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安村

跑安村,隸屬於陝西寶雞市眉縣青化鄉。主要以栽植西紅柿、黃瓜等短季節蔬菜為主。全村蔬菜收入達135萬元。是遠近聞名蔬菜村。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跑安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371戶,1116口人,1205畝耕地,該地區晝夜溫差大、無污染,種植蔬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跑安村黨總支、村委會立足本村區域優勢,引導和發動民眾培育發展蔬菜特色產業,有力地推進了蔬菜產業區域化、規模化。他們先後在4月中旬和6月下旬,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程智慧、縣農技中心農藝師李素芳等專家學者,舉辦蔬菜栽植作務技術培訓會4場次,培訓農民1100人次。在此基礎上,村上出資組織有蔬菜種植經驗的“土專家”郭崗厚、賈金洲、南青柱等5人組成科技服務隊,按照科技指導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的要求,逐戶、逐田塊開展技術指導。該村在小麥收割以後,開始大面積栽植西紅柿、黃瓜等短季節蔬菜,全村蔬菜栽植面積由去年的180畝,擴大到今年的520畝,較上年增長了289%,栽植蔬菜的農戶由去年的80多戶發展到今年的290多戶,占到總農戶的78%,僅此一項,使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500多元。
跑安村為了避免出現蔬菜豐產不豐收的局面,村上成立蔬菜銷售專業隊,先後前往西安、寶雞、漢中、楊凌等蔬菜專業市場跑銷路,年內與5個專業市場簽訂了銷售契約,實現了農產品與大市場的對接,解決了種植戶產品銷售的後顧之憂,每天前來拉菜的車輛絡繹不絕,實現了供銷兩旺。截至目前,全村已銷售各種蔬菜125萬公斤,實現收入135萬元。
該村蔬菜產業的發展,輻射和帶動了西寨、咀頭、石馬寺等周邊村的蔬菜種植,蔬菜產業已初具規模,成為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 、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0戶通自來水,有7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7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2戶。
該村到鄉鎮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3公里。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9 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於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萬元;畜牧業收入2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0頭,肉牛5頭,肉羊10隻);林業收入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8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3戶,共鄉村人口317人,其中男性167人,女性150人。其中農業人口317人,勞動力161人。該村以白族為主(是白族、漢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白族296人,傈僳族4人,漢族17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7人,參合率84%。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4公里。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3 人,團員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白水河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六庫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28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6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0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 農村集體財務收支情況;救濟、救災物資發放情況。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3人,黨員中男黨員3 人,團員8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內基礎設施薄弱,阻礙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發展;2.土地貧脊,廣種薄收,生存條件惡劣;3.醫療設施缺乏,看病就醫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進村道路硬化,2.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種植;3.發展肉牛,山羊養殖形成一定規模;4.逐步完善教育,衛生醫療服務體系,解決看病就醫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