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龍

趙廣龍

生於1952年3月19日,高中畢業,河北省大名縣金灘鎮北沙廟村優秀黨支部書記。

基本信息

簡介

30年如一日堅守基層的好乾部趙廣龍 30年如一日堅守基層的好乾部趙廣龍

趙廣龍,於1971年1月參軍入伍,197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部隊時任代理司藥(排級幹部),1976年4月他放棄了留在部隊提乾的機會,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北沙廟村,這個坐落在黃河故道北沙麓山腳下的偏僻小村落。回家後的趙廣龍立志用自己的行動改變家鄉“三天兩頭黃沙起,鍋里碗裡都是泥”的窮困面貌。同年9月,他被選為北沙廟村大隊長,1992年又全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趙廣龍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其父親趙連捷是1939年的老黨員,在八路軍的隊伍中任某部偵察排長,在抗日戰爭中數次流血負傷,為民族解放事業立有戰功。其三叔趙連登是1942年入黨的老黨員,領導過周邊7村的土改。趙廣龍1971年高中畢業後參軍入伍,在部隊勤奮學習,刻苦鍛鍊,取得中專文憑,受到幾次嘉獎,榮立三等功, 1973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6年復員返鄉後,他向家人表達了想為村里辦點事的想法,而且憑著自己的能力復員回家半年就當上了村裡的大隊長。

趙廣龍和沙麓山公園

趙廣龍 趙廣龍

2007年,趙廣龍在村里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東奔西跑籌集了12萬元,帶領全體村民在村東北角的沙麓山遺址上建起了公園。從公園圖紙的繪製到實地考量測繪,從開始破土動工到最後景區規劃足足用去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多趙廣龍日夜堅守在建公園的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挖沙和泥,和民眾一道砌磚蓋瓦。公園從無到有,從荒蕪淒涼的黃沙崗到綠樹蔭蔭的景區公園一天天地完善起來,而趙廣龍的面容也日漸憔悴,身上掉了十幾斤肉,活脫脫一個沙人,妻子趙煥書不禁看在眼裡,疼在心上。但是妻子知道建公園是趙廣龍的夢想,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付出這么多趙廣龍心中也是快樂的。竣工後的沙麓山公園占地12畝,至高點距平地三丈六尺余。公園大門兩邊有:“千年黃河道僅存沙麓山,百年蒼桑變數今最壯觀”的巨幅對聯,邁進二十九級台階,頓有:“登沙麓山頂,觀冀魯美景,抒博大胸懷,激壯志豪情”之感。有上級領導或是外鄉鎮來參觀,趙廣龍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著沙麓山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傳說,在趙廣龍眼中,它不僅僅是個公園,更記錄了北沙廟的古今,飽含了北沙廟人創業奮鬥的歷史。

主治醫師

趙廣龍 1964年出生,黑龍江人,牡丹江鐵路醫院主治醫師。1985年從事放射線診斷工作,在胃腸道氣鋇雙重造影,特別是在小腸氣鋇雙重造影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在小腸疾病的診斷上有很多經驗、教訓。該項目現在在國內還沒有明顯突破性進展。在1985年底在中等城市市級醫院中率先開展放射性介人治療,在血管性介人治療與診斷上開展了雙側腎A造影腸系膜上下A、肝A、顱內A等除心臟冠狀A以外的全身A造影,陸續開展了各臟器癌腫的A灌注化療及栓塞的介人治療,在肝癌、腎癌、四肢骨腫瘤的灌注化療及栓塞治療方面有多篇論文發表,在確A栓塞治療脾功亢進、門靜脈高壓方面亦取得很多經驗。在當時中層醫院中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後來又開展了非血管介人治療,如經皮腰間盤髓核碎吸術,及膠原酶治療腰間盤突出症。經過幾年探索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腰間盤突出症較單一治療效果佳,論文《腰間盤突出症介人性治療》在國家級書刊登載。在CT介人方面穿刺活檢及肝腎囊腫硬化治療CT導向無水酒精治療肝癌等都開展過,在股骨頭無菌壞死的血管介人治療結合股骨頭減壓骨移植術及中藥配合治療都取得較好療效,現在正開展經頸A腦栓塞介人性溶栓治療的研究,在術後中藥的配合治療下,近期療效非常理想,可望有突破性進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