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桅桿式機械設備混凝土預製構件組合基礎”(簡稱“趙氏塔基”),長期工作於建築施工一線的高級工程師趙正義歷十年鍥而不捨,經過七次升級換代,以八項技術創新點構成完整的新技術體系,不僅獲得16項專利權,還填補了世界建築技術發展的一項百年空白。 這種新型塔基變傳統整體現澆為預製構件組合,實現了塔基的可移動和重複利用,徹底解決了建築界現澆混凝土塔基報廢后的環境污染問題。 “趙氏塔基”已推廣到北京在內的瀋陽、長春、南京、徐州等13個城市和地區,美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也來人洽談轉讓技術。特點
第七代“趙氏塔基”的主要技術特點是:通過無粘結預應力水平連線系統把混凝土預製構件組合連線成為一個能抵抗上部機械設備傳給基礎的垂直力、360度任意變向變數的傾翻力矩、水平力、水平扭矩的可組合、分解、搬運、重複使用的新型基礎。
“趙氏塔基”的主要技術創新點在於:1.基礎組合平面、剖面、預製混凝土構件的幾何圖形;2.基礎預製構件的水平組合方式方法;3.基礎混凝土預製構件組合的抗剪下防位移和定位構造系統;4.基礎與上部機械的垂直連線的可更換系統;5.以非混凝土材料代替混凝土材料實現基礎重力功能的構造;6.不同廠家生產的垂直連線定位構造不同的同型號塔機使用同一型號“趙氏塔基”的通用性連線構造;7.基礎預製構件的垂直連線面的雙向無間隙配合;8.可降低地基承載力的構造。
套用
“趙氏塔基”是建設部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和北京市重點推廣項目和“北京市建設領域重點推廣項目”,可廣泛套用於建築(塔機、施工升降機)、電力(輸電線路塔架施工、風力發電機)、信息(信號塔架)、石油(鑽井機、採油機)、地礦(勘探機)、商業(大型獨立廣告牌)、軍事(陸基大型雷達、衛星地面接收裝置)各領域的周期移動使用的桅桿式機械設備。僅在中國建築業推廣,每年直接經濟效益61億元;可增加1.5萬個就業機會;每年可節約水泥196萬噸、鋼材33萬噸、砂石料1030萬噸;每年消滅混凝土垃圾725萬立方米;已在國內十省市的19個地區推廣套用;共與39個廠家生產的51個不同型號的固定式塔機配套使用完成1288個單項工程,總面積達750萬平米。哈爾濱、瀋陽、南京、長春等市建委紛紛發文強化本地區“趙氏塔基”的推廣套用,同時引起相關技術領域、各塔機生產、使用國的關注。效益
新構造的綜合性能是實現了基礎的可搬運、重複使用和運輸量減少,從而實現了社會效益:從源頭上節約了水泥、鋼材、砂石料、水等資源、能源,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上百倍;從源頭上消除了傳統整體現澆混凝土基礎造成的環境污染,為實現“綠色施工”提供了新技術條件;經濟效益:可根據塔機安裝的地基環境採取全埋、全露、半埋半露的三種設定方式;可降低地基承載力條件20%~40%,大幅度減少地基處理費用,尤其在高寒地區和沿海地區使用,其綜合效益突出;安裝拆卸速度快(1——2小時);加快塔機進出場速度,提高機械利用率,為縮短工期創造條件。構件壽命30年以上,可重複使用上百次,平均使用2~3次,即可收回成本,經濟效益巨大。
“趙氏塔基”綜合運用相關技術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根據塔機基礎受力特點採取了有別於傳統技術的八項創新點共同構成完整新技術體系,解決了由多件混凝土預製構件組合後共同實現塔機基礎的全部功能所必須的整體性、防剪下位移問題和利於重複使用的地腳螺栓與混凝土可分解組合,從而突破了制約混凝土預製構件使用壽命的技術關鍵;減輕混凝土預製構件重量以減少運量;消除傳統混凝土預製構件相互連線的後澆帶構造以縮短安裝時間;擴大基礎相對底面積以實現降低地基承載力條件;提高水平連線系統鋼絞線利用率的構造利於降低使用成本;上述一系列系統構造創新的綜合效益是實現了在現有材料、技術條件下桅桿式機械設備組合基礎的“五最”“即占地面積相對最小,預製構件總重量最輕,地基承載力條件要求最低,安裝時間最短(40—120分鐘),使用成本最低。”“趙氏塔基”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對新技術的總要求,也具備了產業化的全部條件,因而迅速被社會和市場所接受。
權威
桅桿式機械設備組合基礎為世界首創,填補世界空白,居世界領先地位,得到國內四大專業權威的肯定和高度評價:
1.中國塔機技術領域開拓者、行業泰斗,中國歷代塔機設計主持人、教授級高工劉佩衡,審查了“趙氏塔基”的設計、製造、使用的全套技術檔案和工程使用實況,任建設部“趙氏塔基”推廣套用論證會的副主任委員。
2.國內混凝土工程權威、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導江見鯨,任“趙氏塔基”技術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3.聯邦德國塔機專業工學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博導陸念力,任哈爾濱市“趙氏塔基”推廣套用論證會的首席專家。
4.中國工程院院士、塔機權威、中國建研院機械化分院院長、博導李守林,任“趙氏塔基”拓展套用技術研發顧問委員會首席顧問。“趙氏塔基”引起塔機發源地和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塔機研發和生產廠家——德國利勃海爾公司的高度關注,在派專人對“趙氏塔基”進行了全面了解之後,對中國人的這項“在眾多專家幾十年無能為力的領域如此完美的奇妙構造”表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