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路易·艾瑟鐸·康](/img/c/c02/wZwpmL1UzN2EzN4QjMxQD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I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01年2月20日,路易・艾瑟鐸・康(Louis Isadore Kahn)出生在波羅的海的薩列瑪島,它是愛沙尼亞的一座小島,當時處於波蘭統治下。1905年,全家遷徙至美國。作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名學生,他幸運地被安排在保羅・甚列特(Paul Cret)執教的班上學習,後者是法國著名的設計師,從巴黎到費城,他一直嚴格地沿用Beaux-Arts體系的一系列方法論。在完全領會Beaux-Arts體系之後,康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他像一名製圖員一樣工作,後來,康成為了費城幾家建築集團的主要設計師。
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康開始設計單獨的住宅和工廠。1947年,他成為耶魯大學建築學教授,在那裡,他提出:“一個好的問題遠遠比最滿意的答案更讓人滿意。”在1950年參加了位於羅馬的美國建築學研討會之後,康對地中海式的建築特別欣賞,於是他開始了他最重要的工作。在紐哈芬創建耶魯大學藝術中心(1952-1954),他的建築風格違背了當時盛行的國際式建築風格。
1957年,康成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的知名教授。他所設計的賓州大學理查茲醫學研究大樓( Richards Medical)(1960-1965)突出展示了“醫生區”、“病人區”的空間區別。病人區通常包括樓梯間、電梯、排氣口以及進氣口、管道等都分別在四個單獨的塔里;而醫生區就不同,主要包括實驗室和辦公室,實驗室的建築幾十年來一直都是照此設計。康將實際的特徵運用於建築原則之中,加利福尼亞拉霍亞索克研究中心(Salk Institute La Jolla CA)(1959-1965)正體現了他這一成熟的風格,也是其最好的例證。康從古典建築和中世紀建築風格中得出的靈感,並運用基本的幾何圖形以及混凝土和磚瓦之類的原材料成功地建成了耶魯大學藝術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s)(1977)。
康的設計風格以其簡潔、柏拉圖式而聞名,因此,他所設計的建築有相當明顯的特徵,譬如:強大有力的結構、厚實的窗體等,這使他成為二戰後湧現出來的、頗有爭議的建築師。通過磚塊和混凝土圬工的使用,他設計的當代不朽建築使其獲得了當地一致的贊同。由於深受國際風格的影響,康的建築將Beaux複合結構和個人的審美觀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成一體的風格。
像打破國際風格的著名建築師艾羅・薩里南(Eero Saarinen)和井賴・奧托(Frei Otto)等一樣,在康的一生中,他的工作也頗具爭議。然而,他的作品還是得到了每個時代評論家們的好評,並被譽為“20世紀最具獨創性、最重要的建築師。”
經典作品
1.1957 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大學理查茲醫學研究大樓(Richards Medical Philadelphia,PA)
2.1959 羅徹斯特第一基督教教堂(First Unitarian Church Rochester)
3.1960 賓夕法尼亞州布林莫爾學院 歐德曼大廳(Erdman Hall Bryn Mawr,PA)
4.1960 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 索克研究中心(Salk Institute La Jolla CA)
5.1966 德克薩斯州沃思堡金貝爾博物館(Kimbell Museum Fort Worth,TX)
![個人作品](/img/c/43e/wZwpmLzIzN3MjM4kjMwQD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5I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6.1967 新罕布夏埃克塞特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圖書館(Exeter Library Exeter,NH)
7.1973 印地安那州韋恩美術學院(Fine Arts Center Ft. Wayne IN)
8.1969 英國耶魯大學藝術中心(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s)
9.1974 印度管理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10.1975 孟加拉國家會展中心(National Assembly Banglad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