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選[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

趙進選[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
趙進選[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進選,筆名趙津石、靜逸齋主人。1978年10月出生,河南省鄭州人。1997年畢業於鄭州黃河美術學校;2011—2012年,深造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鐵生工作室。現為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琥珀畫會藝術委員。

畫風

擅長山水,師法石濤、梅清、弘仁、倪雲林,畫格清雅,筆墨松靈,以古為師而自出機杼,頗具高格雅風。

作品曾多次參展、獲獎。

趙進選山水畫作品選(2012) 趙進選山水畫作品選(2012)

藝術評論:

澄懷味像寫真山

——青年山水畫家趙進選印象

婁鴻泰

在中原畫界,趙進選屬於比較低調、不事張揚的人。幾乎沒有見誰吹捧過他,也從沒有聽他褒貶過別人,然而他卻一直在低調、不張揚中務實上進、執著向前,漸漸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成為中原青年山水畫家中面貌燦然的後起之秀。這份自信和自得實令諸多同樣出身寒門的青年畫家稱羨。

趙進選在寫生途中。 趙進選在寫生途中。

十多年前,進選曾以賣畫謀生。期間大量臨摹過當代許多如雷貫耳的大家作品,在這種“半臨半創”的狀態中不覺練就了令人夢寐以求的童子功,不單極大地豐富了他的繪畫技巧,而且開闊了他的藝術視野。這段經歷對於進選後來的藝術成長十分重要,因為在那些年中,他的作品數量之多、水準之高、功夫之深、涉獵之廣,皆非一般學畫者可比。雖然這些積澱未使進選立時理出自己明確的努力方向,卻使他對成為出色山水畫家所應具備的手段和技巧作出了理性的梳理、選擇和思考。

學畫固然需要探尋別人的世界,卻不能總迷醉在別人的世界。在經過數年技術層面的歷練之後,進選開始逐漸明確自己的藝術方向。“清斯濯纓,濁斯濯足。”進選在藝術思想上的蛻變不是突發奇想,而是順其自然的。他在廣泛涉獵當代諸位大家之後,繼而上朔明清諸家,尤鍾情於倪雲林、石濤、梅清、弘仁,深研經年,自出機杼,畫格清雅,筆墨松靈,頗具高格雅風。

趙進選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深造。 趙進選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深造。

從進選的畫中,可以看出他對前人畫面經營之匠心和意境營造之真趣,以及對傳統畫理、畫法掌握之“精密”。有的人缺乏這種“精密”的意識,累於日課而不經心,贅於皮毛而不深入,雖月積年久,卻終徒勞無功,難以自成一格。進選的山水畫,多源自明清山水諸家“範式”,並深受黃賓虹先生藝術風格的影響。其畫輕鬆靈動,松秀灑脫,至少可以說明兩點:一是畫家熟諳畫理、畫法,熟能生巧,心手相應,下筆如有神,故能輕鬆靈動;二是畫家稟賦好、悟性高,揮毫遣素,不為成法所囿,胸有丘壑,可以任性使轉,故可松秀灑脫。在他的近作中,不乏倪雲林的簡雅幽淡、弘仁的偉俊秀逸、石濤的豪放鬱勃、梅清的恬適流暢,頗有傳統文人水墨精神,顯露出其平時涉獵廣泛、參悟深入之成效。

《後漢書·張衡傳》曰:“人生在勤,不索何獲?”進選在藝術上不斷進步之因,深究起來也無非靠勤奮和聰明。記得檯球運動員陳思明在央視的一則公益廣告中曾說:“一點細小的失誤,都會打不進去!”此理對於藝術而言亦然。畫家如果沒有悉心深入的探究精神,缺乏專心致志的掌控技巧,何以洞悉藝術之精微,又何以窺見藝術之堂奧?我想,在傳承古今諸家真訣、要義的同時,如何像石濤那樣“搜盡奇峰打草稿”,通過大量的寫生來親密接觸自然山川,通過觀察物象、熟悉自然以實現“澄懷味像”、“應會感神”,方能進一步豐富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這也許是進選在今後創作中需要把握和思考的問題。

趙進選在清華大學。 趙進選在清華大學。

從當年在鄭州黃河美術學校“入門”,到後來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鐵生工作室“深造”,進選和大多青年畫家一樣,在人生之初鎖定追求“藝術之神”後,遂化作“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動力,一路曲折迂迴、不畏艱辛地走來,用不歇的腳步印證著自己對藝術的虔誠與堅守。進選在藝術上的日益進步,與其說是經營生活、堅守藝術的智慧體現,不如說是熱愛生活、虔誠為藝的實踐結果。這種智慧和勤奮,不僅會為他開啟藝術之門,也將使其擁有精彩人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