“現在有沒有試跑火車通過六線隧道呢?”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先等待了半個小時,也沒等來從六線隧道口出來的列車。於是開始往回走,等記者走出雨棚,再回頭,卻猛然發現,駛在中間鋼軌上的一列和諧號列車已經駛到記者面前。可是記者之前根本就沒聽到火車經過的聲音,而它駛過時,也幾乎沒有什麼聲音。也就幾秒鐘的功夫,它已經向南駛去,遠離了記者的視線。“通高鐵以後,噪音就少多了!”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
入地口為兩孔四線隧道其餘均為三孔六線隧道
接著記者來到石紡路口的入地口,入地口北側同樣是高高的鋼結構雨棚。而同時記者發現這裡為兩孔四線隧道。據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從入地口到石德鐵路線下方,約二三百米長的隧道,都為兩連孔隧道。而過了石德鐵路線往南,隧道都變成了三連孔隧道。“鐵路入地工程主體為六線隧道,局部為四線隧道。”據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主要是因為通經此地的石青客運專線在現有石德線附近將會從隧道內引出。
橋東橋西分割局面將逐步結束
打開石家莊地圖,便能很清楚地看到,石家莊的主城區被呈十字交叉狀的京廣和石德、石太鐵路分割成幾部分,也形成橋東橋西分割的局面。隨著城市的發展,由於鐵路造成的城區分割弊端隨之而來。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安桂江表示,因鐵路存在,市區內的市莊路、新華路、正東路、民族路、民生路、槐北路、工農路等十餘條道路成了“卡脖路”、“斷頭路”。而隨著貨運外遷、鐵路穿城入地工程建設,勝利大街連同現有的鐵軌區域都將被漂亮寬敞的新勝利大街(解放大街)代替,因鐵路而形成的“卡脖路”、“斷頭路”都將打通,如槐北路與工農路,民生路與自強路等,並與新勝利大街形成四通八達的路格線局。“到那個時候,將徹底消除石家莊東西交通因鐵路分割,地道橋卡脖子的現狀,便利又節省時間。”
省會市中心景觀將得到提升
“鐵路入地後,在鐵路入地工程的上方,石市將建設新勝利大街,其中間為寬約40米的中央綠化景觀帶。”安桂江表示,這會大大提升省會的城市景觀,同時,寬闊的新勝利大街還會起到通風的作用,改善城市熱島效應。郭省也表示,新勝利大街為雙向八車道城市景觀大道建設。按照規劃,其中間是綠化景觀,兩側將建成雙向八車道的道路。現在省會中心地帶還沒有這樣標誌性的道路,其建成後,必將成為省會的標誌性道路,對提升省會城市景觀起到重要作用。
商業區將會更好地成片發展
市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安桂江表示,目前,石家莊鐵路六線隧道和新客站啟用在即。這意味著石家莊人向著“縫合城市”的夢想又邁進了一大步。接下來,我市還將利用幾年的時間,在原有鐵路線位置繼續實施地下空間利用工程和新勝利大街建設工程,從而將割裂的城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縫合,沿線土地也將更好利用,石家莊的商業區也將更好地成片發展。隨著鐵 路入地、新勝利大街地下工程等的實施,橋東橋西分割的局面將逐步結束。它起到一個縫合作用,使橋東橋西連為一體。而且,新勝利大街地下工程完工後,這裡將形成地下商業街,使東購商圈和北國商圈更有機地融合到一起。
下沉廣場
記者看到,在位於地下約5米深的施工場內,三輛鉤機抬起長臂“咣咣”地拆除著隧道上方的橫樑,臨近裕華路的一部分已經拆完,還能看到殘留的斷梁和鋼筋,而向南望去,遠處能看到一排排的橫樑。施工場約有40米寬,不僅容納幾輛鉤機,現場還有兩輛卡車,一些工人們則將拆除下來的鋼筋整好堆放在卡車上。“這些橫樑和柱子都是先前鐵路入地隧道工程的支護。”據現場負責人、石家莊市城投集團工程四科科長王子軍介紹,這些支護都要拆除乾淨,才能進行下一步工程。
工程進展:年底完成東、中幅地下工程
“目前,正在施工的是將來地下空間的中幅。”王子軍介紹,整個地下空間利用工程從裕華路至新華路,全長約1.28公里,地下空間主體高有4.9米,分為東、中、西三幅,寬度分別為26、38、26米,目前正在進行的是中幅正處於鐵路入地隧道的正上方,而東幅的位置則是現行鐵路通行的位置。
他告訴記者,鐵路隧道的上方是50公分的土和50公分的混凝土組成的墊層。目前,中幅的裕華路至中山路段約800米長的墊層已經鋪完。“下一步,將要在墊層上面再鋪一層90公分厚的鋼筋混凝土,做為底板。”他說,而在地下空間的頂部則是30公分的鋼筋混凝土,之後再鋪上1.6米厚的覆土。
同時,他介紹說,目前,中山路至裕華路段,有三條通道已經完工。“我們力爭到年底,完成東幅、中幅地下工程。”王子軍介紹,地下工程包括主體結構以及裝飾等。西幅的工程進度要配合鐵路入地工程的進度,預計在2013年完成。
工程解析:省會最大地下空間
據了解,整個工程投資約10.4億,包括地下空間結構、裝飾、裝修以及地上部分70米寬的綠化休閒帶等工程,地下空間的總建築面積約10.6萬平方米,建成後,將集購物、休閒、娛樂、通行於一體,將是目前省會最大的地下空間。那么這個地下空間是個什麼樣子呢?昨日,新勝利大街地下空間開發方案的設計方——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的相關專家也對此進行了解答。
◎行人過街通道有7條
“這個地下空間除了購物、休閒、娛樂的功能外,還要具備方便通行的功能。”專家介紹,東西向地下通道共有7條,其中中山路以南有4條。“將來的新勝利大街有140米寬,不利於步行通行。”他說,將來,行人主要是通過地下通道穿越勝利大街。
而由於具備連線街道兩側交通的功能,地下空間通行系統將四通八達。從而實現東西向過街地道與南北向主通道共同形成舒適、通達的地下步行系統,行人可從地下方便地到達地上各區域,暢通無阻。
◎汽車也可以進入地下空間停車
此外,他介紹說,為了方便市民,還在東、西兩邊設立了4個停車場,提供約500多個停車位。汽車在勝利大街通行時,也可以通過8個汽車坡道可進入地下空間停車場。其中,中山路以北設定4個,中山路以南已設定4個。
那么,汽車通行地下空間,會不會影響到步行呢?對此,專家告訴記者,設計中中幅主要是步行、休閒、商業街,而停車場主要設計在東幅和西幅,車、人能夠達到分流,所以基本不會影響到步行和行人上下通行。
◎中心綠化帶上布置8個下沉廣場
“市民從中心綠化帶中也可以進入地下空間。”專家告訴記者,他們在設計中在中心綠化帶上布置了8個下沉廣場,下沉廣場將建設扶梯,市民可以通過扶梯進入地下。“而這8個下沉廣場也是地下空間的‘排風口’。”專家告訴記者,在設計中他們本著綠色、環保的理念,設定這8個下沉廣場,其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為了讓地下空間更通透、排風更順暢。
他告訴記者,下沉廣場在中山路以南設定了5個,以北設定了3個。
◎地下跑火車,會很震動嗎?
據了解,地下空間高有4.9米。上面是新勝利大街,下面就是火車隧道,火車通過時會不會有噪音而影響人們逛街休閒呢?
對此,專家告訴記者,高速鐵路的鋼軌是一整根,而不像以前那樣拼接起來,火車經過時咯噔咯噔響,由於軌道是一整根,火車經過時,平穩度非常高,不會有太大噪音。
另外,以前的鐵道線,採用的是有砟(音同“碴”,小塊的石頭)軌道:先用土堆起一條像堤壩一樣的路基,然後在土質路基上鋪小石塊,再在小石塊路基上鋪上枕木,最後將兩條鐵軌固定在枕木上。
這種有砟軌道施工簡單,造價低,但容易沉降變形,路基上的石塊很容易被壓碎,影響行車安全與穩定性。但是現在的鋪設的隧道是板式無砟軌道,是一種新型軌道形式,無砟軌道主要包括兩個部分:路基和軌道板,無砟軌道的核心技術是“水泥板”,它替代了枕木,業內稱為中國鐵路第一板,這比比傳統的火車軌道平穩度高很多。
因此,將來火車通過時噪音不會很大,加上兩米的中間隔斷,人們基本不會感知噪音的。
◎結合鐵路入地,避免重複開挖
“結合鐵路入地工程實施地下空間開發,不但可以節省資金,縮短工期,而且還可避免將來建設中的重複開挖對城市的影響,未雨綢繆。”專家介紹說,本工程將開創地下空間與鐵路工程綜合開發的先河。
鐵路入地工程的隧道建成後,如果地下步行街與其同步實施的話,鐵路入地工程節省了頂部施工完成後回填土施工,而地下步行街則節省了開挖土地的成本,一舉兩得,這樣,鐵路入地工程的工程量也可減少,地下步行街項目還可爭取時間。
未來規劃
地下步行街分為南北兩個片區
據專家介紹,在規劃中,由於捷運1號線在地下一層將穿越中山路,因此在設計中將地下步行街以中山路為界,分為南北兩區。中山路以北片區,現有南三條、新華集貿市場、民族路步行街等商業區,同時這裡又匯聚了正太飯店、大石橋、紀念碑等具有歷史價值的保護建築,由於此區域商業成熟,人文氣息較濃厚,因此北區地下空間開發以特色文化、休閒服務為主,為購物人群提供休閒、餐飲和交往空間。
他介紹說,與北區不同,中山路以南片區,因為緊鄰中迪及新時代廣場等開發項目,擬建大量商務辦公及居住建築,而且,按照遠景規劃,該區域還將設定捷運車站,因此,他們將南區地下空間開發定位為商業步行街。以滿足區域大規模的步行交通需求為主,同時布置一定規模的商業,以完善步行系統的服務功能,增強片區的商業氛圍。
據了解,為提高城市中心區的公共運輸服務水平,同時,為地下商業街集聚更多人氣與商機,在遠景規劃中,還提出在南北兩區即中山路和裕華路增設兩處地下公交樞紐,在北區,利用中山路現有框架設定過境公交停靠站。而在南區,則在裕華路勝利大街交叉口東北側的公共綠地下,設定公交首末站,並利用立交進出。
工程意義
“縫合”,讓橋東橋西不再分隔
在談到新勝利大街地下空間開發的意義上,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的專家認為,新勝利大街地下空間的開發很好的體現了“縫合城市”的理念,“以前的石家莊總有橋東橋西之分。”他說,而這一分隔主要是由於鐵路而來,鐵路入地結束了橋東橋西分割的歷史,新勝利大街地下空間的開發則有效地“縫合”了城市,使橋東橋西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有機整體。
他介紹說,這種“縫合”不是簡單地用線縫合,而是使其血管流通,實現真正融合,通過對地下步行街與上方中央綠化景觀帶的有機融合,上下貫通;通過地下步行街與上方相交路口的相通等等,使他們相互貫通,市民可自由行走,一定意義上抹平外部的傷口,使橋東橋西有機地融合到一起。
“縫合”不僅將實現橋東橋西的通暢,而且還將與上方中央綠化景觀帶有效結合,上下貫通,讓大面積綠地景觀真正服務於民。他介紹,規劃提出在中央景觀綠化帶上設定多處地下開敞空間,使地面綠化景觀與地下空間上下貫通,很好地銜接在一起,比如設定出入口、採光帶等,使市民可自由出入兩者之間。實現市民在地下步行街可以看到地上中央景觀綠化帶,而在中央景觀綠化帶也可很方便地到達地下步行街,這樣不僅改善地下空間環境,實現自然採光通風和生態節能。同時,使市民能夠安全、方便進出中央景觀綠化帶,充分發揮其休息、遊玩的功能。
據了解,按照規劃,新勝利大街規劃為城市主幹道,二環路以內為城市中央景觀大道、主幹道,二環路以外為快速路,設計車速60公里/小時。在中央綠化帶兩側上下行分幅布置,二環路以北雙側紅線各寬30米,二環路至槐安路雙側紅線各寬50米,為雙向八車道,其中最外側兩條為公交專用道。東西向人行過街通道與地下街結合,共形成平面信號交叉口7組;右進右出控制交叉口16處,平面立交6處,拓寬渠化交叉口7處;調頭車道10處;人行過街通道14處,平均距離200米;腳踏車過街通道9處,平均距離350米;公交站點7處,平均距離380米。
新勝利大街將沿京廣客運專線兩側規劃,北達民航機場、南至竇嫗裝備製造業基地。規劃定位為城市功能脊樑、城市文脈脊樑、城市生態脊樑,將打造成為城市多種職能複合的發展軸帶和凝聚文化魅力的生態長廊。伴隨鐵路入地,地面形成寬為60-80米不等的中央綠帶公園,打通中心城區南北向發展脈絡,建設兼具歷史文化展覽、城市觀光、休閒遊憩等多種功能複合的、具有充沛活力的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形成改善中心區城市環境的一大亮點區域。沿線串聯石德鐵路交會處城市公園、大石橋解放碑歷史紀念公園、民生路歷史文化街區等城市重要的商業、文化、歷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