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村古槐

在賈戈街道趙家村的南端,有一棵古老的槐樹,樹高12米,胸徑1.76米,史書記載,此樹已有近七百年了。 第二年春天,那棵三年沒發芽的古槐吐出了新芽,到了夏天又枝繁葉茂了。 人們給古槐樹培土,壘樹盤,對下垂的樹枝立了頂柱,還圈了院牆,保護起來。

簡介

山東省安丘市境內, 在賈戈街道趙家村的南端,有一棵古老的槐樹,樹高12米,胸徑1.76米,史書記載,此樹已有近七百年了。當地人都稱它老槐仙,是安丘市的重點保護樹木。
1946年11月5日八路軍魯中軍區部隊在地方武裝配合下,發動了著名的“一一·五”戰役。5日傍晚,駐紮在安丘城東杏杭村的部隊接到命令,發動進攻,戰鬥一直持續到天亮,敵人全部被殲滅。清晨,村裡的民眾陸續走出家門,查看房屋、莊稼及樹木的損失情況,老槐樹周圍,所有的樹木都傷痕累累,斷枝遍地,唯獨古槐未中一槍一彈,安然無損,這是八路軍保護古樹木的結果。

相關傳說

傳說清朝末年,這裡連續乾旱,河水斷流,莊稼絕產,樹木枯萎,這棵古槐整整三年沒有發芽,人們都以為它已經旱死了。當時人們為了震懾旱魔,禳災祈福,以圖生存,在古槐東側建造了石人石馬。這年秋天的一個午後,天氣悶熱,趙家村一位老人在古槐樹旁邊的莊稼地里幹了一陣活兒之後,躺在槐樹下歇息,很快就迷迷糊糊睡著了,朦朧中,從青雲山處走來了一位白鬍子老人,腳步輕輕的來到他面前,對他說:“老夥計呀,為了避難,我去了趟關東,轉眼就是三年,可在外面總覺著不踏實,思來想去還是故土好,就回來了。”說話間,老人從夢中醒來,那白鬍子老人蹤影不見了。第二年春天,那棵三年沒發芽的古槐吐出了新芽,到了夏天又枝繁葉茂了。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即把這棵歷經滄桑的古槐與趨吉避難、健康長壽聯繫起來。凡是嫁娶,都在老槐樹上貼個喜帖;祈福去病,都在上面掛幅紅條,以求老槐仙保佑。人們給古槐樹培土,壘樹盤,對下垂的樹枝立了頂柱,還圈了院牆,保護起來。在院門的上檻上寫上了“古槐園”三個大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