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星村

軍星村位於黑龍江省雙城市東南部青嶺滿族鄉,與五常縣牛家鎮、紅旗鄉毗鄰。全村共有3個自然屯(包括正白三屯、正白四屯、趙家崴子),總計819戶,3024口人。全村年總收入347萬元,人均純收入906.5元。95%的農戶以糧食生產為主業,經濟收入比較低,村集體債務達到120餘萬元,農戶債務合計92萬元,生產生活水平居全市農村人口的中下等。益事業發展緩慢、落後,直接影響人民的生產生活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3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04%。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軍星村位於黑龍江省雙城市東南部青嶺滿族鄉,與五常縣牛家鎮、紅旗鄉毗鄰。全村共有3個自然屯(包括正白三屯、正白四屯、趙家崴子),總計819戶,3024口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人口為117人,占總人口的3.9%;國中以上文化人口為2336人,占總人口的77.2%;國小以下文化人口為688人,占總人口的22.8%。全村共有貧困戶260戶,占總戶數的31.7%;貧困人口937人,占總人口的31%;總勞動力848人,其中貧困勞動力為261人,占總勞力的30.8%。全村幅員面積22165畝;其中耕地面積11849畝,旱田11020畝,水田829畝;林地1160畝,水面447畝,草地7809畝,廢棄庫區900畝。耕地質量屬二窪地,黑粘土,低洼地塊占33%,崗地占67%。年平均降水量為500mm,無霜期一般為142天。

經濟狀況

全村2000年糧食總產377萬公斤,其中玉米337萬公斤,水稻26萬公斤,大豆14萬公斤;人均產糧1246.7公斤,糧食生產總收入為279萬元。全村奶牛飼養量210頭,黃牛155頭,生豬432頭,羊120隻,蛋雞1200隻,養蜂50箱。畜牧業總收入為68萬元。全村年總收入347萬元,人均純收入906.5元。95%的農戶以糧食生產為主業,經濟收入比較低,村集體債務達到120餘萬元,農戶債務合計92萬元,生產生活水平居全市農村人口的中下等。

社會基礎狀況

全村共有住房689座,其中磚房389座,草房300座;電視入戶334台,電話入戶28門。無衛生所,無鄉級沙石路,村路交通不暢,農產品外運困難,價格總是低於公路兩側村屯。自來水井早已廢棄,由於地下水位嚴重下降,小井不出水,民眾吃水困難。始建於1974年的兩處國小校舍四牆傾斜,泥棚脫落,已成危房;整個公益事業發展緩慢、落後,直接影響人民的生產生活。

建設目標

1、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5年內建成一座橋;修一條沙石路(7.5公里);打二眼深水井;維修兩所國小;建二處衛生所(240平方米);解決好交通、吃水、就醫等人民生產生活問題。
2、調整產業結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
一是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名優瓜菜產品,到2005年兩瓜面積達到2000畝;大力發展水田種植產業,到2005年綠色水田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二是調整畜牧業結構,大力發展奶牛、肉牛、生豬、養羊、蛋雞、養蜂六大產業,到2005年飼養量分別達到1250頭、680頭、1250頭、900隻、6000隻、200箱,使畜牧業收入占總收入的65%以上。
3、生態環境得到初步治理。
15%以上荒地退耕還草;新植楊樹、樟松2萬株。重新開發900畝庫區,到2005年形成水面立體養殖、避暑旅遊、控制水土流失、蓄洪抗旱綜合治理的局面。
4、農民經濟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到2005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150元,比2000年增長1倍以上,住房磚瓦化達到85%,普及電視電話,吃上深井自來水,小病不出村,入學率達到100%。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7.5畝(其中:田42.6畝,地244.9畝),人均耕地1.05畝,主要種植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137.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411畝;荒山荒地2530.8畝,其他面積1623.5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0戶飲用井水,有5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9.29%)。有5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83.6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89.29%和72.73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4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8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2.65萬元,占總收入的68.55%;畜牧業收入18.6萬元,占總收入的24.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8頭,肉牛31頭,禽121隻);林業收入7.8萬元,占總收入的10.16%;第二、三產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3.13%;工資性收入4.1萬元,占總收入的5.33%。農民人均純收入1123.3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3萬元。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3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04%。該村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55戶,共有鄉村人口273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128人。其中農業人口273人,勞動力18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57人,少數民族10人,布朗族6人。
到2008年底該村有五保戶4人,享受低保人數2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10戶,占農戶總數的18.18%。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里強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酒房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7公里,距離中學2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8人,其中小學生38人,中學生80人,入學率均達100%。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7.51畝。農村集體總收入76.8萬元,固定資產總額36.5萬元,村集體經營收益40.30萬元,村內財務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進行財務公開並成立民主理財小組。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2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7 人,女黨員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飲水;電力改造方面。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烤菸、核桃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