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雁鴻

趙雁鴻

趙雁鴻,字若鴻,別署可牧居,重慶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煤礦書協理事。

基本信息

簡介

趙雁鴻,重慶人,字若鴻,別署可牧居,師從王友誼先生,現為中國書協會員、中國煤礦書協理事、山西省書協會員、山西省篆書專業委員、山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煤礦書協副秘書長、山西省大同市書協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生課程班畢業。《中國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陽光》、《大同日報》、“大同電視台”“同煤電視台”等報刊雜誌和媒體曾做專題介紹。

藝術簡歷

2011年入展全國首屆篆書展(中國書協)
2012年入展首屆“王羲之獎”全國書法篆刻展(中國書協)
2013年入展全國第二屆篆書展(中國書協)
2013年入展“鐵人杯”全國書法大賽(中國書協)
2013年獲“農行杯”全國書法大賽優秀獎(中國書協)
2013年獲山西省第九屆書法篆刻展二等獎(山西書協)[2]

名家評論

凝重遒美,以古出新--趙雁鴻的書法藝術
王友誼
書法藝術,說到底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因此,所謂書法家,首先是在中國文化的浸淫中成長,這是中國書法傳承的命脈。
山西書法家趙雁鴻的篆書厚重和靈巧為一身,究其來源主要是長期臨寫商周金文,戰國時期的器銘,以及齊系、晉系、楚系、秦系金文與楚簡、秦簡和漢隸等為致力點,他上溯三代遺風,下尋明清珍寶,舉凡殷商甲骨,周鼎金文,秦漢碑版,他無不用心揣摩。在這么一個廣大的歷史時期、範圍中效法,挫籠參會,自領其奧。其不同的是,我們現在品讀趙雁鴻的篆書,是很有現代意味的--以古出新,一方面又是新趣疊出。
張懷灌在《六體書論》中說:“古質而今文,世賤質而貴文,文則易俗”。所以張氏主張“先其質而後其文”。趙雁鴻對此深有體會。他積學崇古,筆挾元氣,韻余於筆,字裡行間
既有《散氏盤》力透紙背的崢崢之音,又不乏《石鼓》婉轉渾穆的廟堂氣象。他將篆書進行草意書寫,使個人風格愈加鮮明。他行

唯善為寶唯善為寶
筆輕盈而不乏碑版之厚重,結字高遠而得商周之神韻。其書用筆樸厚勁健,墨氣淋漓處顯磅礴恢弘,牽絲凝練處顯軒然正氣,處處給人以優遊恰適、瀟灑超邁的審美感受。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他將古篆的結構與筆法融合在一起,並將融合後的風格表現在其行書作品中,使行書作品別具一格。
趙雁鴻自學書始,憑膽識與心氣入篆,領悟到唯有心靈自由,方能道法自然;亦唯道法自然,方能靠近書法的大化之境。趙雁鴻對篆書有著某種不可動搖的偏愛。然而篆書成功的難度很大,如果沒有對傳統哲學、美學的獨特感悟與積累,缺少“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無畏精神,是很難取得成功的。中國書法具有極其豐厚的歷史文化意味。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碑帖和簡牘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歷史文化的分量。
“摹篆易、摹創難”,篆書創作有“出力不討好”之說。趙雁鴻知難而上,鑽研古文字學等相關科目,從字文同源、金石相融、裹鋒絞轉、中側兼用、行草筆意入篆等筆法中漸趨形成了其凝重遒美、疏放率意、稚拙古茂的書法藝術風格。
趙雁鴻的篆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不管篆書的成份如何,趙雁鴻在書寫中都展示了既雄厚又靈動巧妙的特色,使篆書結構變得跌宕不居、生機盎然。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解說,首先是用筆的輕重懸殊,重筆下力極狠、辣,橫刀入陣,大石喬松,如盡全身之力為之。筆飽墨濃傾注於紙面,線條粗壯,力道沉實。這些沉重之筆,重而不濁、不滯,渾厚硬朗,構成了趙雁鴻篆書的主導筆調。趙雁鴻對於實筆的運用,真正地落在了實處,如金石之擲地,聲調鏗鏘。
古人曾經認為:“宜實而不泥於實”,也警惕“鍾厚必啞,耳塞必聾”。因為泥於實就易於“窒礙”。趙雁鴻善於辯證待之,他在用筆之外,其次就是以輕盈靈動筆調調節之。這些筆調的運用較為輕快和直截了當,如彈丸出手,瞬間中的。它正好與厚實的粗線條對比,細勁、飛動。粗線條主其氣勢,細線條主其活潑,這就有了輕
曹操觀滄海曹操觀滄海
重交替、虛實相生之美。在欣賞過程中不斷轉換,頗為快意。這就有如清人劉熙載所云:“結實處何嘗不空靈,空靈處何嘗不結實”。
多年來趙雁鴻常常以特有的目光觀察書法藝術,審視自己的藝術軌跡,縱向選擇追蹤古賢,橫向努力借鑑眾家。力避怪誕和輕浮的表現,讓自己的藝術情感和諧地體現在自己的創作之中,理性渾然一體。十年小楷十年篆,近年來又旁及行草,苦苦臨習歷代名帖。其楷書取法晉唐,在細微處見端妙;其行草取法二王,用筆理解獨到。
書法由技入道,趙雁鴻對書法的理解不光停留在技法上,其非常重視對“道”的體悟。他重視字外功的錘鍊,重視對國學和古法的研讀,讀書養氣,故其作品亦在朝著氣韻生動、儒雅蘊籍、淳古雅致方向發展,在多端變化中力顯恰談古雅的藝術風格。其作書亦如其任上沙場點兵,或擒或縱,或虛或實,決不拘泥一招一式上下功夫,能在作品體現其情感變化,將自己對生命的讚美融入作品中。劉熙載在《書概》中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也”。黑格爾也認為風格是指:“個別藝術家在表現方式和筆調曲折等方面完全見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點”。馬克思更是直截了當地說:“風格即人”。
趙雁鴻先生植根傳統,他不斷地在貌與神上謀求與古人相合,也在努力創立個人風格,企盼在繼承與創新的歷史上作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期待他的成功。
(2013年11月12日於京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