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趣味結構力學》通過豐富的例題及工程實例,在闡明結構力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礎上,揭示了該課程的趣味性,旨在激發土木工程及其他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結構力學的興趣,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並且通過結構力學的學習,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靈活性。《趣味結構力學》覆蓋了結構力學基本部分(幾何組成分析、靜定結構內力計算、結構位移計算、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影響線)的內容,也涉及結構力學的專題部分(動力分析、穩定、極限荷載)的部分內容,既可作為基礎結構力學課程的輔助教材,也可作為“定性結構力學”或“概念結構力學”的教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單建,男,1946年6月生於江蘇泰州,教授、博士生導師。1964年至1970年、1978年至1981年先後就讀於清華大學土木系,獲碩士學位。1981年起在東南大學(原南京工學院)土木系任教。1987年至1990年赴英國留學,在Warwick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校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非力學類專業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樑及結構工程分會空間結構委員會委員。2004年被評為東南大學模範教師。先後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目前主持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熱心關注、積極支持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2003年先後應邀擔任江蘇省大學生力學創新大賽評審、華東地區高校結構設計邀請賽評審
目錄
第1章 幾何組成分析
1.1 “三十六計”之順藤摸瓜
1.2 “三十六計”之偷梁換柱
1.3 “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
1.4 “三十六計”之移花接木
1.5 十七孔橋是幾何不變的嗎?
1.6 瞬變體系有哪些特點?
1.7 幾何可變體系真的“不能用作結構”嗎?
1.8 什麼是“機構位移模態”?
1.9 “攀達穹頂”——幾何可變體系大顯神通
1.10 太極高手——荷載緩和體系
第2章 靜定結構的內力計算
2.1 考慮分布力偶荷載的微分關係
2.2 再談分布力偶荷載
2.3 關於“反問題”
2.4 疊加法的活用
2.5 直覺會欺騙你嗎?
2.6 “另類”三鉸式結構
2.7 別樣的“另類”
2.8 “庖丁解牛”的啟示
2.9 速畫彎矩圖的訣竅
2.1 0 再說“偷梁換柱”和“移花接木”
2.1 1 惱人的組合結構
2.1 2 拱與懸索結構的比較
第3章 結構的位移計算
3.1 結構中的“火柴桿遊戲”
3.2 直線能拉成折線嗎?
3.3 圖乘法的迷惘:形心在哪裡?
3.4 巧用減法作圖乘
3.5 廣義位移可以分解嗎?
3.6 公式不成立的情況
3.7 互等定理有時也不成立
第4章 超靜定結構分析
4.1 “閉合環路”之謎
4.2 力法方程中自由項的靈活計算
4.3 力法基本結構可以是超靜定的嗎?
4.4 公式的妙用
4.5 別出心裁的變形協調條件
4.6 折桿的剛度方程
4.7 關於“準”對稱結構
4.8 一個真實的“半結構”
4.9 無剪力分配法回頭望
4.10 “無窮大”是多大?
4.11 怎樣畫好變形曲線?
4.12 重要而有用的概念——轉動剛度和傳遞彎矩
4.13 “成長”中的結構
第5章 其他
5.1 關於影響線的“微分關係”
5.2 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5.3 動力係數“放大”了什麼?
5.4 論世貿大廈的倒掉
5.5 動力鬆弛法——用動力方法求解靜力問題
5.6 穩定問題中的幾何關係、物理關係和平衡關係
5.7 “施壓求穩”?
5.8 極限荷載與抗彎剛度有什麼關係?
5.9 飄忽的塑性鉸
5.10 電腦VS人腦
5.11 形形色色的趣題(一)
5.12 形形色色的趣題(二)
結束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