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鼠科

跳鼠科

跳鼠科(Dpodidae;jerboas)是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齧齒目(Rodentia)、鼠形亞目(myomorpha)的1科,通稱跳鼠。因後肢長而用雙足跳躍方式行動而得名。我國有數種跳鼠,其中長耳跳鼠(euchoreutes naso)基本上是我國特產,分布於我國西北地區,國外僅見於蒙古的外阿爾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跳鼠科

化石跳鼠科動物化石最早發現在歐洲、亞洲、北美洲的漸新世地層,但化石相對較少。它有可能起源於始齧類。

英文名:jerboas

總科:跳鼠總科Dipodoidea

科:跳鼠科Dipodidae

域:真核域Eukaryota
超門:後口動物總門Deuterostomia

界:動物界

亞界:真後生動物亞界Eumetazoa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總綱:四足總綱Tetrapoda

綱:哺乳綱(Mammalia)

亞綱:獸亞綱Theria

總目:靈長總目Euarchontoglires

目:齧齒目(Rodentia)

亞目:鼠形亞目(myomorpha)

種屬分布

化石跳鼠科動物化石最早發現在歐洲、亞洲、北美洲的漸新世地層,但化石相對較少。它有可能起源於始齧類。

跳鼠科通稱跳鼠。因後肢長而用雙足跳躍方式行動而得名。

跳鼠科有10屬,27~28種,廣布於亞非歐三大洲的乾旱與半乾旱地區,包括亞洲中部和西部、非洲北部。其中以三趾跳鼠亞科種類最多,有7屬,21~22種。我國有數種跳鼠,其中長耳跳鼠(euchoreutesnaso)基本上是我國特產,分布於我國西北地區,國外僅見於蒙古的外阿爾泰。

概述

跳鼠科跳鼠科

跳鼠科Dipodidae有15屬50種,分為7個亞科:五趾跳鼠亞科Allactaginae、心顱跳鼠亞科Cardiocraniinae、跳鼠亞科Dipodinae、長耳跳鼠亞科Euchoreutinae、梳趾跳鼠亞科Paradipodinae、蹶鼠亞科Sicistinae、林跳鼠亞科Zapodinae。

主要分布於亞洲中部和西部的乾旱地區,也見於非洲北部。眼大;耳長,個別種甚至超過體長;後肢發達,長度甚至超過前肢的4倍;尾長,端部具毛穗;部細長,頂間骨寬大,無明顯峙;上門齒平滑無溝,前臼齒1枚,圓柱狀,下門齒齒根極長;後足5趾,第1與第5趾退化。

常見如五趾跳鼠Allactagasibirica是跳鼠科中體形最大者,體長達14厘米;林跳鼠Eozapussetchuanus為我國西北地區特產種,棲息於中、高山地的森林、灌叢和草甸中;長耳跳鼠Euchoreutesnaso分布於我國西北地區,國外僅見於蒙古外阿爾泰,耳極長,幾乎有頭體長的一半,是耳朵比例最大的動物。

化石

跳鼠科動物化石最早發現在歐洲、亞洲、北美洲的漸新世地層,但化石相對較少。它有可能起源於始齧類。

形態特徵

跳鼠科跳鼠科

齧齒目的1科,通稱跳鼠。生活於開闊景觀,因善於跳躍而得名。體中、小型,體長5.5~26厘米;頭大,眼大,吻短而闊,須長;毛色淺淡,多為沙土黃或沙灰色,無光澤,與棲息地的景色接近;後肢特長,為前肢長的3~4倍,後肢外側2趾甚小或消失,落地時中間3趾的落點很接近,適於跳躍,一步可達2~3米或更遠,有些種類如三趾跳鼠、櫛趾跳鼠等的後足掌外緣生有1~2列硬密的白色長毛,即可在跳躍時保持後足在鬆散土地上不致下陷,又可在挖洞時藉以將土推出洞外;尾甚長,9.5~30厘米,在跳躍時用以保持身體平衡,並能以甩尾的方法在跳躍中突然轉彎,改變前進方向,以躲避天敵的捕捉;

多數跳鼠尾端具扁平形的由黑白兩色毛組成的毛穗,跳躍時左右晃動,以迷惑天敵,使之無法判斷其準確落點。

有10屬27~28種,廣布於亞非歐三大洲的乾旱與半乾旱地區。其中以三趾跳鼠亞科種類最多,7屬21~22種。

生活習性

跳鼠科跳鼠科

跳鼠科動物多在夜間及晨昏活動。夜間活動時,主要靠耳殼和聽泡來接收和放大周圍的微弱聲響,以躲避天敵和辨別方向,因此,耳殼和聽泡都非常發達,耳長多在1.5厘米以上,最長可達6厘米。

跳鼠科動物都有冬眠習性,以尾部積累的脂肪在蟄伏期間補充機體能量的消耗。跳鼠科動物主要吃植物,在夏季也捕食昆蟲。多每年4月開始發情交配,一般年產仔2窩,於7~8月間停止生育,但有些種類年產3窩,於9月結束繁殖,每胎產1~6仔,多數為2~4仔。

主要種類

跳鼠跳鼠

心顱跳鼠亞科為跳鼠科特徵最原始的一類動物。體型皆小,體長均不到7厘米;耳小,前翻不到眼;尾或細長,覆以稀疏長毛,或在其近基部1/3處具膨大的脂肪積聚部位,尾端均無尾穗;後足 3趾(三趾心顱跳鼠屬),或具5趾(五趾心顱跳鼠屬);聽泡異常膨大,其長度達頭骨長之半。現有2屬5種,全是珍稀種類。  

長耳跳鼠,學名euchoreutesnaso.隸屬分類學上屬脊椎動物門,哺乳動物綱齧齒目科跳鼠科,而在分類上歸於跳鼠總科。我國有數種跳鼠,其中長耳跳鼠基本上是我國特產,分布於我國西北地區。國外僅見於蒙古的外阿爾泰。

長耳跳鼠形態比較特殊,可獨自構成一亞科,與其它跳鼠相比,長耳跳鼠吻尖,眼小而耳朵極大,幾乎有頭體長的一半,是耳朵比例最大的動物。體長8~10.5厘米,尾長15~19厘米,尾端具尾穗;與其他跳鼠相比,吻尖,眼小,耳極大,長3.8~4.7厘米,占體長的40~50%,後足5趾。分布區狹窄,基本上為中國的特有種。見於中國內蒙古西部、甘肅北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以及新疆的東部和南部。國外僅見於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外阿爾泰戈壁。

五趾跳鼠五趾跳鼠

五趾跳鼠,分布於我國西北、華北以及俄羅斯、亞洲中部、蒙古朝鮮等地的荒漠地帶。它的大小和家鼠差不多,體長13—15厘米,體重95—140克。但頭大眼睛也大,耳朵也比家鼠的長。身體背部體毛為棕黃色。腹面為白色。它的後腿特別長,腳底下有硬毛墊,適於在沙地上跳躍。前腳有5指,後腳只有3趾,中間3趾發達。與後腿相適應的尾巴比身體還長,可達20厘米,尾上有黑色環斑,末端還有一簇白色蓬鬆的尾毛,很像個小刷子。

五趾跳鼠的身體比較小,全身大部分都是沙黃色,這樣的體色與沙漠環境極相似,能很好地隱蔽自己,起著保護作用。五趾跳鼠的耳朵比較寬大,個別種類跳鼠的耳朵甚至有身體一半長,與兔子的耳朵一樣,也能豎立起來,聽覺非常靈敏。五趾跳鼠喜歡棲息在靠近丘間低地周圍的沙梁斜坡上,常常在寸草不生的明沙中建窩築巢,故又有“沙跳”之稱。

五趾跳鼠的四肢生得極不均稱,後肢要比前肢長很多,走路時只有後腳著地。它有一條比身體還要長的尾巴,尾槌扁平又有長毛。尾巴富有彈性,跳躍時上下甩動,能使身體保持平衡狀態。這種強健而長長的後肢,成了跳鼠能迅速跳躍、跳遠的最有利武器,再加上尾巴的密切配合,因此跳鼠就成了沙漠裡的跳遠健將了。這種善於跳躍的腳,是長期生活在沙漠中適應環境而形成的。

入秋以後,由於日照縮短,氣溫降低,食物變少以及五趾跳鼠自身生理變化等內因的影響,它們開始進入冬眠。通常是從9月末開始蟄眠,一直到翌年4月初才出蟄。五趾跳鼠蟄眠還有一定順序,先是老年雄鼠,其次是老年雌鼠,最後才是幼鼠,可見它們冬眠還與性別及年齡有一定的關係。出蟄後開始交配繁殖。雌獸每年產2—3胎。每胎產3—5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