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由來
相傳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趙姓夫婦由安陽遷來定居,取名趙家城獻。
城獻二字含義不清。《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西漢黔陬其標註位置切近此地,1981年實地察看,在村西一公里處,發現古城遺址,村莊可能取古城陷落之意命村,待考。
經濟狀況
解放前,由於地處丘陵地帶,完全靠天吃飯,村民生活極其困苦,吃不飽,穿不暖。解放後,通過一系列措施,興修水利,完善基礎設施,使村民的生活大大提高。1954年冬,在蕘頭溝建小型水庫1座。1983年,建變壓室1處,安裝30千伏變壓器1台,90%的農戶通電。1995年,對村通電設施進行了改造,重建配電室1處。1980年,修建50米大井1眼。1987——1989年,修建10米大井10眼。1992年,治理前河墊地200畝,建河壩1000米。1994——1998年,修小型水庫8座。1998年,修建村前河攔河大壩1座,投資10萬元。
1994年,對公路沿線的河流、生產路進行了治理。1980年前糧食畝產150千克,1987年產量400千克,由於興修水利,糧食產量翻了兩番。民眾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
改革開放之後,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種田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糧食產量也大幅度提高,民眾生活得到了改善,村民致富的意識不斷提高,在種好責任田的基礎上,調整種植結構,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並加大了對養殖業的投入,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剩餘勞動力也都外出經商打工,村民的經濟收入不斷增加。
村居建設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村民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告別了居住幾輩子的土坯房,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村兩委對村容村貌進行了規劃建設,中心街從朱諸路口直通明山嶺,對村內其它道路也進行了翻修、改建、亮化、綠化。
社會事業
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民不僅家中有糧,而且手中有錢,過上了歡天喜地的富裕生活。農業機械數量逐年增加,全村現有大型運輸車輛3台,大中型拖拉機1台,小型拖拉機50輛,汽車30輛,手扶拖拉機60輛,全村共有電話機141部,彩電100台,機車115輛,全村100%的學齡兒童在校讀書,對無依無靠的老人辦理五保手續,給糧、給錢、給柴,使他們安度晚年。
趙家城獻村位於杜村鎮西南7公里,坐落在春秋時期介國古城遺址上。。
明洪武二年(1369年)趙姓夫婦從安陽遷來定居,取名趙家城獻。清代到民國時期,屬高密縣;1948年屬臨洋區,1950年分屬十三區、第十四區、第十二區。1955年屬臨洋區。1958年9月屬建國公社,1959年屬杜村公社。1984年屬南杜村鄉。2002年7月,屬杜村鎮。
介國古城遺址。介,春秋時期國名,又稱介氏或介葛盧。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的位置,1981年考古勘察驗證,位今膠州市杜村鎮城獻村西南1公里處,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約500。城獻二字含義不清。村莊可能取古城陷落之意命村,待考。
《左傳》:“介,東夷國也。葛盧,介君名。”《增修膠志.大事記》:“襄王二十一年春,介葛盧朝於魯”。《列子》:“今東方介氏之國,其人數數能解六畜之語”,民版《辭源》“介葛盧”條注“春秋時之國君,僖公二十九年朝於魯,能通牛語”。均指此地。